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工业发展的绿色追求 “绿色”成企业生产方式
提起“绿色”,会令人想到不同的内容。但对于工业企业、政府部门而言,“绿色”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产方式。
近年来,昆明获得了多个“绿色”和“生态”头衔,这是昆明致力绿色发展,不懈追求的硕果。对于昆明,追求“绿色工业”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GDP总量不大,逼迫昆明必须壮大工业经济;而作为旅游城市,又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那么,昆明在发展“绿色工业”方面,有哪些尝试或探索?在追“绿”的路上,主要有哪些困难?绿色化发展能否逐渐成为各行业、企业的自觉行为?
“绿色”成为企业生产方式
望着50多米高的熄焦炉, 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技术专家们告诉记者,“等干熄焦装置一上马,这个家伙就不排废气了。”而早在十年前,全国第5座140吨/小时熄焦规模、西南地区首座干熄焦装置就在昆钢建成投产。
过去湿法熄焦的工艺一直被钢铁行业沿用,不仅浪费宝贵的余热,还会造成空气污染。而干熄焦改造,就是在完全密封的熄焦炉上方注入红焦,下方注入惰性气体——氮气,通过循环缓慢熄灭红焦,把污染控制在熄焦炉里。这一新办法比过去的湿法熄焦节约标准煤30公斤。
其实,不仅是钢铁能源企业,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烟草等行业都在这样做。
云内动力采用电控共轨技术开发出达到国Ⅳ排放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节能环保型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获得了39项专利,并与多家企业的车型配套。昆明机床实施的精密数控落地镗铣床系列产品数字化综合集成项目,综合运用了PDM集成技术、协同设计方法和三维CAD功能模块,在大(重)精密数控落地镗铣床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快速变型设计方面具有创新性,先后共有12个新产品基于系统进行设计开发,研发水平、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记者从市工信委了解到,自2011年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340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其中327户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滇池流域“十二五”期间有238户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其中235户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加强了工业废气、固体废物、废水、噪声等污染治理。
经初步统计,2011-2015年实施无/低费方案和中/高费方案共计6592个,预计产生经济效益近48349.45万元,累计节电10256.7万千瓦时,节水约177.99万吨,节煤近5.16万吨,减少废水排放约35万方,减排固体废弃物近715万吨,还减少了大量的粉尘、尾气排放。
做好“扶新淘旧”选择题
狭义的工业绿色发展包括绿色生产制造过程、产品绿色化、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企业绿色化等,但具体到行业、企业如何实现自身的绿色化发展呢?
昆明的绿色工业发展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产业需调整产品结构、管理结构、装备结构、资本拥有率等,从而实现高生产效率和能源转化效率、清洁与低碳生产,推进循环经济。思路已然成为实举,正在实现3个功能:优质产品制造功能、能源高效转换功能、废弃物处理—消纳及再资源化功能。
“总体上,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云南省工信委副主任陈云生曾表示,绿色工业的破题之道就是做好“扶新”和“淘旧”的选择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提质增效”中“调优存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腾笼换鸟”中“提档升级”。
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落后产业淘汰“两篇文章”,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发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引导优质资源向产业“重中之重”集中倾斜,在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重点巩固提升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非烟轻工等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纵向延伸拓展,横向协作配套,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围绕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适当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产业、轻工纺织产业和加工贸易产业。
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加速崛起也让昆明工业“绿”意渐浓。结合昆明产业特点,在有条件的企业重点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绿色照明等节能降耗工程,还在全市推广干熄焦技术、高炉炉顶压差发电技术、连铸连轧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纯碱生产余热利用技术和硫酸生产余热发电、水泥熟料生产余热发电等。
“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淘汰污染企业、落后产能,昆明的步伐走得异常坚定:建立了产业淘汰机制,对不符合现代新型产业发展要求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逐步进行清理淘汰;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验收制度,控制“双高”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控制能源过快增长。
追“绿”路上需各方同心协力
拿出“真金白银”,投向节能减排,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昆明工业频添“绿意”。2014年市政府出台的《昆明市支持工业产业率先发展若干政策》明确 ,“对通过云南省清洁生产合格企业验收的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给予5万元一次性补助”。结合企业审核及县区审核评估工作情况,市工信委2014-2015年兑现清洁生产审核补助资金425万元。
一系列举措,正在让昆明工业越变越“绿”。2011-2014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分别下降4.19%、4.1%、3.95%、4.8%,“十二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98%,完成“十二五”进度目标的87.76%,超进度7.76个百分点。从2015年能源消费及经济运行情况预测,全市单位GDP能耗将全面完成省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十二五”节能目标将全面超额完成。
在追“绿”的路上,主要有哪些困难?
市工信委一位部门负责人表示,一些企业的清洁生产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缺乏积极性,有的企业对清洁生产理念和方法还不完全清楚,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清洁生产审核阶段,对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重点放在无费和低费上,对于中、高费技改方案投入资金较少。技术创新驱动不足,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不能满足清洁生产工作的需要。今年,相关政府部门将努力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工业的绿色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躬身践行;既需要相关部门的率先垂范,更离不开企业、个人的多方参与;既需要在GDP等价值层面的考核改进,也需要制度层面的规范约束。
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技术专家制定了新目标:干熄焦改造完成后,马上拿出其他改造方案。小到一家企业,大到全市上下,昆明在发展工业、不懈追“绿”的路上,绿色化发展逐渐成为各行业、各企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为。(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