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第一村”见闻:从“靠救济”到“电商热”

02.10.2015  20:27

    “现在我们家五口人一年收入1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在县城买了新房,也买了汽车。在以前,这样的生活都不敢想。”24岁的维吾尔族姑娘米日古丽·沙吾提,一边描述家乡的变化,一边用手机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网店。

    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驱车向南行驶约50公里,就到了米日古丽·沙吾提的家乡——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这个村子共有居民350户,1300人,其中维吾尔族占八成。

    “达西”在维吾尔语里意为“盐碱地”,这个村子最早就是得名于这里严重的盐碱土壤。

    “一年四季白茫茫,只见播种不见粮”,达西村民这样描述家乡昔日的贫瘠景象,并称当年生活主要有“三靠”: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米日古丽回忆小时候的家乡面貌时说,原来村子里连个像样的砖瓦房都找不到,村民住的全是土房子。

    20多年后,如今,走在达西村,宽阔的道路、穿梭的汽车、联排的别墅、优美的绿化,昔日贫困村的痕迹已全然不见。从原来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到如今获得“南疆第一村”的美誉,在达西村民口中,是改革开放使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近十年来,达西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达西注重扩大集体经济,调整传统产业结构,紧跟农业科技发展……村里先后投资建了面粉加工厂、红砖厂、蔬菜大棚等等,贫瘠的土地也改造成良田。

    如今,达西全村的总收入达到7200万元人民币;村民人均纯收入2.75万元,20年间增长30多倍。

    “第一靠的是紧跟国家改革发展政策,根据自己特点,乘势而为;第二靠的是不断学习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富脑袋’比‘富口袋’更重要,第三靠的是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变山变水先变人,变人先变带头人’。”在达西村当了30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的沙吾尔·芒力克总结了达西致富的新“三靠”。

    2005年和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两次复信达西村民,鼓励他们生产生活再创佳绩。2014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复信达西村民,再次肯定达西的变化成就。这些来自高层的关注,更让这个中国西北边陲的小乡村声名远扬。

    近年来,一直强调“富脑袋”的达西人,又盯上了风头正劲的互联网经济,村民开始通过电商平台将家乡的土特产、手工艺品“搬到”网上销售。互联网经济的引入,可谓让达西真正踏上“日新月异”的发展道路。

    “开网店后,家里的农活也没丢,现在都是手机操作,当老板与当农民两不耽误,家里的收入还有了明显提高。”提到自己的网店生意,米日古丽说,在村里的年轻人中,开网店、找生意,已是热门话题。

    今年,尉犁县在达西村建设了一个电子商务创业基地,致力于尉犁本地乃至新疆巴州中小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农牧民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国内外。

    目前,这个创业基地已有38家企业入驻,像米日古丽这样希望通过电商创业的年轻人,还可以在这里获得咨询、培训、融资等创业“一条龙”服务。

    在互联网经济的大潮中,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正在谋求更大的变化。(记者阚枫)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