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第一时间升起的党旗——记云南省景谷县永平镇昔俄村军民共建党支部
图为昔俄村临时党支部组织官兵为昔俄村平整场地
图为昔俄村临时党支部开会讨论拆除危房事宜
图为昔俄村军民共建党支部党员突击队清运震后垃圾
图为昔俄村临时党支部组织官兵为灾区群众培训地震救援技能
10月13日下午,几天的阴雨总算稍稍放晴,走进永平县震中第一个军民共建党支部——昔俄村。刚刚过去的6.6级地震,仿佛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干净平整的土地上是整齐的蓝色帐篷,群众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一面鲜红的党旗在昔俄村原村委会前随风飘扬。临时党支部书记程顺东和副书记云南预师三团团长胡建伟正在讨论下步危房拆除事宜。
10月8日,到达震中的云南预备役师第三团与昔俄村党支部率先提出并着手开始准备建立灾区第一个军民共建党支部。当天,永平灾区第一个军地共建党支部成立。永平镇昔俄村有425户、1860人,其中傣族902人,彝族650人,为多民族村寨,全村的党员发展到了37人。选这样一个多民族村作为军民共建党支部,典型意义十分重大。
10月8日,普洱永平地震发生后7个小时,云南预师三团官兵即到达震中永平镇昔俄村,村党支部书记程顺东和该团团长胡建伟当天就带领官兵对全村425户人家进行了情况排查。“当时,我和程书记一直在进村入户排查受灾群众,一天下来每人只吃了几块干粮。我们从天亮到天黑,走遍了全村每一户人家。一直到当天晚上,我们感觉只排查情况不行,虽然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群众情绪都普遍比较激动,没有主心骨。我们决定立即招集救灾部队和全村的党员。在余震中,我们率先成立了全州的第一个临时党支部,77名党员只开了不到10分钟的会,主要是成立党员突击队,让党员带头,各负责一个片区,组织大家排查情况和灾后重建。同时,我们想发挥党支部的指挥作用,让群众有一个求助的地方。”胡团长说。
为了稳定人心,让群众看到希望,胡建伟和程顺东找来一根6米长的杆子,把一面鲜艳的党旗升起在临时党支部前。这下,群众看到了信心、看到了力量,有了主心骨。“我不敢说,那是地震后灾区升起的第一面党旗,但我可以说,那面旗帜是我看到的军民一家共抗天灾的最有力的保证。”程顺东说。随着临时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和救灾物资的运到,受灾群众有了帐篷、棉被,有了临时的一个家。
村里的学校受损,学生们停课了,为了第一时间让学生恢复上课,三团党员突击队和村民一起连续奋战72小时,搭建了帐篷小学,购买了学习用品,仅用三天,就恢复了上课。昔俄小学校长潘朝新说:“如果没有党员突击队,三天恢复上课,是完全不可能的”。村里的老人小孩地震时受到了惊吓,三团官兵成立了医疗巡诊组,及时进行震后心理干预,同时为群众检查身体,发放药品,让群众病有所医。村民李晓桥说:“临时党支部不但为我们搭建了安居帐篷,还把医生也请进了村子,考虑的太周到了”。
临时党支部提出,只有让村民掌握必备的求生技能,熟记灾害来临的相关预案,才能在以后的灾难中最大程度保全自己。为此,三团官兵们对村民进行了地震救援技能培训,同时,发放了相关的地震救援、抗冰冻雨雪灾害、抗山洪泥石流等20余份预案,并为村里培养一批应急救援骨干,从10个村民小组,每个组抽调两名年轻肯干的村民,组建起首批20名应急救援骨干队伍,交由部队集中培训。该村村民刀正良表示,经过救援技能培训,自己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总算能放下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会像以前一样听天由命不知所措。
结束采访,回望昔俄村,一片安静祥和,那面高高飘扬的党旗,凝固了军民共建最有力的瞬间。
(通讯员 胡建伟 张翼 摄影 张翼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