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拥模范城弥勒 军民情深部队感动

04.01.2015  10:07

     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弥勒的军民有何深厚情谊,记者专门走访:“只要部队不撤捐助就不会停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扎根驻地,建设新家乡。”这些不只是口号,作为云南省级双拥模范城,弥勒市党委政府和驻地军人遵守了承诺。日前,记者走进弥勒,亲身感受当地军民情深的点点滴滴。

     能俯瞰全市的消防云梯

    “在和平年代,你不得不承认消防兵是最苦最累的兵种。”弥勒市消防大队教导员陶正文说,随着全市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液化、化工等特殊疑难火灾扑救和防毒抢险救援任务日趋严峻。每年地方消费经费到位率为100%,目前,全市实有消防车辆9辆,其中水罐消防车4辆、水罐泡沫联用车1辆、压缩空气泡沫车1辆、云梯车1辆、抢险救援消防车2辆。站在云梯消防车上,几乎可以俯瞰整个弥勒市。“这些消防车基本都是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可以满足弥勒市所有火灾的抢救”陶正文说。

    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弥勒市消防大队的官兵干劲儿更足了。去年,消防大队共接警168起,出动168次(含增援),出动消防车183辆次,消防人员1076人次,抢救被困人员47人,疏散人员12人, 抢救财产价值338.3万元,全市消防部门共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8次,先后检查单位(场所)913个,督促整改火灾隐患835处,其中重大火灾隐患1处,有效净化了全市的消防安全环境,确保了全市火灾形势相对平稳。

     96223部队的感动

    说起弥勒市的双拥工作,驻弥勒的96223部队政委仇念平用了“感动”这个词。

    仇念平2011年到弥勒任职,3年来,他觉得弥勒市的双拥工作氛围非常浓厚,这和当地政府对拥军工作的重视分不开。只要是部队建设的需要,当地政府从来不会迟疑,全都是无条件的支持。原来,部队门口有一条路,晴天是灰,下雨天是泥。“我的兵坐车回部队,出租车师傅都要多收一块钱。”仇念平说,这条路仅510多米,但这条路却是部队官兵出行的必经之地。“前年八一节期间,市委书记钊辉到部队慰问,我就提出希望地方政府把部队门口的路修一下,书记当场表态——修。”仇念平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了1336万,实现了路面的硬化,官兵出行再也不需要走泥巴路了。

    此外,驻地百姓也对部队非常支持,部队为了修建一个营区,需要征地。被征地的58户老百姓没有一家漫天要价,没有人提出一条过分的要求,非常痛快的签字搬离,部队的营区建设非常顺利。为了解决部队孩子的入学问题,当地教育部门也给了极大的支持,凡是部队的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弥勒市的任何一家学校就读,只需要部队的干事打一个电话就能办妥。

    仇念平说,他到弥勒后,遇到了连续3年的干旱,“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吃水问题我们报请弥勒市委、市政府,把最偏远、吃水最困难的地方交由我们送水。”仇念平说,3年干旱期间,部队每天出动10余台送水车,先后向五山乡、西二镇、东山镇3个方向送水。

    哪里的群众有需求,哪里就有部队官兵。此外,还先后与地方公安部门组建了多支治安巡逻队,主动承担治安维稳工作。仅2014年就制止违法犯罪活动25起,协助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数十名,为驻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千余万元。

     大山里的弥缨小学

    从96223部队驻地出发,翻越两座山之后,是弥勒市新哨镇较为偏远的弥缨小学,在学校围墙上挂着“少小立志报国,长大踊跃参军”的横幅。弥代表的是弥勒,缨则代表着96223部队。在弥缨小学老师办公桌上,每位老师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是部队不久前送给老师的文化装备。”96223部队政治处主任谢菲介绍。

    96223部队和弥缨小学结缘从2005年开始,当时只是让每位党员给这里的贫困孩子每年捐献400元钱,每年大约有2万元。2012年,弥缨小学需要改善教学环境,该部队官兵主动搬砖、送水。谢菲说,“为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生活家园,部队先后出资30余万元捐助这个学校。”谢菲说,该部队除了资助弥缨小学外,还资助弥勒一中、朋普镇中学、东山镇大栗小学等5所学校。“这些费用,一部分是官兵捐款,特别是党员的捐款,一部分是从部队机动费中挤出来的,只要部队不撤,对弥缨小学的捐助就不会停止。”谢菲说。(记者 吴富水 汤兴萍)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