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措施”加快祥云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

13.04.2015  10:42

      本报讯(通讯员 张绍明) 祥云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优质粮食、烤烟、蚕桑、蔬菜、畜牧、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在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建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立体开发、效益优先的原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形式,全县累计流转土地8.77万亩,其中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土地达4.7万亩,有6.2万个劳动力从土地中分流出来,实现农民增收2.7亿元,人均增收640元。建成蚕桑基地8.9万亩,蔬菜基地12.37万亩,林果基地3万亩。
      二是舞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在抓好特色种养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龙云、品位、银龙、大维、恒信等龙头企业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68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9户、州级龙头企业16户。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9.33亿元,增加农民收入3.5亿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
      三是抓服务,提升产业水平。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逐步规范的方法,建立和完善了一批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整合科技、信息、人才资源,链接了市场、企业和农户,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县财政每年筹集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补助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产业重点村建设等,建立县领导包点联系企业,农科人员驻村入企挂钩联系制度,为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
      四是兴科技,实现两个转变。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突出特色产业开发中的科技创新。整合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加大科技推广经费投入,开展重大课题攻关,在粮食生产、产业培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