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全力推进生态精准扶贫
自挂钩帮扶景洪市大渡岗乡大荒坝村以来,西双版纳州林业局按照"精确规划、精心组织、精细实施、精准投入、精深参与"的工作思路,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通过扶持农户发展短、快、易的滇越金线兰及中长期效益明显的沉香、热带水果等种植业,引入企业,带进技术,以保底价回收产品为保障,促进群众增收脱贫。
建立机构促保障
版纳州林业局成立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政策理论宣传教育组、产业发展与市场运营组、基础设施建设组、督查组等工作组。制定了《贫困户结对帮扶计划》《村民小组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23名挂钩干部同领导小组组长签订责任状。为找准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帮扶干部多次深入群众走访调研,梳理汇总4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根据走访汇总的情况,林业局领导及挂钩帮扶干部会同当地党委、政府和村组制定了金线兰帮扶种植、沉香及热带水果帮扶种植、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公益林管护招聘驻村护林员、养殖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计划和帮扶措施,落实项目工作人员,促进项目快速启动和落地。
产业扶贫见成效
版纳州林业局充分利用贫困村寨周边优越的森林环境条件,紧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及产业培育的长短结合、市场行情、种植技术难易度、农户现有土地资源情况、贫困户意愿等,发挥林业政策、技术、产业优势,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保底"的模式,帮助挂钩扶贫点的11个村小组51户贫困户发展滇越金线兰产业,共投入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50多万元,扶持贫困户种植4700盘37.4万株金线兰。
今年1月14日,州林业局组织扶贫挂钩点的11个村小组49户贫困户代表及乡、村干部到景洪市东风农场疆锋生产队观摩培训滇越金线兰种植技术。通过省林科院专家的讲授和当地种植户的指导,加深了贫困户对滇越金线兰市场行情、种植管养技术的了解,增强了农户种植滇越金线兰的信心。为了加快贫困户掌握种植管养技术,降低扶持项目技术风险,州林业局与相关企业签订了《滇越金线兰种植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并督促企业与农户签订了为期3年的《滇越金线兰鲜品保护价回收协议》,保障了帮扶项目的成功和产业的逐渐形成。
今年2月25日至3月6日,州林业局分3批将37.4万株金线兰种苗送到各扶贫挂钩村寨的农户手中,从地块选择、大棚搭建、种苗采购和种植等环节都派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工作人员到各自负责的片区开展集中培训,手把手指导种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至今年7月,第一批金线兰成品全部由企业回收。
创新措施助脱贫
版纳州林业局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帮助贫困户实施退耕还林等造林项目,发展长效种植产业。在结合市场及成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州林业局引进企业技术服务和保底回收,引导农户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地块上种植沉香、生吃芒、砂糖桔等经济效益明显的经济林木,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和长期受益。通过技术员实地勘测,有38户贫困户共计400亩农用耕地符合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标准条件。按照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5年内国家补助每亩1500元。
与此同时,充分结合森林管护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就业机会。结合第二轮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公益林管护工作需要,在培训考核的基础上,州林业局选用了8个村小组12户贫困农户的12名村民当驻村护林员。根据规定,驻村护林员人均月工资800元,每天出勤补助50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到2.3万元。
下一步,版纳州林业局将帮扶贫困户发展林下养殖家禽、蜜蜂及"四有野生动物"等特色养殖业。目前,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西双版纳州林业局 | 作者:李玉洁 杨南 | 栏目编辑:李姣 | 栏目审核: 陈元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