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经济激活发展内生动力:蒙自市前进村的前进之路

07.10.2016  12:35

小火车沿着滇越铁路呼啸而去,铁路两旁,蒙自市草坝镇的几百亩稻谷丰收在即。这几年,随着“草坝好吃米”在市场走俏,草坝镇前进村委会发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也逐渐被人熟知。

前进村是一个移民村,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为生。因自然条件优越,当地出产的大米质量佳、口感好,但由于过去农户分散种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大米形不成规模,更做不出品牌。2007年,前进村“村两委”牵头建立了草坝果蔬产销合作社,投资建成了优质米加工厂,希望以合作社的力量使当地的大米种植形成产业链。但村集体“没钱办事”、进入工厂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适逢全省推进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村两委”干部沉下心来思考,决定以资金、资产、资源入股支持草坝果蔬产销合作社发展,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夯实党组织建设。

怎样入股才能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草坝镇党委副书记程镱锐给记者算了3笔账:村集体的第一笔收入,是将上级支持村委会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资金43万元用于改善优质米加工厂的基础设施,村集体年底可按股份额的30%获取红利。2015年,合作社盈利35万元,村集体获收益10.5万元;第二笔是将村集体100亩基本农田作价入股,与合作社携手打造高原特色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除试验水稻种植外,邀请农业科技专家指导建立蔬菜种植、经济林果种植示范基地,扩大产业面,村集体每年可按照每亩1500元的标准获取固定红利15万元;第三笔是整合、盘活村集体的闲置场地等资源,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企业投资办厂,村集体以场地作为股份,每年可获得4万元固定红利。

合作社经过增资扩股后,设备得到更新,基础设施得到提升,发展如虎添翼。“草坝好吃米”袋装大米因质量有保障、口感好,在全国市场上小有名气,“云恢290”等精品米在电商平台持续热销。

合作社发展壮大后,得到实惠的是广大群众。村民杨涛目前种植水稻2亩、蔬菜3亩。他说,合作社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栽种和收割,让自己种植水稻的成本每亩降低了400元至500元。更重要的是,合作社收购稻谷时让利于民,在市场价的基础上每公斤提高0.2元,自己种植水稻的收入从每公斤1500元增加到了2500元至3000元。不仅如此,合作社每年还补助村民1000元水电费用于生产,按照每个大棚500元的标准向种植蔬菜的农民发放“大棚维修费”。这样一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农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2015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94元,“村两委”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今年1月,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将前进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做法收录在《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与实践典型案例》中,作为全国12个典型案例之一进行推广,这是云南唯一被选入的典型案例。

目前,前进村正筹建投资500万元的优质米大型加工厂,并计划入驻蒙自市农产品电商园区,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销售量。同时,计划利用村里的公共资源,开设一定规模的农家乐和家庭农场,发展庄园经济。

在草坝镇脱贫攻坚规划中,前进村还承接了该镇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的任务。目前,搬迁保障房正在建设中。

云报全媒体记者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