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法官”背着国徽去开庭
巡回法庭来到村里开庭,法官除了使用汉语,部分还会彝语或苗语。供图
居住在禄劝县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直到今日,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语言。与此同时,一个特殊的“移动式”法庭在大山里存在着,负责这个“移动式”法庭的法官们,除了标准的普通话,还通晓当地村民的苗语和彝语。他们用巡回法庭的方式把法律送到群众家门口;巧用少数民族语言化解一个个邻里纠纷。今年10月,禄劝县人民法院“双语法官”的故事被改编拍摄成微电影《双语法官》,播出后很受关注。现实中的“双语法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微电影主人公原型——禄劝县法院法官李光学,在采访中道出了“双语法官”的快乐和辛酸。
背着国徽翻山越岭
1993年,大学毕业的李光学成为禄劝县人民法院撒营盘法庭的一员,从进入法庭的第一天开始,他和他的同事多年来一直坚持着一个传统——背着国徽深入到大山里巡回办案。十几年来,这枚重十几公斤的国徽,一直背在这些基层法庭法官们的背上,与他们一起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禄劝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贫困人口居多,经济发展滞后,现在还面临着很大一部分村舍公路不通的问题。特殊的地理条件,给法官外出办案带来了不少困难,汽车一出乡镇就派不上用场了。加上大部分群众对法律认识不是很到位,案件开庭有的当事人不愿意到法院去,最终法官们决定,不管是几十里还是上百里的山路,法官自己背着国徽,走进群众。在开庭的同时,还能让群众旁听,普及法律知识。
到达当事人居住的村子后,一枚国徽、一条条幅,跟村里老乡们借来的两张桌子、几个板凳……一个露天法庭就这样自然形成了。
“十几公斤重的国徽要背一会还行,背着它翻山越岭却是件不容易的事。”李光学说,有的山区,走路都要手脚并用,走上个一天半夜的去开庭是常有的事。背着国徽由来已久,他最不能忘记是的有一次在开庭过程中忘了带国徽,结果当事人就不干了,坚持认为法官没有开庭,因为他们知道开庭是要有国徽的,要有牌子的。但这件事还是让李光学感到开心,因为他知道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了。
这样背着国徽开庭的巡回审判案件,占到了撒营盘法庭每年案件总数的80%左右。
“双语”是工作基础
李光学说,微电影里说的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他们整个群体的故事。本来就是彝族的他并不特殊,有不少汉族同事通过后期的努力,不断学习禄劝当地的方言、苗语和彝语,有的法官还是省外的。
禄劝境内居住着汉、彝、苗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23万人,占总人口的32%,苗语和彝语是大部分村民的“普通话”。
初次走到工作一线,那时候年轻的李光学认为,既然是法院开庭还是要有庭审的样子。于是庭审所需的一摞卷宗、一条条幅、一件法袍、一枚国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同被带进了深山。然而,实际开展工作时李学光才发现:普通话行不通。
“后来我就尝试着开庭时用彝语翻译给当事人,调解也用彝语。结果,案件办理容易多了。”如今工作了21年,李光学用彝语帮群众调解纠纷已轻车熟路。为了做好法院工作,禄劝县法院新一代的“双语法官”也不想输给这位老前辈。尽管他们大多不是本地人,但也努力学习禄劝本地方言,甚至有的还能用苗语或者彝语简单和群众沟通。
“来到这片土地上,法官们就一定要学民族语言,拉近和群众的距离,也能提高工作效率。”撒营盘法庭庭长洪绍荣说。
“两位老乡,你说你们这纠纷一闹就是两年,不值得啊。”随着年轻法官一句彝族话的开场,经过调解,闹了两年的两名当事人顺利达成和解。这是微电影《双语法官》中的一幕。据悉,影片中的“离婚案”、“村民纠纷案”都是选自禄劝县法院的真实案例。
如今,村民只要看到背着国徽、身穿制服的人,他们都清楚,这是禄劝法院的法官外出办案了。(昆明日报 记者蔡靖妮)
编辑:沈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