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高端人才昆明行"成功落幕 开启京昆共赢之路
4月16日上午,阳光灿烂,一架由北京飞往昆明的客机稳稳地降落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春城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来自千里之外的北京朝阳区的百余名院士、专家学者、商界精英,这也拉开了“北京·朝阳高端人才昆明行”活动的序幕,随后的5天时间里,他们南下石林,从“阿诗玛故乡”到万亩蓝莓基地,紧握跨区合作之手;北上禄劝,在磅礴乌蒙山脚下,传递来自首都的“好声音”;西进高新区,深入高新企业,抛来“橄榄枝”……
这是北京中复集团总裁邰武淳第二次来到昆明,和上次一样,他期待着通过考察调研,找到公司项目与昆明产业新的契合点,开启公司南下发展的新版图。事实上,和邰武淳一样,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昆明并不陌生,也不是第一次踏上彩云之南的土地,甚至有人亲切地称之为“第二故乡”。
从去年9月16日朝阳区与昆明市签订《友好市区协议书》以来,短短7个月时间里,双方互动频繁,互派互访、互学互促、互帮互助,硕果累累,而今,友谊之花再吐芬芳,交流合作全面升格,推开交流的窗,必将迎来共赢的风。
专家惊叹鲜花竟能打包卖
这是怎样的一趟“芬芳之旅”?
虽然考察团中不乏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但抵昆第一天下午,所有成员都克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举行了朝阳区高端人才座谈会。从这一细节上,我们不难感受朝阳的重视程度之高,用心程度之深。
从此次专家团成员名单可以看出,参会成员规格颇高、量级颇重。朝阳受邀者高度精练,优中取优,强中选强,百余名高端人才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环境保护、金融商务、朝阳区—高校发展合作联盟、知名猎头机构高管、对口扶贫相关领域企业家,特别甄选了2名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10名,北京市“海聚工程”和朝阳区“凤凰计划”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10—20名。
17日上午,考察团首站就来到昆明市规划展览馆、滇池治理展示厅、斗南花卉交易中心,在规划展览馆,考察团徜徉其中,总体规划、交通规划……一个个精致沙盘,展示了昆明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
外界看云南,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滇池,经过数十年的治理,滇池治理的目标越来越明确。站在滇池湿地的景观台上,天水一色尽收眼底。“滇池周边有多少块这样的湿地?”“这些湿地公共设施配套情况怎样?”……其间,不时有人询问。
对于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庄而言,昆明不仅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春城”,更是维系着她少女岁月的一座美丽城市。“清、新、亲”,赵永庄用三个字形容此次昆明行。因为赵永庄看见了一个更为清澈的滇池。“滇池的水清了,清风扑面,湿地公园里还开着各种小花,非常美丽,真的不愧春城这个称号。”
在斗南花卉交易市场,专家们被眼前一捆捆鲜花所俘虏。“来到了昆明,真的就来到了春天。做一个昆明人,幸福指数真的太高了。在北京买一枝玫瑰的钱,在这里可以买一捆。而且买好之后还可以直接打包发货到机场,斗南的物流业发达成这样也是我没想到的。”一位专家说。
“兵分八路”感受昆明的产业魅力
当天下午,成员们“兵分八路”,下工厂、进学校、上医院、入企业,对昆明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创意、信息技术、金融商务等领域进行了实地考察,感受昆明的产业魅力,积极推动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展对口业务联系和沟通。
在官渡古镇,考察团一行被云子制作过程中的滴子技术、乌铜走银的独特工艺深深吸引,纷纷举起相机拍照留念。
拍照忙、“听课”忙、提问忙……考察团的很多专家虽然不是第一次到昆明,但依然对昆明当前的发展充满好奇。他们纷纷表示,将把大西南实业的合作意愿带回北京,力求寻找到双方合作的契机。
与此同时,在禄劝,扶贫对口帮扶考察组花了整整一天,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和禄劝党委、政府一起协商今年脱贫的具体措施,为禄劝县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有些企业家还有备而来,带着项目、想法、资金来到昆明,一心助力昆明脱贫摘帽,也为自身发展谋求新契机。
“来昆明就是要做事的!”
考察中,专家、企业家们不仅有收获,更有想法和行动。
赵永庄来昆明的第二天就有一个决定——要在昆明尽快建设中国木偶剧院昆明分院,“如果有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今年国庆节前。”她说,合作可以通过几种模式:一种是昆明出剧院和团队,北京出品牌、内容、剧目和精品;还可以是中国木偶剧院单独投资,建设一个“木偶城堡”;也可以通过扩大投资规模的方式,在昆明建设一个可与上海迪斯尼公园齐名的儿童乐园。尽管想法还在酝酿,赵永庄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考察推动项目早日落地。
苗步林是北京中投视讯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CEO,目前致力于新媒体运营,他在18日举行的文化创意交流合作座谈会上承诺,他的公司将为昆明优秀的文化企业、项目、园区及政府提供免费入驻新媒体平台的机会,用新媒体助力昆明发展。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总经理侯伟也表示,此行来到昆明,就是希望能够做点事情,他准备整合音乐产业基地的资源,与昆明合作,打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节。
借优质“外脑”谋大发展
如何把这些感性认识“转换”为理性的思考?18日上午,朝阳高端人才在昆明掀“头脑风暴”,借北京优质“外脑”,谋春城更大发展。专家们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畅所欲言、倾囊相授,很多过去听都没听过,想都不敢想的新思路、好主意让与会人员手中的笔根本停不下来。
当天的“重头戏”莫过于下午举行的昆明市·朝阳区高端人才合作峰会。会上,双方签订4个合作协议,分别是:昆明市教育局、北京世青国际学校、呈贡区政府签订三方合作办学协议;昆明市科技局与朝阳区科委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昆明市—高校发展合作联盟与朝阳区—高校发展合作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昆明市人社局与知名人才顾问机构朝阳联盟签订人才引进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随后,多位全国知名专家从各自领域为“如何加强与朝阳人才合作,服务昆明发展”支招。 另外,“北京·朝阳高端人才昆明行”的教研专场报告会上,来自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主任、院长杨碧君向昆明市各县(市)区教育专家、教师分享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教研转型的经验和做法。
实现共赢的路才刚刚开始
近年来,守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不可复制的自然风光,昆明高原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何借着此次活动的“东风”,更上一层楼?活动最后一天的行程就是考察石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和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
当听到“十三五”期间,石林将完成长湖、大叠水改造提升项目、县域旅游配套建设项目,实施石林智慧旅游项目、全域旅游服务中心等建设时,考察团的专家们纷纷点赞。
“真正的旅游项目不应是单纯地欣赏一个地方的风光景色。”北京爱工场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杨镓轩说,石林的种种举措将吸引更多游客,留住更多游客,真正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用过午餐,考察团直奔台湾农民创业园。一路欣赏着蓝莓、黄梨、油桃、樱桃、车厘子等20余个种类的千余亩果园,大家对昆明特色农业赞不绝口!
“没有哪个人能单纯依靠农业发财致富!”中节能唯绿(北京)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志峰说,农业有两个特点,也是短板,没有精深加工,走不出500公里,所以要想方设法增加农业附加值,要引进像台创园这样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产品技术和销售渠道上做文章。
“北京·朝阳高端人才昆明行”之路已告一段落,但对于昆明和有志于与昆明交流合作的朝阳政府、企业、人才来说,加强合作实现共赢的路才刚刚开始。(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李思娴 记者马雪荣 李双双)
编辑:孙瑞婷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