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启航“十三五” 坚持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小康

26.12.2015  15:29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如何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月2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委政研室、省民族宗教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5家单位围绕“协调发展”主题,深入、全面地作了解读。

协调”是我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全面’意味着既要城市繁荣,也不让农村凋敝;既要滇中率先,也要民族地区、沿边地区崛起;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所以,要全面,就得协调。”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丁兴忠开宗明义地解释了“协调”与“全面”的内在联系。

2014年,滇中4个州市和红河北部7县(市)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3%,而滇西6个州市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6.6%。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3.2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镇化率为42%,低于全国12.77个百分点。

透过数字,丁兴忠分析,虽然“十二五”期间我省区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区位、历史和自然等多方面原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匹配仍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所以,“协调”是我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因此,“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重点,坚持区域协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增强沿边与滇中、农村与城市、民族地区与其他地方协调发展,把薄弱区域、薄弱领域、薄弱环节补起来,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236”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省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根本途径。”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刘学介绍,未来5年,我省城镇化建设将重点实现3大目标:一是着力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城镇空间新格局(简称“11236”空间布局),全方位实现并承接好国家“一带一路”内联外通的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职能;二是推进云南省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和全省“十城百镇”示范试点两大创新平台,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品质和内涵得到进一步彰显;三是科学设定具有地方特色、生态领先、开放带动的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定位。

什么是“11236”空间布局?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昶解释,“一核”指昆明市与滇中新区,“一圈”指滇中城市经济圈;“两廊”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三带”指沿边开放经济带、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六群”包括滇中城市群和滇东北、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等城镇群,整体布局将促进各地联动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他表示,“11236”空间布局是全省“一盘棋”合力奔小康的战略安排,是省委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将对云南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五同”理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是我省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据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马开能介绍,“十二五”期间,我省深入实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专项规划,以整村整乡整县整州推进和整族帮扶为平台,系统连片改善到乡到村到户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省民族自治地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未来5年,我省将继续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针对性和差别化政策,支持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省委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要围绕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新理念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全面小康,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不能只鼓起了钱袋子,而空了脑瓜子。”省文化厅厅长蔡春生围绕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介绍了我省未来5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着力于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实施“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和“云岭文化名家工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着力于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力争“十三五”末在全省基本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继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省将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加强市场监管等方式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同时,还将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