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谱写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昆明视障人士通过网络直播平台YY频道聆听十九大精神宣讲
高校大学生用手语呼吁关爱听障人士
“市残联为我提供助学金,让我圆了大学梦。”
“市残联组织的招聘会让我找到工作,可以自食其力了。”
“我免费获得了助听器,又可以倾听世界美妙的声音了。”
“在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我有了展示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没有残联的帮助,我还住在危房里。”
……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表达着同样的心情——心存感恩、充满获得感。
今年以来,市残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全市脱贫攻坚行动,大力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想残疾人所想、帮残疾人所需、解残疾人所难,推进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等全面发展,一项项民生新政、一份份残疾人心中的获得感、一件件亲民爱民的暖心事,为残疾人脱贫奔小康增添了新的厚度与温度,谱写出残疾人事业高速发展的辉煌篇章。
优秀残疾青年杨孟衡脚书不忘初心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助力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
日前,市残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马文森要求全市残联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残联工作的全过程,统领新时代昆明残疾人事业发展,找准昆明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薄弱”切实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同时,把握新发展理念,用共享发展推进残疾人事业,保证残疾人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马文森表示,这是对推进残疾人事业的总体部署。全市各级残联组织要把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点和核心聚焦到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工作上来,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置于更加长远的时代背景中,找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史定位,补齐短板,跟上新时代步伐,助力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日,近百名来自昆明主城区及在昆明就业的视障朋友,齐聚云南省图书馆盲人阅览室,聆听十九大精神宣讲。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格外关爱,让视障人士感受到党的温暖,对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65岁,双眼失明的刘常直是一位下岗病退工人。他说,这些年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格外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实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免费乘公交地铁,以及残疾人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的优待政策,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让残疾人同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今年新增残疾人就业2000人
“十三五”时期,为补上残疾人事业短板,尽快缩小残疾人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让残疾人同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今年10月,《昆明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出台。
《规划纲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昆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顺应残疾人对美好幸福小康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底线思维,着力破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眼于残疾人民生保障、就业增收、服务水平和权益保障等领域短板,强化困难、重度残疾和农村残疾人等群体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保障;此外,《规划纲要》引入“互联网+”“互联网+助残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理念,鼓励残疾人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5年免费教育”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强化社区助残职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助残服务,顺应了昆明社会事业发展新期待。
今年1月,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昆明成为云南省首个开通“12385”热线的城市。截至11月30日,“12385”热线总话务量为14705次,其中呼入4494人次,呼出10211人次,针对每个电话,“12385”热线都给予及时的回复和解答,或转介、跟踪、反馈、回访,做到件件有回音。
“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是我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追求。为使职业技能培训更加贴近残疾人用工需求,市残联充分利用“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累计发送短信1.5万条,征询培训内容,筛选出热门行业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一年来,全市残联系统共为6498名残疾人开展中式烹饪、计算机运用、淘宝网店经营和管理等中短期培训,发放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142.56万元。为打造残疾人培训就业直通车,各县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场招聘会,登记失业残疾人2098人,同时,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全年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
沐浴着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春风雨露,一批批残疾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服务社会的奉献者,书写着永不言败的人生。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列入市政府10件惠民实事
让残疾儿童享受到政策红利
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今年,市政府首次将0到6岁残疾儿童筛查和抢救性康复工作列入2017年市政府10件惠民实事,旨在为全市500名0到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脑瘫和孤独症残疾儿童提供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精准康复服务。
为抓住残疾儿童0到6岁这一康复最佳时机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残疾儿童尽可能恢复功能,让残疾儿童享受到政策红利,市残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马文森为组长,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联合制定了《昆明市2017年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精准康复项目实施方案》《昆明市关于2017年0-6岁残障儿童关键期抢救康复机构认定专家评审实施方案》等;同时,本着提高儿童残疾检出率,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减少残疾的原则,从今年4月起,开展了残疾儿童筛查培训、问卷调查及现场筛查。此外,通过网上申报,专家评审方式,对全市康复机构进行摸底调查评估,最后以政府购买方式确定14家儿童康复项目的承接机构。截至目前,共筛查出574名残疾儿童,并安排574名残疾儿童到机构进行康复,同时收集新增残障患儿的名单,后续将安排到政府采购入围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为让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今年,市残联下拨399.6万元经费到19个县(市)区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同时,举办2017年昆明市残联精准康复工作培训班,培训康复人才,并在广大残疾人中开展残疾康复需求调查;印制《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7万册下发县(市)区。
对于残疾人而言,辅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械,是帮助残疾人提升生活质量最直接的手段。一年来,市残联完成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2000件(具),为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取型190例;免费适配820台助听器,让贫困听障人士拥有聆听世界的机会,感受生活的欢声笑语。
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建立26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为辖区残疾人就地就近提供康复服务和训练;全市康复机构达到12家,昆明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实现全覆盖。
3年行动计划助残疾人同步脱贫
“两项补贴”一年投入6162.54万元
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提高其生活质量,昆明市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这是全国层面首次建立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
据统计,一年来,全市投入“两项补贴”6162.54万元,惠及85803名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其中,为46175名重度残疾人发放3784.86万元护理补贴;为39628名困难残疾人发放2377.68万元生活补贴),成为保基本、兜底线的重要民生保障制度;此外,投入307.78万元,为全市54423名三四级残疾人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全市累计投入慰问资金338.1万元,全年走访慰问12708个贫困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工作和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投入350.2万元,补助3059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投入243.58万元为1905名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工作;投入367.67万元对1399户残疾人进行居家环境改造;投入675万元对675户危房、无房户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和新建。
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极大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
截至目前,全市纳入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残疾人有3966人,还有部分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困难残疾人,为帮扶这部分残疾人及家庭早日脱贫,今年全市投入363.28万元,对贫困残疾人、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展“帮包带扶”活动,支持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形成以养殖业、手工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为主渠道的扶贫解困模式,加快残疾人脱贫步伐。
为确保全市残疾人与全社会一道如期实现脱贫与全面小康的目标,2016年,市残联、市扶贫办联合下发了《昆明市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为实现全市残疾人2018年同步脱贫发出了动员令,拉开了决战决胜的大幕!
……
2018年,计划对全市3万名参加养老保险和医保的三四级残疾人按低档补助标准给予全额补助;计划投入600万元对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系统贫困残疾人(户)开展到户扶持……
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市残联将扬帆起航,牢记为残疾人谋幸福的神圣使命,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为加快实现全市残疾人小康梦不懈奋斗!(昆明日报 记者李丹丹 通讯员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