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新格局正在形成

17.07.2019  09:52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围绕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昆明市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在提升金融影响力、完善现代金融系统、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扩大金融辐射力等方面狠下功夫。随着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的实施,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新格局正在形成。

各显神通

昆明金融业发力实体经济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获得了建行的龙花拍、云南天外天天然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借助于财园助企贷从农信社获得贷款、电缆企业从邮储银行获得了无还本续贷……一系列金融产品将源源不断的资金输送给企业,为企业带去了经营发展的动力和希望,也为昆明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实际上,在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路上,昆明市始终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驻昆金融机构不断发挥各自优势,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为项目找资金、为资金找出路,打通资金流通的“任督二脉”,探索金政企合作交流长效机制,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金融产品创新是方向,金融政策倾斜是态度。为全面推动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昆明市相继出台《昆明市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金融服务中心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昆明金产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昆明国际金融小镇建设实施方案》《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昆明国际金融小镇扶持奖励办法》《“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政策为昆明金融发展献计献策,优化市域金融环境。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让昆明市金融业结出了硕果。近年来,“三权三证”抵押贷款、“财园助企贷”企业融资试点工作等创新金融产品发挥功效,累计为企业发放贷款40.66亿元、6.74亿元。2018年,昆明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8.2亿元,占全省金融业增加值的35.84%,占全市GDP比重8.4%,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14.9%,比2014年新增136.2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9.75%。

引金入滇

昆明金融业稳步发展

作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支点,昆明市金融业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深层次、宽领域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目前,驻昆银行类金融机构共7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超过50%;辖区内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29家,占全省证券营业部总数超过50%;驻昆保险业金融机构40家,保险法人公司1家,保险分支机构39家;另外,还有期货公司2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88家,小额贷款公司39家。今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已增加至3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3家。

同时,为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顽疾,各驻昆银行金融机构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主动在体制上进行调整,共计设立了45个普惠金融事业部、47个普惠金融服务中心、73家小微特色支行,深入探索金政企合作交流长效机制,2018年共为在昆30多家金融机构、超90家小微企业牵线搭桥,力促金企深度合作。

行稳致远

昆明金融业进而有为

行稳致远,砥砺前行。昆明市金融业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上步伐坚定,推进扎实。

目前,恒生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大华银行、马来亚银行、泰京银行、安盛天平、开泰银行等9家外资金融机构相继入驻昆明,使得昆明市外资银行数量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三。与此同时,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中国银行沿边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建设银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浦发银行离岸业务创新中心等先后落地昆明,各在昆商业银行逐步形成跨境辐射合力,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银行中心集群特征初步显现。富滇银行和太平洋证券分别在老挝成立了中老银行、中老证券,中信保云南分公司在老挝承保首个非财政担保融资项目,这些都为驻昆金融机构走向南亚东南亚、走向全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当前,昆明市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排头兵,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到底,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踏上新征程。即将举行的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19国家金融与发展(昆明)峰会”,将为昆明经济金融发展碰撞出新的火花,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昆明金融的影响力、辐射力。(昆明日报 记者马苗  通讯员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