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昆明市委关于制定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是昆明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昆明市委十届七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全面分析我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分析研判,牢牢把握“十三五”时期昆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昆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奋力攻坚克难,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进展,对内对外开放更加深入,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00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1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4元,昆明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昆明发展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年,我市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交错叠加的严峻挑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昆明作为“一带一路”前沿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门户的优势更加凸显。随着昆曼大通道全线贯通、泛亚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长水国际机场航空枢纽作用逐步显现,以及亚洲公路网、中缅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昆明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特别是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滇中新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昆明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发展性资源的吸引能力和聚集能力更加凸显。同时,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发展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强,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人才特别是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人才匮乏,科技创新水平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创新能力不足;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昆明加快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困难挑战,但优势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三)“十三五”时期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着力当龙头、促跨越、上水平、惠民生、奔小康,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市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在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与滇中新区的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全省最具活力的增长核心基本形成,昆明的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左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明显突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市形象品质全面提升,呈贡新区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滇中新区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中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以滇池为重点的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绿色低碳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层次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功能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提高。市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区域协同发展、统筹利用各级各类资源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
(五)“十三五”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提升服务型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重要作用,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开拓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使昆明成为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
——坚持开放发展。把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找准昆明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把昆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着力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好桥梁纽带、搭建合作平台,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提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带动力。
——坚持共享发展。把共享作为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导向、成果共享的利益导向、反映民意的问题导向,准确把握促发展与惠民生的结合点,着力解决好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构建更加完善更高品质的民生保障体系,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二、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着力推进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一手抓存量产业的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新资本和新人才的引进培育,加快形成发展新动力,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推进发展动力转换。 推动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动力模式。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变化,支持鼓励企业实施制度、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努力在服务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绿色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增加新供给和有效供给,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完善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实施农村商贸流通优化工程,提高城乡居民消费便利程度,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
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功能性产业投资,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不断加大交通、能源、供水、信息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
发挥净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鼓励支持优势企业优化外贸商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加强出口产品质量、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促进质量好、档次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推动出口由货物为主向货物、服务、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竞争优势由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培育对外经济贸易新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市场全面发展转变。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坚定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集群化的发展新路子,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思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发展实体经济,优先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教育培训、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配套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和高效联运。抓好沿边金融示范区改革,加快金融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围绕满足居民需求,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科学合理确定房地产建设规模、结构与方式,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协作机制,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推动石林、九乡、翠湖、民族村、红土地等景区景点改造提升,支持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阳宗海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提升品质、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产品向商务会展、国际旅游、康体运动、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并重转变。彰显“春城”独特魅力,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和高原湖滨生态城市的特色优势,把昆明建设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旅游文化交流中心。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含石化)、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等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认真落实《中国制造二○二五》,转换制造业发展领域、空间与动能,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以国家级开发(度假)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和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增长力强的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准”,鼓励民间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水利工程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群原则,持续推进园区清理整顿,着力培育园区主导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和现代产业基地。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产城融合、园城互动、协调发展。重点培育5个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以上园区,10个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以上园区。
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管理,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口粮生产和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苗木、山地牧业、烤烟、林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品牌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促进一产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入信息、金融、管理、科技等现代农业要素,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动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重点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创新。推进信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把呈贡信息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聚焦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加强创新主体建设。明确企业在技术投入、研究开发、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中心和主体地位,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种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使创新要素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聚集。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支持产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行业协会等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研生产联合体,联合攻关产业链关键技术。探索建立灵活的院企合作模式,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以专利共享、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依托重点优势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能力突出、商业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机构。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和技术领域有明显带动作用的企业和项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构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衔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整合利用相关重点(企业)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资源,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支持企业共建大学科技园和创新中心,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强化创新创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
(四)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环境服务发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和分配制度。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成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推动政府职能向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转变。加快推进“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物流成本等。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本营运平台,加强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构建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方式多样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三、拓展协调发展新空间,努力打造全省最具活力的核心增长极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协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促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突出强化省会城市功能,切实增强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一)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科学确定城市的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构建功能完备、高效联通、生态宜居的“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格局(“两核”即老城四区和呈贡新区;“一极”即滇中新区;“两区”即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生态涵养区;“六廊”即携手滇中城市协同推进6条出入昆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功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加协调。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老城四区要有序推进人口转移、功能疏解,加快工业企业搬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政治中心、文化交融功能,增强科技研发、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国际交流等服务功能。充分挖掘昆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元的宗教文化、独特的边疆异域文化等资源,保护好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古镇名村等历史文化遗迹,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街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把呈贡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优化生产生活布局,发展新型城市社区,提升科教研发、交通枢纽、信息服务等核心功能,强化四个托管区的产业聚集功能,有序承接老城四区人口和部分城市功能转移。
把滇中新区建设成为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围绕“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验区,改革创新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按照“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原则,协同推进滇中新区开发建设,提升新区综合承载能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产聚人、以产促城、产城融合、一体发展。
