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双十一”幕后6个阿里“小二”
张勇
南天
魄天
阿里上市后的首个“双十一”启幕在即,不仅是业界瞩目,社会各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此,8日,杭州阿里大本营里的忙碌场景貌似春晚彩排的前夜。
从2009年至今,这个被称为“国民购物狂欢节”的“双十一”是如何诞生的?6个与“双十一”紧密相关的人,为你讲述6年一路走来的背后的故事。
缔造者
张勇:我只是对4个1感兴趣
马云缔造了阿里,但是“双十一”真不是他想出来的,说起缔造者——阿里集团的首席运营官张勇很感慨。
2008年4月,新成立的淘宝商城发展速度并不快,团队就讨论搞一个类似美国感恩节的大促销活动。于是,从电商的销售旺季——第四季度选择了11月11日,确定2009年开始做促销。
2009年,我还不知道光棍节是什么,但是我对4个1很感兴趣,因为我的生日是1月11日。光棍节没事上网买东西,就成了营销的噱头。前几年都还叫“光棍节大促销”,只是最近两年才叫成了“双十一”。
如今已走过6年,还记得第一个“双十一”,只有淘宝商城中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个商户参加,但是超乎所有人预想,整个平台交易额是5200万元。这是当时日常交易额的10倍还多,第一届的成功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从一个活动到全社会的一个节日,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希望是,在消费端要让‘双十一’变成大家的向往,就像过年只有大年三十包饺子才有年味一样。
前两天,马总(马云)还问我:“你觉得今年‘双十一’会怎样?”我当时比较保守,没发表意见。我们内部一些员工甚至管理层,会搞一些简单的竞猜游戏。按照惯例我是不参加的,我只负责出奖品。谁猜到离最终交易数字最近的绝对值,谁就能拿大奖。
操盘手
魄天:“双十一”商标是我提议注册的
“双十一”被注册了,你知道吗?
今年,不少商家听到这个消息时,都吃了一惊。甚至不少电商在担心是否要面临阿里系的维权起诉,不过,还好,阿里的态度是开放的,热情欢迎同行一起玩转“双十一”,可毕竟,这主动权、商标权还在阿里的手里。那么,谁是“双十一”商标注册的始作俑者呢?
这个人就是我——魄天。我只是天猫市场部的小二。其实,第一年“双十一”我是以家属身份参加的,我太太负责策划,我和另一位同事大半夜送烤串慰问他们,主要任务是送外卖。
第一年只有27个商家参加,但现场非常热闹,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说:“我的商品卖脱销了,正紧急从仓库调货。”我在旁边看着也跟着激动。
没想到2011年,我却成了“双十一”市场策划的负责人。所以同事开玩笑说:“你们全家都‘双十一’。”2010年“双十一”,我们的销售额达到9.36亿元,已经超过了香港一天的零售额。闲聊时有同事和我说,接下来你的压力会很大。当时我的团队只有两三个人,大家到龙井那里找了个农家乐“脑暴”,结论是“双十一”要扩大影响力,就要从天猫自己的“双十一”,变成整个行业的盛事。
当时,我们确定了两个方向,一是要把“双十一”节日化,二是要把“双十一”品牌化。于是,我跟公司汇报说,我们想把“双十一”做成一个品牌,就应该注册“双十一”狂欢节的商标,于是2011年就注册了。
2011年,当听到“双十一”33.6亿元成交额的时候,感觉像做梦一样。
保障者
南天:出技术故障那年真想跳楼
“双十一”成功的背后,有一群人很“牛”,我们是连马总(马云)都要主动求合照的怪咖。是辣妹热舞面前,也要忙着秒单的“死技术男”。保障“双十一”的正常运营,非我们莫属。
我叫南天,是天猫的一个负责技术的小二。我2009年到阿里,正好碰上第一个“双十一”,那时只能算是打杂的。直到2011年,才担任技术负责人。
2010年,有消费者反映,“双十一”会出现商家把价格提高后再打折的“假优惠”现象。所以,2011年我们希望通过数据和算法来规范商家的价格体系。
