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博会的翻译员 和《翻译官》一样闪亮却不虐心
编者按: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大结局,男女主的对翻译梦想的执着追求很是励志;对翻译职业的种种误读收获槽点满满。适逢南博会召开,世界各国客商云集昆明。于是,各路翻译也无可避免要“华山论剑”一番。到底翻译大神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云南网各路记者出动为你揭秘。
痛并快乐 有梦想总会飞翔
人物:桂克林 语言:缅语
桂克林,云南民族大学大四的学生。在南博会的现场,已经接触缅文现场翻译一年的她毫不怯场。尽管也因能力、经验遭遇了不少困难,但她还是尽最大努力完成了这次翻译活动,并且得到了缅甸嘉宾的认可。
这是她第一次以翻译志愿者的身份参加“高大上”的南博会。桂克林说自己内心又激动又自豪——南博会翻译工作中,言行举止需更严谨;还能见识到各路优秀翻译人才的风采,从他们身上学到翻译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这次经验,我更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知道了应该怎么样来努力改正。接下来,我将继续深造学习,希望我的缅甸语有更大的进步,能在我翻译员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向那些优秀的翻译人员看齐。”
眼前的姑娘如此坚定,谁又知道她缅语学习路上的艰辛丝毫不输《亲爱的翻译官》里的乔菲。
桂克林一直想要学习语言。高三毕业,她在通用语种专业和小语种专业之间纠结许久,选择了小语种专业里的缅甸语。
当时,云南桥头堡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把社会的人才需求和个人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桂克林觉得自己没选错。
上了大学,初学缅语,桂克林很多发音不准甚至发不出,很多相似的字母会记混淆。虽然觉得很痛苦,但是她依旧不断钻研,向学长学姐请教,慢慢找到了方法,学习起来也越来越轻松。
按照云南民族大学小语种学习的“3+1”模式(国内学习3年外语,再到国外学习1年),桂克林也去缅甸学习了一年,那是她最开心的时光,无障碍交流让她与缅甸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梦,总会飞翔。走到今天,桂克林说,自己选择缅语是正确的,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