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粘虫监测和防治
6月中旬以来,我市气温较高,出现局部大雨到暴雨天气,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长,当前移栽水稻已进入分蘖盛期,根据监测情况,预计今年我市粘虫呈中至偏重发生态势,当前正是防治关键时期,各县(区)植保部门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粘虫的监控力度。
一、监测情况
据寻甸监测点小草把诱蛾监测,5月19日挂草把,5月25日开始诱到卵块,较去年提前一天,6月17日后未诱到,诱集期内累计诱集卵块49块,共4879粒,平均96粒/块,最高299粒/块,比去年偏高较多,其中,诱集卵块数较去年增加40%,较历年平均减少5.8%,卵量较去年增加了108%,较历年平均增加了5.7%,平均卵粒数较去年增加了3%,较历年平均增加了15.7%。产卵高峰期为6月10-15日。
田间发生调查:至6月25日,水稻植株尚未见粘虫危害,玉米植株已有粘虫危害,发生面积0.63万亩。
二、发生预测
根据产卵监测情况,预计今年粘虫发生呈中至偏重发生态势,其中旱地发生偏重,卵孵盛期在6月20日左右。
三、 防治建议
1、水稻粘虫防治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防治粘虫的主要时期,于幼虫3龄前,当水稻田间每平方米虫量达到10-15头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50%杀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2000-3000倍、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5-7天。
2、玉米粘虫防治
(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堆沤作堆肥,杀死其产在枯叶上的卵。
(2)化学防治:务必掌握在幼虫3龄期以前,重点喷洒植株上部。防治药剂同水稻粘虫。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施药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为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不宜选用单一品种,应适当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