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关键词解读昆明发展新路径

23.07.2015  11:49

昨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系统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下半年,昆明将在“十方面”着力改革创新,探索昆明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新路径。

扩大投资

抓紧建立“十三五”重大项目建设储备库,提前启动一批综合交通“五年会战”和拟列入“十三五”规划的成熟项目。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切实强化加快发展的产业支撑。

大力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抓好昆一中、昆明开放学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大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等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充分激活民间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市政公用设施等领域建设。

新型城镇化

加快大渔立交、联大立交建设,确保呈黄公路年内建成通车。加快南城晋城片区、西城海口片区及宜良、富民等卫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草海片区、巫家坝城市副中心及三个半岛会展度假区、官渡文化生态新城片区等城市开发建设,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

积极有效、稳妥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推进条件成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不断提升老城品质。稳步推进县城老城改造与新城拓展,加快晋宁撤县设区和宜良、富民撤县设市步伐。以产业聚集、特色鲜明为导向,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确保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年内建成7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力争完成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主体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解决农村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探索“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培育壮大庄园经济,确保年内建成都市农庄8个,农业增加值增长6%。

全面深改

重点推进小升初、异地中考、集团化办医、医师多点执业、滇池流域开发与保护、创新社会治理等改革任务,尽快推出和实施一批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直接效果的重点改革举措。

着力抓好城市“三旧”改造、公共资源交易、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协同推进滇中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继续抓好呈贡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司法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试点,努力形成一批符合上级精神、体现昆明特点的改革措施。

探索建立改革任务清单、改革责任清单、改革考核清单和改革专网“三张清单一张网”,做到挂图作战、对账销号,追责问效、奖惩并举,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

消费促内需

鼓励企业加大促销力度,推动传统消费平稳增长,大力发展休闲康体、教育培训、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信息消费、会展等新型消费,拓宽贷款、信用等消费方式,推动消费升级。

严格落实住房公积金和二手房交易营业税调整等政策,推行保障性住房“以购代建”模式,加快商品房去库存,确保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1360亿元以上。

加强旅游文化的宣传推介,促进住宿、餐饮、购物等关联消费。完善东风广场片区、老螺蛳湾片区等中央商务区和次级商务区功能,继续推进主城区商品交易市场整治搬迁,新建菜市场30个、商业示范社区8个。

统筹安排1000万元电子商务扶持发展资金,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产业聚集区,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线上业务,促进电子商务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

构建集电商交易平台(信息管理平台)、配送中心、商贸中心(购物中心)、连锁商店、物流配送“五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商贸流通网络,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有序扩大。

改善民生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注重农民工权益保护,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全覆盖。年内,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城乡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1.2万户,新建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2.8万套。

全面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增量扩优”工程,做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有效缓解“择校热”“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等问题。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年内完成3所乡镇卫生院、166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增病床2000张以上,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两区两县”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农房建设、特色产业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异地搬迁移民“五大工程”,加快3个整乡推进、15个省级行政村整村推进和200个市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让6.8万贫困人口脱贫。

产业升级

加快制定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把呈贡信息产业园打造成为全省信息产业发展高地和核心区域。

实打实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渡过难关;对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扩销促产补助,切实为企业解决好融资、用地、用水、用电等问题,进一步加大电价、运价等费用减免力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扩销促产。

深入实施“千百亿园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2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确保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达到70亿元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潜力不大的园区进行整顿、整合或适时退出。

创新创业

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转型升级,确保年内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以上,从业人员增长10%以上。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年内要新增各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5家。

加大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个体工商户发展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确保年内新增规上企业50户。落实1000万元创业创新资金,对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示范园、新型孵化平台等进行扶持补助。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中小微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瞪羚企业”,年内扶持7500家以上新创办微型企业。

服务民营企业,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法治昆明

全面落实解决群众诉求“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做到全覆盖,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信访总量减少,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持续推动治安防控“365”工程,推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及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环境污染、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宗教极端违法犯罪、网上极端暴恐活动、恐爆毒合流犯罪等涉恐案件的侦办工作。

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决做好煤矿、非煤矿山、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消防、烟花爆竹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

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乡镇、村(社区)、户等创建工作,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创第七次“全国双拥模范城”。

绿色生态

全力加快滇池治理项目实施,加速推进4个跨年度规划项目,年内完工34个规划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滇池“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水质目标。

抓好阳宗海、牛栏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确保云龙水库、松华坝等18个水源地顺利通过国家和省水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考核。

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隔离带、绿色廊道建设等工程,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按质按量完成79.43万亩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加大“五采区”植被修复治理力度,年内完成9个采区3301亩的植被修复任务。

抓好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加快实施低碳、节能重点工程和循环经济示范县区、园区、企业建设,着力整治噪音、大气、扬尘污染,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强化招商

积极开展省市联合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点对点招商、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

重大项目审批设立“绿色通道”,帮助解决好立项、前期和建设等环节的难点问题。已签约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面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账率、项目开工率,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今年,确保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引进市外到位资金800亿元以上;引进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不少于10个,实际利用外资20.78亿美元以上。

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经外贸提质增量。年内,要确保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主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昆明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充分利用“昆蓉欧快铁”,打通云南通往中亚、欧洲的陆路物流大通道。与滇中产业新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记者杜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