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设"文学创作"专业 作家"大学造"?

03.11.2014  19:30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增一个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并聘请格非、严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学生导师。此前,北大、复旦等名校也曾开设写作专业,但高调喊出“培养作家”的,北师大还是独一家。

  “文学创作”专业培养模式有何特殊?作家,真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来制造吗?北师大的尝试,让这一争议多年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1+1”培养

   校内导师+作家导师,学术课程+写作训练

  今年9月,北师大“文学创作”专业,迎来了第一届的10名学生。

  他们中,有本科学文学的,也有一些来自计算机、法律、医学等专业;有的是直接保研,有的已经工作,却都一直坚持写作;他们聚到这里的共同目的,是圆一个作家梦。

  文学创作,是北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继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之后开设的第三个专业方向。它按照当代文学学术型硕士的标准招考和培养,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创作相关的课程。

  这个全新的专业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校内导师加一位作家导师。第一批作家导师共有6位,包括李敬泽、格非、严歌苓、李洱、欧阳江河与邱华栋,每位带1—2名学生。“学校事先了解了我们的创作兴趣,比如我更偏向于编剧,有人喜欢写诗,还有人喜欢科幻文学……然后根据兴趣把我们分配给合适的作家导师。”“文学创作”专业的班长郭茜对这种指导方式挺满意。

  据了解,他们的课业负担并不轻松。“学术型方向的研究生要上的课,我们都要上,此外还比他们多了两门课、6个学分。”郭茜介绍,多出的两门课,一门是文学创作理论,由知名作家轮流“现身说法”;另一门是文学写作实践,由校内老师主讲。

  “前半学期的写作实践课主要练习写小说。学生任选主题,每周写800字,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课后各自续写,下次课再讨论……”文学院教授张柠表示,如今每个学生都已经写了四五千字,他打算,在自己的最后一次课上,把《青年文学》杂志的主编请过来点评指导,并择优发表。

  第一学期的6门课中,只有两门与写作有关,而这个比例将会持续整个研究生阶段。“有2/3的课程都与当代文学专业一样。”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介绍。

  看似“本末倒置”的课程设置,引起一些学生的不理解。但在校方看来,这些学术性课程是必要的。一方面,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成长为作家,和学术型硕士上一样的课程,有助于他们将来就业;另一方面,这些课程能够加深学生的学养和底蕴,对于创作能力的培养也有帮助。

  “我们要培养的是作家,不是写手。而作家一定要有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不能是纯技术化的写作。”张清华认为,在从写手升级为作家的必要条件中,学术素养是很重要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