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昆明市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云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昆明这座隅居祖国西南边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名城,以其勃发的生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蓝图,激发了春城儿女追梦逐梦的奋斗激情,成为引领新时代昆明发展的最强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以示纪念。
一、 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70年昆明取得辉煌成就
70年来,一代代昆明人民满怀“敢教日月换新天”“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豪情壮志,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推动昆明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实现了经济社会从一穷二白到迈向繁荣兴盛的历史性跨越,谱写了一曲曲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篇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1952年),昆明城市规模偏小,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市政设施简陋,人民生活贫困,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城市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市域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26.7万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建立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昆明的发展步入正轨。1952年,全市总人口189.9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6亿元,农业总产值1.77亿元,工业总产值1.3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9.0∶34.2∶26.8,呈现“一二三”产业结构特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0.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亿元。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昆明市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顺利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长期恶性通货膨胀、市场混乱、物价飞涨的局面。195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较1952年增长60.1%、年均增长9.9%,经济实现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昆明由此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初期。
“二五计划”及三年调整时期(1958—1965年),面对经济中“左”的错误思想指导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步开展经济调整工作,通过1963—1965年三年时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度过困难时期、出现转机并逐步恢复。1965年,地区生产总值5.9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较1962年增长56.6%,年均增长16.1%。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昆明的发展经历了最为曲折的阶段。十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仅为1%。1976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45.7个百分点。整个经济倒退了10年,只维持在1966年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1978年至今),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昆明抢抓机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全市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显著成就,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
(一)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这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全面增强的70年。70年来,我们狠抓经济发展不放松,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总量大幅增长。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0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52年的6.6倍;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5206.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78年的82倍,年均增长11.6%,2010年、2016年、2018年分别突破了2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1978年全市人均GDP为415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52年的3.4倍;2018年达到76387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78年的52倍,年均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52年的0.0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78亿元,年均增长19.1%;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1979—2018年年均增长22.3%。财政实力持续增强。1978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6亿元,是1965年的3.42倍;2018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5.63亿元,是1978年的162.74倍。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52年的39.0∶34.2∶26.8调整为1978年的13.0∶60.9∶26.1,2018年调整为4.3∶39.1∶56.6,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演变。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先后形成6个国家级、14个省级工业集聚区,其中5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高新区、经开区跻身千亿园区行列,安宁工业园成为全省首个千亿级产能工业园区。非公经济从无到有。2018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5.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4.3%,培育了近50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官渡区、五华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安宁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昆明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重要的商贸和会展城市,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
(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70年。70年来,我们坚持扩大规模与完善功能并举,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的品质形象不断改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1978年昆明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是1952年7.8平方公里的2.8倍;2018年达到416平方公里,分别是1952年、1978年的53.3倍和18.9倍。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人口由1952年的189.95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685万人,增长了2.6倍。城市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29.5%提高到2018年的72.85%。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呈贡新城迅速崛起、晋宁撤县设区、中心城区加快更新改造,以及草海、巫家坝等重点片区加快开发,城市格局由“单中心”演进为“双核多组团”。荣获联合国第18届“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在“2018年世界春城”评选中排名全球第一,入围“中国美好生活指数十佳城市”。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推进乡镇联网路、进村和村内通硬化路工程建设,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达72%、通达率达99%。加快柴石滩水库灌区、罗泊河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五小水利”工程,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施农村新一轮电网改造,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实现4G等宽带网络在贫困村委会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和综合试点建设,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城区道路总长从1952年的198公里增加到2057.8公里,路网密度达到5.4公里/平方千米。京昆、沪昆、杭瑞、渝昆、汕昆、广昆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昆曼国际公路大通道全线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12公里,“环线+射线”的骨干公路网形成,全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城市轨道交通形成了“十”字状并加速成网,运营里程达到88.78公里。沪昆高铁、云桂铁路、昆玉铁路、铁路东南环线建成通车,通车里程达850公里,昆明步入高铁时代;泛亚铁路昆明段建成,昆蓉欧等货运班列稳定开行,形成了“八出省、五出境”的铁路大通道。昆明长水机场成为全球百强机场,已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78条,11条全货机航线连通国际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直飞全覆盖,201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709万人次。能源和通讯网络不断健全。中缅原油管道和石油炼化项目建成投产,约116万用户用上了中缅天然气,主城区全面进入天然气时代。国际通信枢纽和信息汇集中心建设全面提速,城区20M宽带互联网覆盖率超过80%,行政村宽带光纤覆盖率达到90%,4G网络基本覆盖,正加快迈入5G时代。