记得那年天猫准备了20多个系统预案,结果,就在离活动开始还有不到半小时,优惠计算的这一块系统就出问题了。当时,值班室里,突然间旺旺群里就像爆炸一样,有人开始喊价格错了,说商家的价格被设成0.1折了。气氛非常紧张。后来我和同事脱欢一致认为,如果那一关过不去,我们就只能从华星大厦23楼跳下去了。
好在我们很快就把问题搞定啦。在那一年的庆功会上,我跟同事脱欢抱头痛哭。我是72个小时没睡,脱欢比我熬的时间还长,80多个小时。
沟通者
丽雪:8个小时内接160多个电话
当大家都在为“双十一”欢呼的时候,我们客服是最安静的部门。我是一名客服,准确地说,我的工作就是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咨询,和商家沟通,处理问题,更像是一名链接买家和买家的桥梁,是一名“沟通者”。
我2007年大学毕业就来阿里了,一直在服务部。刚开始两年做接线的小二,感觉每天都能接触到新鲜好玩的事情。我可以做到8个小时内接160多个电话。
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我是处理咨询最多的客服。当时我接过一个商家的电话,特别委屈,交流中还涉及到我的家人,挂完电话我就哭了,跟周围的同事就说:“我不干了。”接下来半个小时就完全是失控的状态。
2010年由于大雪,几家快递发生了车祸,爆仓从“双十一”一直持续到“双十二”。那段时间来电咨询量特别大,集中反映就是:“怎么还没收到货?”作为客服只能安抚他们的情绪,那种无奈感是很强的。
到2013年,消费者的关注点就成了怎么样顺利秒杀到货品,怎么样能够尽快完成付款——所以凌晨节点上电话量特别大。
“双十一”当天的工作量至少是平时的三倍以上。我是客服,也是一个有购物欲望的人,因此,我要购物,就得趁着去洗手间的路上下单。
歌者
木旗:商家从27个剧增到2.7万个
木旗唱歌,已经成了阿里“双十一”的一种传统,类似晚会中《难忘今宵》的环节。——没听到木旗的歌声,大家就会觉得“双十一”缺了什么。
作为天猫运营小二,木旗说, 自己是负责与商家合作的,从头到尾参加了6年,从2009年第一届的27个商家到今年2.7万个商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数字。
记得2009年第一次“双十一”的时候,与商家的合作特别曲折。我当时负责家纺类目。当我们跟商家讲,要搞一个促销,全店5折,还要包邮。一些大牌的家纺商家就直接拒绝了。好不容易有一个上市的家纺企业说参加,对接人又半夜给我打电话,说老板不同意。
第二年开始,商家才开始积极起来,有的家纺企业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事业部、甚至是电子商务公司。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会直接组建一个50人的团队跟我们对接。
如今,“双十一”的运营,已经不愁商家参与了,每一年圆满成功后,我都会上台献歌,因此大家叫我“双十一”的歌者。
收摊者
阿坚:超市只开两三小时就打烊
我是每次“双十一”最早收摊的天猫超市负责人。2010年是最崩溃的一年,“双十一”那天 零点一过,超乎想象的客流就涌进来了,系统开始报警,首先挂掉的是各个银行的系统……我印象里所有的银行陆陆续续都挂掉了。后来我们自己的系统也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流量。一边是系统在崩溃的边缘,另一边是实时成交额一路飙升。
记得第一年,天猫超市每分钟的成交额相当于平时日成交量的2—3倍,整个团队都吓坏了。我赶紧打电话给技术,把主会场入口撤掉,但订单还是涨得非常快。接下去的一个月超市都在消化“双十一”的订单量,仓库直接就爆掉了。到了12月中下旬,“双十一”的包裹才彻底发完。
因为爆仓,天猫超市停摆了好几个月,相当于我们的业务就废掉了。这是“双十一”给我造成的最大一个痛点。
为此,天猫超市差点被停掉,到2012年、2013年的“双十一”,我们超市还只是开两三个小时就打烊。订单量足够多的时候,天猫超市的首页就会挂出一个打烊通知:“亲,由于你们太热情了,所以我们只好明天再重新开业。”
今年“双十一”,我们会继续打烊吗?先留一个悬念吧。(都市时报 记者吴双红)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