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技艺鼓了农民“钱兜”——龙陵县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侧记
“参加培训能学到真招实功,过去我也加工枫斗,由于没有掌握技术要领,合格率较低。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加工的枫斗合格率提高了。”在参加完县扶贫办和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组织的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培训后,龙陵县镇安镇正平村的村民范彩娇对加工枫斗信心满满。
为提升农民创富能力,龙陵县依托骨干产业,采取农民“点菜”、政府买单,职能部门“下厨”的方式,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使1.73万余名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致富,坐在家里就能赚到钱,带动全县贫困地区农业人口从事石斛枫斗加工16950户约4万人,去年全县实现石斛枫斗加工收入1亿余元。
建立职培机制 教农致富实招
2010年至2014年,该县扶贫办共投入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资金944万元(技能培训788万元、引导性培训156万元),由县农广校和龙陵县益民职业培训学校担纲对农民进行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50场次,培训农民17300人次,其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600人次,获取职业资格证书9552人,占培训人数的99.5%,引导性培训7700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5600人次,占培训人数的90.2%,其中:转移到省外及国外(缅甸)就业1000余人,到省内市外就业4400余人,就地转移就业10200人。
龙陵县是中国中药协会授予的“中国紫皮石斛之乡”,2014年,全县石斛种植面积已达550万平方米,产石斛鲜条2000吨,实现产值3亿元。近年来,该县为了做大做强石斛产业,紧紧围绕“一基地一中心”的定位,即:全国紫皮石斛种植基地、全国石斛枫斗加工技能培训中心,把石斛作为高原特色产业培植,走出了一条“政府搭台、协会唱戏、龙头带动、农民受益”的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构建起“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链条和“依托产业、农民“点菜”、政府买单、职能部门“下厨”、能人(技能中介)带动”职业技能培训的“龙陵模式”,使近万农民成为持证务农的新型农民,石斛枫斗加工成为龙陵县的劳务输出“品牌”,受到社会关注和市场热捧。
5月15日上午,枫斗加工培训班在勐糯镇田坡社区农技校举行,80多名农民整齐有序地坐在院子里,每个人的膝上放着一把铁(篾)筛,面前是一盆燃着的炭火(电烤炉),学员把石斛鲜条在火盆(电烤炉)上烘烤后又在铁筛里卷成枫斗,4名老师在悉心指导着学员。益民职业培训学校教师陈赛昌告诉记者:“按原计划这个班只招50名学员,有100多人报名,依照入学条件招收了83人。学员学习积极性很高,石斛枫斗加工是指尖上的技艺,主要靠手指卷枫斗,许多学员手指磨破了不喊一声痛,缠上胶布继续作业。”村民李彩贵和丈夫都是培训班学员,像这样的伉俪学员有11对,李彩贵坦言,我们青树寨22户村民都是1998年从河头搬迁到勐糯的移民,以种粮、蔗为主,有粮吃缺钱花,近几年来户户种植了石斛,少的2至3亩,多的5、6亩,我家就种了3亩石斛,拓宽了增收路子。过去都是卖石斛鲜条,虽然也赚钱,但加工增值这部分钱让人赚了,加工枫斗利润空间大,心里痒痒的。比如1市斤紫皮石斛鲜条50元,5斤鲜条做1市斤枫斗,1市斤枫斗的加工费是80元或100元,每市斤枫斗产地价是360元至400元,如果只卖鲜条,加工增值的钱就赚不到了。这次我和老公都来参加培训,掌握枫斗加工技术后我们自己加工,从种植到加工都由自己做,变卖原料为卖初制品,多赚几文钱。“石斛枫斗加工很适合妇女干,劳动强度不大,利用农闲,只要一个火盆(电烤炉)一把篾筛,灶台前火塘边院场里都可以加工,既不耽误侃白话看电视,又可以照顾家中老人小孩,不出家门就把钱赚了。家门口的免费技能培训,真对咱农民的口味。”村民杨菊仙说。
社区总支书记、主任杨永兴介绍,以前搞培训学员只管听,老师上完课就走人。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索然无味。现在不同了,培训针对村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让群众“点菜”,村民想听啥专家就讲啥。还有个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培训后还可以提问,各位专家教师当场“把脉”,现场“开方”,为群众解决烦心事。这次来讲课的4名师傳都是枫斗加工的行家里手。该县农广校和益民职业培训学校聘请了20多名枫斗加工高手组成讲师团,深入乡村举办石斛枫斗加工培训班,利用“农家课堂”,变“转播”为“直播”,变“派餐”为“点餐”,变“填鸭”为“交流”,面对面地向广大农民传技授艺,深受农民欢迎。