(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这是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发展动力活力得到全面激发的70年。70年来,我们坚持向开放要活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重大战略,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川滇黔十二市州等区域合作,昆明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前沿。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昆明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准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蔬菜类、花卉类),同世界203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57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我市投资兴业,在昆世界500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达到66家。2018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31.2亿美元,是1993年6.8亿美元的18.3倍;实际利用外资8.5亿美元,是1993年0.43亿美元的近20倍。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构建。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我国政府首次承办的国际性博览会。从1993年至2019年,连续成功举办26届昆交会和5届南博会,南博会、昆交会、农博会、旅交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入选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行业合作昆明会议、GMS经济走廊活动周、昆明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研讨会等高层次对话合作深入开展,亚洲财富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昆明。对外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朋友圈”遍布五大洲,缔结国际友城23对、友好交流城市18对,法国、德国等25个国家在昆设立签证中心。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7个国家在昆设立领事馆。恒生、汇丰、东亚、渣打、大华、马来亚、泰京、开泰、安盛天平等9家外资金融机构入驻昆明,外资银行数量在西部城市排名第三。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成立,昆明综合保税区、高新保税物流中心和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营。昆明机场口岸实现全天候通关,建立完善72小时过境免签入境管控系统,过境免签政策扩围至51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国际交流日趋频繁,昆明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环境保护治理得到全面加强的70年。70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调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遗余力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协同并进。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入推进以滇池治理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建立健全滇池、阳宗海、牛栏江和清水海、云龙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共建设污水处理厂20余个,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坚持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滇池全湖水质达到Ⅳ类,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以来最好水质;牛栏江昆明出境断面河口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阳宗海湖体水质保持Ⅲ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2018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为2013年执行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注重土壤环境保护。逐步建立土壤污染监控系统及信息平台,强化土壤污染物管控和修复,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置力度,启动全市土壤详查工作,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提升城乡环境质量。2018年建成区绿地率为38.7%,绿化覆盖率4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3平方米,是1965年3.3平方米的3.31倍;森林覆盖率达到49.57%,“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得到巩固。统筹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七改三清”环境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自来水供水设施、公厕覆盖率达到100%。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突破。石林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区)1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36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71个、国家级生态村(社区)2个、省级生态文明村(社区)24个。“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城市靓丽名片。
(五)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这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得到全面增强的70年。7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共建共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1952年职工年平均工资454元,1978年提高至686元。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988元和14895元,比1978年的435.86元和180.40元分别增长98.63倍和82.57倍。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居民消费从温饱型向享受型飞跃,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87.41亿元,是1978年7.20亿元的387.14倍,年均增长12.4%。茅草房、土坯房、砖瓦房成为历史,“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成为记忆,自驾游、出境游、康养游成为时尚。2012年以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都投向了民生领域,市、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小学校、村级活动场所等基本完成建设。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累计实现34.46万贫困人口脱贫,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6%,寻甸、禄劝、东川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先后顺利摘帽,解决了区域整体贫困问题。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长“三名”工程,先后引进清华附中等16所省外名校来昆合作或举办学校24所。2018年,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97.86%,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79%。卫生事业全面发展。2018年,全市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7%以上,拥有各级卫生机构4892家、床位6.36万张,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33所、养老总床位达到2.61万张,人均预期寿命由1952年的35岁提高到79.01岁。就业创业取得实效。2012—2018年全市共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09.68万个,城镇新增就业92.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3.3万人次,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2018年,各类保险登记参保人数达到593.3万人,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6.2%以上,以养老保险为主,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辅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52年的3.6平方米扩大到2018年的40余平方米,增长10余倍。
(六)民主法治深入推进——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全面构建的70年。70年来,我们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了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全面加强人大政协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进民族宗教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持续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法规体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构建立体化普法新格局。深化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昆明”创建活动,加快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在2018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综合满意率达91.62%。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安宁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果。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这是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优势,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建设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的70年。70年来,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社会主义教育、“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活动,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建设工作明显进步。扩大党的组织工作覆盖面。大力实施“三级联创”“云岭先锋”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在扩大民主、科学考核、干部能上能下等方面开展新探索。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大规模培训干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党委、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积极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昆明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 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70年昆明经验弥足珍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昆明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70年,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70年,是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70年。70年历程波澜壮阔,70年成就灿烂辉煌。可以说,昆明70年的生动实践可歌可泣,昆明70年的宝贵经验弥足珍贵。
