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特刊·非凡十年 云南答卷丨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 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21.10.2022  19:25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健康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我省卫生健康事业主动融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有力保障了全省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华大基因昆明高新基因科技创新园


人均预期寿命由2012年的69.54岁提高到

2021年的 74.4 岁是全国进步幅度最大的省份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 22%

2021年,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 7.03

十年来,财政医疗卫生支出

历史性达到 725.99亿

重症医疗救治

  改革创新 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新格局

  9月16日上午9时,盈江县新城乡杨家寨村民李斌到盈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医生立即对其进行急性冠脉介入手术。

  “几年前,盈江县心血管病患者就医困难。”医院心内科医生说,医院多次派医护人员到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培训,2018年下半年在昆明延安医院心血管介入专家团队的帮扶下开展冠心病介入手术。目前,医院已能常规开展冠脉急诊介入手术,在三甲医院专家团队的协助下定期开展冠脉、心律失常、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为解病人“”头大患,助力大病不出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不断提升卒中、胸痛、创伤中心建设,稳步提升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建设等。2019年至2021年,该州5个县(市)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了达标验收。

  “急危重症、疑难病不出省,是群众所盼。”省卫健委党组书记许勇刚说,十年来,我省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积极构建分级科学合理、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云南,建设3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建成21个国家级、8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两所三级医院绩效考核进入全国前100名,3所专科医院进入同类别前20名。建设120个临床医学中心州(市)分中心、106个重点专科,实现16个州(市)三甲综合医院全覆盖。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数量实现从2017年“0”到2021年“122”的飞跃,“五大中心”建设中,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第四,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位居全国前列。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综合评估西部第一。在全国率先建设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心脑血管救治站。同时,出台《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累计救治36种大病患者约20万人、白内障患者2.1万人。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从2016年的61.15%提高到2020年的89.40%,人均自付费用从2442元降低到693元。

  传承发展 中医药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8年,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实现了我省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零的突破。

  “全面提高中医药的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省中医医院科研部主任童晓云说,通过基地建设,医院聚焦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2个中医药治疗明显疾病,开展相关多项临床研究,优化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制定发布《中西医结合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等,形成傣、彝医治疗RA外治方案,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和医疗机构制剂各2个,建立中医药循证项目管理系统,重点病种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专科诊疗中心(风湿病)建设单位、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帮助基层医院提升诊疗水平,构建了临床研究生物样本库,不断探索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临床研究模式和方法。

  “十年来,按照‘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发展目标,我省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转变成为推动云南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许勇刚表示,十年来,我省每千人口中医医院床位数从3.94张增加到6.89张,州(市)中医医院实现全覆盖,全省中医类医疗机构增加到1913所,11所中医医院晋级三级甲等医院,72所晋级二级甲等医院,99.78%的乡镇卫生院、99.0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9.28%的村卫生室、91.5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国医大师实现零突破,5人入选全国名中医,1人获评国家岐黄学者,2人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组织实施中药材资源普查,调查中药材资源6700余种,推动建立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基础数据库,为全省中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远程心电监测诊疗项目进社区

  共建共享 健康云南建设展现新风貌

  在2021年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复审中,我省平均分819分,位居全国前列,129个县(市、区)全部达标。这标志着经过两年努力,我省在全国创新开展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我们立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坚持健康优先,加快建设健康云南。”许勇刚介绍,十年来,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2%。平均每年为近350万名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筑牢免疫屏障。建成73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个国家级示范区,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8%。职业病监测哨点实现129个县(市、区)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展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化管理,制定发布26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数量居全国第二。完成4800台AED部署和人员培训,群众生命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修订《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推进3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建设,全省医养结合床位达到4万张。

  同时,我省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落实见效,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片区组建国际诊疗保健合作中心联盟。先后在周边国家的22个边境县建立境外传染病联防联控试点区域,防控病种扩展至疟疾、登革热、艾滋病和鼠疫等多个病种;面向周边国家开展“光明行”“爱心行”等民心工程,为周边国家5287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了复明手术、救治121名先心病患儿;持续推进“中国—东盟10+1中老边境医疗卫生服务合作体建设项目”,面向南亚东南亚健康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医疗保健

  亮点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省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打好援边、援鄂、援沪、援琼、援外一系列硬仗。超过5000名医护人员驰援边境一线,与当地医护力量并肩战斗,成功处置数百起境外输入疫情,救治输入病例2500多例。3000余人次医务人员远赴境外,开展核酸检测780万人次。2000余名医护人员在湖北、上海、海南疫情最严峻的时候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贡献云南力量。

  坚决扛牢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指挥调度,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定期不定期专门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建立省领导挂包联系25个边境县(市)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一旦发生疫情,省领导坐镇一线,靠前指挥,对疫情防控起到了大的作用。

  指挥体系始终保持实体化运行。云南省、州、县三级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始终保持激活状态,始终保持实体化运作、扁平化运行、高效运转,建立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高效转换机制,卫生、公安、通信、市场、旅游等部门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主动防,积极构建边境三类缓冲区。针对云南边境疫情防控压力特别大的形势,科学精准划定关口前移缓冲区、边境疫情管控缓冲区、口岸通道管控缓冲区,努力将境外输入疫情稳控在边境一线,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正常通关。

  早发现,不断完善多层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坚持疫情形势日分析制度,及时发出疫情风险预警。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检测,对43类重点人群“常态检”,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人员“强化检”,对入返滇游客“落地检”,对口岸城市人员“离开检”,及时发现、报告阳性感染人员。在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等增设核酸检测点,方便游客就近就便检测,即采即检、即检即走。

  快处置,全力以赴实现快速“动态清零”。“以快制快”,流调、封控、排查、转运、救治同步进行。各州(市)、县(市、区)建立前方和省指挥部共同处置机制。省级组建12支360人的流调溯源队伍和26支1000多人的应急处置队伍,24小时待命。2020年以来,数百起疫情都在最短时间控制在最小范围,97%在一个潜伏期内实现“动态清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健康扶贫

  声音

  云南省已成为全国妇幼健康水平提升最明显的省份之一。十年来,省委、省政府连续将妇幼健康列为惠民实事考核内容,服务体系不断加强。高效实施了一批妇幼卫生公共服务项目,保障了母婴安全。我省各项妇幼健康指标显著提升,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连续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消除标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省卫健委妇幼处处长潘旭阳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天然的优势。十年来,我省在中医药综合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研和医疗能力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等方面,用实际行动切实把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

  ——省卫健委中医发展处处长赵强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十年来,云南坚持培优固本,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成效显著。今后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将配置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科研实验中心等,同时建设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具有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的心血管疾病一体化融合中心,建成后将为提高云南省人均期望寿命提供有力支持。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施金阳

        来源:云报客户端   

 


来源: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