手指就是“点钞机” 坐在家里把钱赚
象达乡小米地是个傈僳族村,产业单一,生产条件较差,过的是土里刨食,鸡肚里抠“盐巴钱”的日子。2010年,村民郑先娣从县石斛枫斗加工师资班结业回到村里后。在村“三委”的支持下,先后开办了4期枫斗加工培训班,招收学员142名,把掌握的技术悉心传授给她们。学员结业后都搞起了枫斗加工,每人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不少学员又当起了师傅,向家人和亲朋好友传授技术,带动300多户农户搞枫斗加工,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傈僳族妇女余顺凤把学到的枫斗加工技术传授给丈夫和寨里的30多名村民,每户有了一本“活期存折”。几年来余顺风夫妇加工枫斗收入达10万余元,建盖了砖木结构的新居,添置了高档家用电器和摩托车,日子过得滋润了,她感慨地说:“咱的手指就是‘点钞机’哩,坐在家里就把钱赚了。过去土里刨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加工枫斗让我发了家。”
过去,龙陵石斛鲜条八成以上都是由浙江的客商收购,卖的是原料,并不具有主动议价权,也没有自己的终端客户,市场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买方手里。石斛枫斗加工技术由浙江、福建等省的石斛加工户所掌控,以父(母)传子(女)、子传孙(女)的方式传承。为了降低石斛枫斗生产成本,部分浙江商人开始到石斛主产地办石斛枫斗初加工作坊。该县相关部门抓住这一商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培训师资,编写教材,打造枫斗加工职教平台,依托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开展了大规模的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劳力,并带动广大农民加工石斛枫斗,增加收入,让石斛枫斗加工走进龙陵寻常百姓家。县扶贫办主任毕红安认为,职业技能培训的关键在于坚持就业导向,只有满足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才能为社会和企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龙陵县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获证率达99.5%,转移就业率达96.8%,全县有1200多名掌握了石斛枫斗加工技术的技能中介人活跃在枫斗加工第一线,为枫斗加工户和企业提供生产订单、监督产品质量、市场信息等配套服务,架起产销之间的桥梁,产生了1+1>2的叠加效应,人才红利正在显现。近两年来,龙陵县生产的石斛鲜条80%以上在本地加工,每年从周边县市流入龙陵加工枫斗的石斛鲜条达1000多吨,为枫斗加工户带来不菲的收入。
龙山镇河头村是贫困村,人多耕地少,村里的青壮年农民大部分在外地打工。近几年来,村“三委”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石斛产业,全村种植面积已达40万平方米。为了帮助该村脱贫致富,县扶贫办和农广校在村里举办了4期石斛枫斗加工培训班,培训村民700多人次,村里从浙江乐清市大荆镇引进2户石斛枫斗加工销售大户,收购当地村民加工的枫斗,建构起“市场+专业户+加工户”的产业链条,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石斛种植加工业的发展,吸引了村里200多名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村民马仙夫妻多年来一直在东莞打工,去年初夫妻俩返乡后从事石斛枫斗加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马仙感言:加工枫斗是来料加工没风险,交货就拿工钱很把稳,比在外地风吹日晒打工强多了,一家人在一起还能挣到钱,我和全家人都知足了。村监委会主任饶万林告诉记者:河头村998户村民有700多户加工枫斗,是名副其实的枫斗加工专业村,去年全村实现枫斗加工收入1200万余元。村民的收入增加后,投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村有600多户新建和翻修了住房,不少村民购买了农用车、摩托车或家用电器,全村有机动车1000多辆,驾着摩托(农用车)下地或走亲串戚,通讯联络靠用手机,成为河头村农家生活的新风景。
农家门前有产业,农民在家就能赚到钱。过去,牌桌、酒桌是不少村民闲时的选择。现如今,石斛产业让河头村户户会念“致富经”,家家手捧“聚宝盆”,人人有事干。专业村里无闲人,家家忙着奔小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河头村黄力场寨75户村民有71户加工石斛枫斗,去年实现加工枫斗收入80多万元,村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昔日的黄力场寨生存环境差,“夜思千条路,明早还得跟着牛屁股”是他们艰难生活的写照。通过劳务技能培训,黄力场寨每户有2至3人掌握了石斛枫斗加工技术,每家有了一本“活期存折”。村民章桂书是残疾人,丈夫体弱多病,上有80岁的老母,大儿弱智,小儿上小学,全家靠几亩薄田瘦地盘吃穿,在贫困的泥淖中苦熬。夫妻俩学会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后,每个月加工枫斗有1500多元的收入,手头宽裕了。章桂书乐哈哈地说:“加工枫斗让我家也有了一本‘活期存折’,心里踏实了。靠个人发家致富只能是极少数,要想大伙都致富,只能靠政府。政府实施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教的是‘点金术’呢,不出家门就挣到脆生生的钞票,这日子有奔头了。”
