春天突然变冷?原来云南的“倒春寒”是这么回事!
什么叫“倒春寒”?
“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即气候学所说的侯(5天为一侯)平均气温超过10℃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
“倒春寒”其实很常见
倒春寒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
中国春季(3月前后)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其间常有从西北地区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
云南的“倒春寒”标准
春季突然降温就是“倒春寒”?No!
“倒春寒”是指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后又出现气温偏低(10℃以下)的天气现象。
云南省的寒潮标准是固定的,不随月份而变化。而倒春寒天气的划分按文献标准各月是不同的:2月下旬至4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3.0℃,同时旬最低气温低于5.0℃。
云南各月倒春寒的标准如下:
【2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9℃(负距平是对月平均气温或月平均最低气温而言的)。
【3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6℃;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7℃。
【4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7.5℃;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7.2℃。
抵抗“倒春寒”这些需注意
1. 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意思是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就需要捂。
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可减少感冒几率;此外注意腹部保暖,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2. 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
3. 保证室内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4.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5. 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综合自新华网、中国天气网、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