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东南亚10国主流媒体“走进彩云南”看昆滇发展
参观云报集团印务中心
体验中式茶道 记者苏颖/摄
昨天,在第3届南博会暨第23届昆交会即将开幕之际,在省委宣传部和省外宣办的大力支持下,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策划实施的南亚东南亚主流媒体“走进彩云南”大型采访活动在昆明启动。来自印度《先驱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等南亚东南亚10个国家14家主流媒体的记者相聚春城,开启云南之旅,将用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所见所闻,向南亚东南亚读者介绍一个真实的云南、发展变化的云南,促进各国与云南的沟通交流。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说,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今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提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为云南发展确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当前,云南正在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各项工作,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全力加快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赵金指出,媒体是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云南新闻文化机构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新闻文化机构之间在相互往来、采访交流、媒体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一带一路”建设这一惠及沿线国家和人民新的伟大事业,赋予了媒体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倡议,各国媒体间建立健全更加紧密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他希望,南亚东南亚主流媒体的记者通过实地采访,把云南真诚欢迎各国政府、企业和机构参与南博会的心意,传递给各个国家和人民,让南博会成为各国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的一个大舞台。
启动仪式上,赵金向外媒代表团授旗。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里,外媒记者们将先后在昆明和德宏两地进行采访。本报记者 熊燕 杨燕
看昆明
斯里兰卡《每日财经时报》编辑卡西姆
昆明兼具繁华和古朴
对于卡西姆而言,此次昆明之行充满了惊喜和期待。前天,刚到昆明的他就迫不及待逛了昆明的商业区,昨天又到云南讲武堂和翠湖逛了一圈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昆明是一个繁华与古朴共存的城市,从热闹繁华到安静古朴,不需要很远的距离。”
昆明人的闲适也让卡西姆印象深刻,他提到昆明的生活和斯里兰卡有几分相似,人们工作之余非常懂得享受生活。“现在有了从斯里兰卡到昆明的直飞航班,只需要4个多小时就可以到,我以后会推荐朋友们也到昆明来旅游。”卡西姆说。
泰国《国民报》编辑玛丽莎
昆明电动车环保无噪音
玛丽莎初到昆明,就被满街的电动车震惊了,但她认为,这是一种环保的体现,“昆明虽然电动车多,但是没有噪音。而在曼谷,大家喜欢骑摩托车,噪音污染太大。”
“昆明是国际知名旅游胜地之一,很多泰国人都喜欢到昆明旅游,我妈妈也曾经来过,对昆明的评价特别高。”玛丽莎说,以前对昆明的了解不多,到了昆明之后,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方式,昆明人很友善也很温和。她还提到,中文在泰国非常受欢迎,是泰国人学习第二语言的首选,泰国有专门的中文培训学校,还有专门的华文学校,文化交流非常多。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高级记者郭秋香
“昆明人很亲切,很有耐心”
周末刚到昆明,郭秋香就去搭乘巴士,游览全城。“上车时我发现没带零钱,正当我不知道怎么办时,旁边的婆婆爽快地把钱递给我了,这让我觉得非常温暖。”她说,昆明人都非常亲切,也很有耐心。以前她也曾经去过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虽然昆明发达程度比不上这些城市,此次昆明之行让她重新认识了中国人。
缅甸仰光媒体集团执行主编佐温凯
翠湖边好多“专业”艺人
佐温凯先生此次已经是第二次来到昆明,时隔两年再次以不同的方式访问春城。“昆明发展很快,两年时间变化很大,但天气还是一样好。”佐温凯先生说,上一次来,印象中这里的服务业者很没有耐心,民众说话很大声,但这一次感受有些不同,觉得人们素质提高很快。他看到翠湖公园中吹拉弹唱的市民,总是忍不住上前合影,一曲结束后还使劲为他们鼓掌,竖起大拇指。经过湖边,两个老年人用笛子和二胡吹奏了一首难度很高的曲子,佐温凯问道:“这些都是专业的艺人吗?”解释之后,他认为昆明退休老年人的生活非常丰富有趣,充满正能量。
孟加拉国《独立报》记者拉赫曼
中国人喝茶都这么复杂吗
昨天下午,外媒记者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古色古香的翠湖拾翠滇文化中心赏茶艺、品普洱,美丽的茶艺师用了近15分钟冲泡出了第一壶茶水。“孟加拉国的人们平均每天要喝20杯茶,但这样泡茶的过程还是第一次见。”米尔·默斯塔菲泽·拉赫曼先生虽然对普洱茶的味道不太“感冒”,但对泡茶的过程很感兴趣,“难道中国人在喝茶的时候都要经过那么复杂的步骤吗?”拉赫曼先生的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中国人都会心一笑,并向他解释,喝茶在中国人中也十分普遍,大部分人的冲泡过程比这个要“粗糙”很多,茶艺更多时候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记者 陆橙 实习记者 期俊军)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孙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