(一)70年的实践昭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坚强的保证,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7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越是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越要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回望70年,我们正是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为昆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70年的实践昭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是必然选择,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在国家和全省发展大格局中谋划昆明的发展。7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是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迫切需要,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回望70年,我们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昆明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正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向前沿转变。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把昆明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国及国际化的大格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切实找准昆明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强化开放平台建设,拓宽交往渠道,密切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往,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三)70年的实践昭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7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唯有发展,才能有实力、有分量、有地位;唯有快发展,才能增强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唯有又好又快发展,才能解决好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回望70年,我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靠的是发展;全面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还是靠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继续在深化改革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提高昆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70年的实践昭示:解放思想是最重要的法宝,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活力。7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发展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改革开放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从普遍贫穷到奔向全面小康,从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回望70年,我们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成就了昆明美好的过去和现在,也必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勇于解放思想、勇于大胆变革、勇于创新创造,在深化改革中汇集资源、凝聚力量,在扩大开放中拓展空间、赢得优势,着力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发展体制机制,为昆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提供不竭动力。
(五)70年的实践昭示:科学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引导城市发展的指南针,必须找准城市发展坐标,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7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科学的城市发展定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望70年,我们着眼于全球竞争,在全省、全国、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转变角色、调整战略,城市定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也有力促进了昆明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委审时度势,着眼未来竞争、立足昆明实际,确立了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为昆明的发展明确了新坐标、指明了新方向。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认清所处的历史方位,坚持昆明的城市发展定位,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明确赶超的目标,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六)70年的实践昭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回望70年,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全体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趋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 时代召唤,新中国成立70年昆明开启新的征程
弹指一挥间,壮丽70年。辉煌成就已经彪炳史册,美好未来尚须奋勇开拓。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历史,昆明走过了不平凡的70年;站在历史的方位上展望未来,昆明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立足新起点,昆明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云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将新时代昆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经济体系,切实增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经济支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产业发展思路,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着力构建高端引领、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心无旁骛发展实体经济,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重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加快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切实增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载体支撑。按照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科学确定城市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构建“两核一极两区六廊”空间发展格局,全面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在环滇池地区合理控制用地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塑造从中心地区向山边水边逐渐跌落的“三山一水、两核一极,北高南低、北密南疏,西控东拓、生态间隔,两区六廊、山水相望”整体城市形态。加强城市空间管控,深入推进“两规融合”“多规合一”,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科学谋划昆明“成长坐标”。大力推进呈贡核心区、巫家坝、东风广场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不断优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强翠湖片区、“昆明老街”片区、南强历史街区整体联动,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群落和人文景观,留住昆明特有的“城市基因”。加快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建设,抓好“公交都市”创建和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加快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专项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
(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增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生态支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美丽昆明。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引进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的产业项目,拒绝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项目,从源头上把牢环保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抓好以滇池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昆明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地更净,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大力倡导简约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做好垃圾分类处置、废弃物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让“生态”变成一种文明生活方式。注重挖掘昆明的山水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涵。
(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增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动力支撑。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湄合作,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构建区域互动合作机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双向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场所、外文咨询等城市标识国际化,着力打造一批国际化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建立健全融入国际市场主流规则和管理的外商投资政策制度,切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大力推进城市外交、城市合作,优先缔结南亚东南亚友城,支持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昆设立领事馆、商务及金融机构,吸引更多功能性机构和高端资源集聚昆明。抓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服务保障和第七届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组织筹备工作,办好南博会、昆交会、农博会、旅交会等国际性会议,全力推动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昆明的国际影响力。
(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增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民生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路径与措施,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努力实现从减贫向防止返贫、稳定脱贫的根本转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继续推进名校、名师、名长“三名”工程,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联体、“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引进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和医学专业人才,持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继续实施“百企万岗”入昆计划,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以服务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把昆明打造成为创业就业的理想之地。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深化平安法治昆明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组织支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升市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八项工程”,积极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知事识人,建立庸者下能者上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多渠道发现、识别、举荐干部机制,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落实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防错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支持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努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积极开展民族宗教领域稳定形势研判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集中整治非法宗教活动,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服务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凝聚起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