“有了一技之长 不愁挣不到钱”
在龙山镇芒麦村一个农家小院里,记者见到了刚从广东韶关传授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回来的吴仙惠,年过40的吴仙惠一脸灿烂,她喜滋滋地说:“有了一技之长,不愁挣不到钱。我和河头村王国建被韶关的一家企业聘请去传授石斛枫斗加工技术,每人月薪1万元,还有提成。去了3个月,办了3期石斛枫斗培训班,培训了240多名学员,学员都掌握了石斛枫斗加工技术,我俩每人挣了3万多元钱。回家休息几天,还要到广东佛山市搞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培训,已经签约了。吴仙惠和王国建都是龙陵县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石斛枫斗加工培训班第一期学员,结业5年来两人多次被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和省内的大理、德宏、文山等州市的石斛种植加工企业聘请去传授枫斗加工技术。在龙陵县像吴仙惠、王国建这样到国内和缅甸传授石斛枫斗加工技术的“农字号”技术人才达1000余人,一技之长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河头村村民卢富国是石斛种植加工大户,经营着20亩石斛园。为了实现从卖鲜条向卖初制品(枫斗)的转变,3年前,卢富国从石斛枫斗培训班结业后,自己带徒弟加工枫斗,同时,瞄准缅甸廉价的劳动力,聘请了3名本地持有石斛枫斗加工高级技工证书的师傅分别到芒市中缅边境举办了3期石斛枫斗培训班,培训缅甸边民100多人次,缅籍学员结业后除少部分在当地加工枫斗,大部分被吸纳到中国境内的石斛枫斗加工作坊打工,有的是亲朋结伴,有的是夫妻相携,有的是兄弟同行,包吃包住,每加工1市斤枫斗60元。在河头街卢富国的枫斗加工作坊,50多位缅籍员工边卷枫斗,边侃着“大山”,有的合着收录机哼着缅甸民歌,几个小孩在工作间里窜来窜去,一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景象。一位年约30多岁名叫凯克苍的缅甸打工汉操着生硬的华语告诉记者:“我和妻子带着7岁的女儿到中国打工,妻子参加过石斛枫斗技术培训是熟练工,一天能赚100多元人民币,我刚学会枫斗加工技术,一天能挣50多元,比在缅甸打工挣得多,中国老板讲信誉不拖欠工钱。挣的是人民币,中国挣钱缅甸花,钱就更值钱了。”卢老板诙谐地说:“这群缅甸劳务工的幸福指数蛮高呢,晚上一般不加班,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自发地举办歌舞晚会,唱歌跳舞尽情欢乐,有时还凑份子吃点烧烤喝点啤酒,有苦有乐哩。对伙食也不太计较,一日三餐保证一汤一荤一素就行,比当地劳务工好侍候。”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就业的空间越来越广阔,吸引了不少在缅甸打工的农民返乡创业。龙山镇核桃坪村农民王学清10多年前迫于生计告别亲人只身到缅甸打工,后娶一缅籍女人为妻,相继生了5个子女,没有一技之长,日子过得清苦。5年前,王学清听到家乡许多乡亲种植石斛发了财,生活富裕了,于是,怀着回家乡淘金的心态,带领全家回到老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建盖了一间油毡房,办了落户手续,村里给他安排了1个农村低保指标,一家7口人只有1亩多责任田地,辛劳一年仅能混个温饱,是村里的特困户。2011年,王学清夫妻俩参加了石斛枫斗加工培训班,获得了技术资格证书。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加工枫斗,每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生活有奔头了。王学清告诉记者:“我和妻子已经攒了5万多元钱,备齐了木料,平整好了宅基地,准备今年年底建新房。回老家还来对了,有事做能挣钱,孩子能上学,还是家乡好,让我挣到了票子,挺直了腰杆,有了做人的底气。”“我们村有60多人常年在缅甸打工或已安家的,都回乡创业了,冲的是回乡能挣到钞票,过上好日子。”村主任张安广接过话茬。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龙新乡绕廊村生存环境恶劣,以粮食生产为主,有粮吃缺钱花的境况困扰着群众的生活,每到冬春季节,村里的青壮年农民“候鸟”样地到瑞丽、盈江、芒市和缅甸等地打工,大部分打工农民以出卖简单劳动为主,工钱较低,打工一年半载一人只能挣几千元钱拿回家。去年,县扶贫办在村里举办了一期石斛枫斗加工培训班,培训农民83人,学员结业后人人加工石斛枫斗,带动全村700多户加工枫斗,吸引村里120多名常年在缅甸、瑞丽、芒市打工的劳力回乡从事枫斗加工,钱挣得踏实。职业技能培训改变了许多农民的命运,鼓了“钱兜”,过上了富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