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工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13.07.2018  21:19

  日前,云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参与脱贫攻坚论坛在昆明举行,围绕“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主题展开交流讨论。

  话题

  社会工作人才与脱贫攻坚之间有何关系?社会工作人才在脱贫攻坚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培养更多社工专业力量助力云南的脱贫攻坚?在会上,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就以上话题进行了探讨。

  优 势

  精准评估 专业帮扶 温暖关怀

  社会工作以改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追求社会公正为目标。反贫困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领域,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的核心价值在于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这样的优势包括利用专业手段精准评估需求、有效融入被帮扶群体、传递关爱、链接外部资源等。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工作司)副局长黄茹说,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有助于推动纯经济式扶贫向综合性扶贫发展,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有助于推进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的同步介入,为贫困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以发挥专业优势精准扶贫为例,将社会工作运用到需求评估中,便于全面掌握贫困对象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深度分析贫困现象背后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综合评估个人及家庭的潜在能力和系统考量可利用的社会支持环境,提出个性化、差别化脱贫方案,达到精准施策的目标。

  扶贫必要扶志。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以“助人自助”核心理念,帮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可有效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临沧市民政局现场分享的一个案例具有说服力:在沧源佤族自治县,源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在一个村子做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时发现,当地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村里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数量居多。为了把孩子的父母留在家里就业创业,当地组织社工遍访农户,征求产业发展意见,并长期驻扎在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激发村民互助自助的意识,推动村民成立产业发展合作社,发展养鸡、养蜂、种木耳等产业。通过一遍遍做工作,一次次登门造访,目前 80%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也吸引了部分外出打工青年返乡参与,产品销往昆明和缅甸邻邦。

  传统扶贫模式更多关注经济领域、产业发展及物质层面,很少顾及贫困地区群众的心理社会服务需求。而社工可以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等服务。社工李俊2015年返乡走访调研,看到村里留守儿童的需要,便招募社工创办了云南武定县正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心”通过建立儿童之家对儿童个案走访、识别,并进行紧急援助金发放、定期陪伴,配合学校和社区做好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工作和成长关爱服务等,为当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主任兰树记认为,社工还是外部资源的链接者。“社工通过村寨服务与发展规划知道村寨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协助,就可以通过义工联动带动更多志愿者参与,引发关注,从而带来发展的点子、技术、人才、市场和资金等。

  现 状

  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尚需加强

  去年,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云南省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社工人才参与脱贫攻坚。

  2013年以来,省民政厅累计选派了63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深入贫困地区,积极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已覆盖全省16个州(市)86个县(市、区),直接服务贫困群众25万以上,间接服务贫困群众达百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的加强,社工人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社工人才储备及资金不足、社工机构农村覆盖率低、社工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

  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郑雪敏认为,目前我省社工人才总体发展的数量还不能满足需要,社工人才专业能力还需提升。她谈到,目前由于社工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规定用于服务开展,只有很少比例的人员工资及行政费用支出,导致社工人才流失严重。

  这几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总量持续增长,但集中分布于城市社区,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社工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结合实际经历,李俊也谈到,云南乡村贫困面广、群众的社会需求大,而山区交通等基础条件使社工机构难以大面积覆盖。“愿意扎根在一线针对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来展开服务的公益机构本来就不多,即使有,大多数农村初创型的社工机构在资金、组织经验与人才培养都有突出困难。

  支 招

  吸引人才还须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如何把社工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或者返乡参与扶贫社会工作?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向荣认为,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是关键。她列举了贵州省各个政府部门购买社工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例子:教育部门通过推动学校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文化部门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介入黄岗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社区工作项目规划,推动生态旅游扶贫;黔东南州镇远县还利用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机制,进行精准扶贫的社会治理创新。她希望更多的政府部门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助力精准扶贫,同时建议政府大力扶持社会资金通过基金会或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公共募捐。

  “乡村其实不缺人才,缺的是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机会。”兰树记讲述了近期在怒江招社工的经历:计划招聘2名,前来应聘的就有十几个。“有些是应届毕业生,有些是连续考几年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一直没考上的往届毕业生。他们很多是本地人,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很高。”就此他思考:政府部门可否考虑建立社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项基金,以项目资助方式支持更多人去乡村做社工?

  就解决社工稳定待遇问题,郑雪敏也提到,加强社工人才对伍的建设,除了专业能力的提升培训、系统教育等,还要加强社工人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的解决。“建议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社会工作人员在项目总资金的占比,或者通过岗位购买、以奖代补等方式提高社工待遇。

  李俊认为,贫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组织和平台建设相对缓慢,需要整合多个层面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来加大投入和扩大试点项目的覆盖面。他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够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纳入到当地的扶贫总体工作部署,“比如让社工机构参加当地的扶贫联席会议,就能够相互了解和形成合力发挥各自所长,加快形成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协同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在组织实施层面,黄茹认为,社会工作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制度、政策和资源保障,需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配合、协调联动。她建议组织部门在扶贫干部培训中加入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丰富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方式,提升与社会力量协同服务的意识。民政部门要加快本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鼓励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和社会工作学历学位教育,着力提升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开展扶贫工作的能力。同时,应重点实施好国家和地方围绕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设计的一揽子项目,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面向贫困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等。

  本报记者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