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医疗信息化建设 880万人建电子健康档案

23.07.2015  18:14

    市民到医院看病,医生只需在电脑上打开其电子健康档案,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就医状况等信息即一目了然。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本市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截至6月底,全市已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80万份,建档率达到71.7%。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面向个人提供服务、具有安全保密性能的终身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健康体检情况、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等。服务对象为辖区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其中以0到6岁儿童、孕产妇、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型精神疾病患者、享受民政部门困难救助的人员等为重点。

    今年以来,本市进一步扩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覆盖范围。在为社区居民建档时,社区医生还为其做慢性病检查筛查,如在筛查中发现有居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医生会下医嘱并进行早期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80万份;为73万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90万人,健康管理率达到46%;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29万人,健康管理率达到29.0%;社区管理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脑卒中患者和残疾人合计16万人。

    549人完成全科医生培训

    培养居民健康“守门人

    “大病到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康复治疗模式是解决市民看病难的有效途径,而被称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生在其中担当重要作用。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目前本市已完成10期全科医生再认证培训,共计549人。居民一旦有头疼脑热等症状,先到社区医院里找全科医生做初步诊断,确定疾病类型后,如若需要,再由掌握着丰富医疗信息资源的全科医生安排转诊治疗。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医疗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从去年12月起,市卫生计生委在全市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培训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分期开展全科医生岗位、再认证培训、社区护士岗位、再认证培训、B超专业技术人员及医养结合试点等多项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全科医生再认证培训10期,共计549人;社区护士再认证培训3期,共196人;全科医生岗位开班培训4期,共169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4期,共182人。

     443名专家下社区坐诊

    “家门口”享受专家诊疗

    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今年以来,本市实施“百名医师下社区”、“三级医院帮扶涉农区县二级医院”等对口支援活动,截至6月底,派出443名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涉农区县二级医院坐诊,让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

    今年,本市继续实施“高级医师百人团进社区卫生工程”,上半年共向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涉农区县二级医院派遣两批共443名医师,进行诊疗、带教、培训等多项医疗支援活动。同时,结合医养结合、医联体服务和糖尿病综合项目,重点向试点机构派遣内科、中医、内分泌等专业支援医师,进行定期巡回会诊,指导试点机构建立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有效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急慢分治分级诊疗

    年内建成10个医联体

    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本市探索“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联合体就诊模式取得进展,目前,医大总医院、中医一附院等均与社区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试运行效果显著。到今年底,本市将完成10个医疗服务联合体建设,逐步减少医联体内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的差异,基本形成医联体内部纵向双向转诊机制。

    今年,本市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试点,和平区政府分别与医大总医院、中医一附属医院签订了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河西区等区县积极筹备推进。目前,和平区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大总医院组建的医联体运行良好。年内,本市将完成10个医疗服务联合体建设,鼓励和推进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发挥作用,理顺优化医疗服务联合体内诊疗流程,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逐步形成符合本市实际情况的分级诊疗模式。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