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落 经济平稳向好基本面未变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8月1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继续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其中,生产指数为52.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本月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受高温暴雨等天气影响,以及一些企业限产,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生产增长趋缓;二是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给相关行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三是制造业内外需求仍然偏弱。
值得肯定的是,在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政策作用下,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持续加快,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4.8%,连续三个月呈上升走势,持续处于扩张区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消费品相关制造业增长保持平稳。消费品相关制造业PMI为51.0%,继续位于临界点上方,也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的市场发展预期有所提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9%,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表示,7月份PMI指数虽然小幅下降,但仍在50%的荣枯线上,表明我国经济平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经济增长总体仍然趋稳。
同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数据显示,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回落。其中,大型企业PMI为50.6%,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连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大型企业总体运行平稳;中型企业PMI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小型企业PMI为46.9%,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收缩区间,表明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
为此,有专家建议,针对7月PMI指数表现的问题,应抓紧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提高政策效果。
7月中国非制造业PMI为53.9% 连续两个月上升
同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持续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非制造业运行总体稳中向好。
赵庆河称,从数据来看,我国非制造业运行稳中向好,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PMI连续回升,市场活动表现较为活跃,有利于经济平稳向好的积极因素继续释放。服务业连续回升,且具有普遍性。与生产相关的批发业活动上升,反映企业采购活动趋于活跃,制造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增强;与居民消费相关的邮政快递业、旅游业、航空、及道路运输业明显回升,反映居民消费需求明显趋旺。基础建设有关行业的订单指数回升明显,反映出投资需求趋于稳定, 有望在下半年形成对经济的拉动力。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活动整体有所波动,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有回落,淡季因素影响较大。
有分析人士表示,从上述两份PMI一降一升来看,我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未来经济增长总体仍然趋稳。
另悉,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编辑:谢海燕)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