加快城市功能拓展区建设。强化安宁、晋宁、嵩明、富民、宜良、石林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园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聚集、人口聚集,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市域城镇发展格局。
加强城市生态涵养区建设。加大对东川、禄劝、寻甸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生态保障功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协同曲靖、玉溪、楚雄、红河,立足比较优势,按照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促进6条出入昆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携手打造协同发展的滇中城市群。
(二)完善城市运行功能。 坚持治理共赢发展,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切实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坚持规划引导发展,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以超前的理念、审美的眼光、统筹的方法,对城市的布局、功能、形态、色调等进行系统设计。统一修编城乡总体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产业功能布局规划、交通体系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划定城市天际线、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控制城市开发强度,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实现规划、产业、交通、环境、土地等要素统筹协调,构建城乡一体、配套衔接、“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加快立体空间规划,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强化规划执法,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加快推进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西南地区国际陆路交通枢纽中心、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集散中心、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内连外通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城市交通的科学化、智能化。完善水电路气、地下配套管网、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构建城乡生产生活供水保障体系。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和信息汇集中心,加快建设智慧昆明。规划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立现代化消防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网格化。坚持管理规范发展,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一致、责任明晰、科学高效”的市、区、街道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把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开展城市管理志愿活动。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推广大数据应用,形成数字化、智能化、全覆盖、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服务模式。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加强城市安全监管,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救灾救援队伍,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规划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形成城乡区域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确立支柱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提高县城的人口聚集能力,鼓励农业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发展的条件。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合理构筑市域城镇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次级中心城市,积极推动三级城镇建设,由点到面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和提升城镇功能,推进产城融合。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促进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聚集。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构建城乡一体的要素配置机制。推进劳动力、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要素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改革土地征收制度,调整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引导城镇建设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挖掘现有用地潜力。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规划科学形态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宜居宜业宜游的“三清四美三宜”美丽乡村。突出集中连片和示范带动效应,推动新农村示范村、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
(四)提升城市人文品质。 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彰显昆明历史文化深厚、民族文化绚丽、都市文化包容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文化强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各族群众,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注重保护历史文脉。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打造个性之城、特色之城。加强对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重要史迹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民间工艺、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民间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加快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聚集,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传播中心。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协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设计、旅游度假、会展博览、体育健身、观光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提高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工程,大力发展广播影视、数字创意、动漫网游、云媒体服务、文化电商等新型业态,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
增强文化影响力。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机制,围绕文学、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摄影等,鼓励创作更多具有边疆和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促进文化人才聚集。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均等化,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和科技馆“五馆”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农家书屋、村(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等文化惠民项目,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促进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四、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美丽昆明。
(一)全面推进以滇池为重点的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把滇池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滇池流域保护与开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专业治理、协调联动的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体系,力争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草海水质稳定达到Ⅴ类水标准。
把滇池治理和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各种技术手段,统筹抓好污水管网配套、入湖河道整治、湖滨生态系统建设等工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确保入湖河道水质稳步提升。全面推进滇池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实现草海还清。推进牛栏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优化水资源调配,构建滇池健康水循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滇池治理和保护,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滇池、共同治理滇池的生动局面。
加大阳宗海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面源污染治理、环湖截污等重点工作,确保湖体水质保持在III类水标准。持续推进云龙水库、松华坝水库、清水海、柴石滩、南盘江等的管理和保护,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总量,不断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让生产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低碳。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强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
推广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排放标准,严格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行低碳办公,促进低碳消费,推行环保标志认证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激励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坚持公交优先,倡导低碳出行,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构建低碳交通体系。
(三)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工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推动节能降耗。重点抓好钢铁、有色、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工作,大力推进建筑、交通、农业和农村等领域节能工作。加大节能工作源头控制力度,抑制高耗能建设项目过快发展。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倡导节约文化,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打造节约型社会。
(四)打造宜人宜居生态环境。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环境质量,争创国家生态城市。
巩固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抓好郊野森林公园、绿色廊道及面山绿化综合整治提升等绿化建设,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全面提高城乡绿地指标、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创建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提升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湖滨生态带等重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重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植被修复、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恢复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功能。
全面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重点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加强噪声控制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强化辐射安全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小区为单元,推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推进沿路沿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大对现有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确保达标排放。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目标以内。昆明主城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五)构建长效环境治理体系。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生态科技研究应用,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和考核制度,形成政府、企业、群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横向和流域性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污染排放约束、政府优先采购绿色环保产品机制,制定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
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加快建立覆盖全市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五、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区域辐射力竞争力影响力
把昆明的发展置于全国乃至国际化的大格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依托昆明口岸通关、贸易投资、产业聚集的优势,着力打造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
依托昆明—瑞丽、昆明—磨憨、昆明—河口、昆明—腾冲并延伸至境外的4条对外开放走廊,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水平。推进昆明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打造全国沿边开放示范区。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打造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规划建设一批外向型产业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南亚东南亚国家投资兴业,带动国内技术、设备、产品出口。
打造对外经贸合作平台和人文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南博会、昆交会、农博会、旅交会的办会水平和影响力。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发展壮大临空经济,打造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推动“昆蓉欧班列”高效运行,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加大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力度,积极开展与友城的高层互访、经贸往来、民间交流等活动。支持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昆明设立领事馆和商务办事机构。
(二)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 强化区域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取向,发挥昆明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中心城市优势,积极参与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建设,形成与其他地区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提升昆明开放中心城市功能。构筑国际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的连接国际国内的综合交通系统,提升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功能,配合推进沪昆高铁、云桂铁路、泛亚铁路的建设,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申报建设昆明铁路口岸,积极推进公路口岸建设,加强与内陆、沿海的通关协作,落实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提高通关、通行便利化水平。
推动产业协同合作、联动发展。按照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容量和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和集聚发展,建设特色资源深加工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以开发(度假)园区为载体,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
(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促进国际国内要素双向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川滇黔十二市州、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昆明—文山—广西北部湾—广东珠三角、昆明—昭通—成渝、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西藏昌都三条对内经济走廊建设,加强资本引进、渠道建设、市场对接,深度开展资本和产业合作。深化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合作发展。
主动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对口合作机制,推动与京津冀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加强资源、资金、人才、科技、信息、市场等要素共享,深化产业合作与市场对接,推进协调、配套、联动发展。积极引进京津冀地区大型企业来昆设立区域总部等功能性机构。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为重点,加强产业协作和项目对接,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支持开发(度假)园区与京津冀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大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交流合作力度。
(四)引领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坚持互促互进、互利共赢,充分发挥昆明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核心作用,促进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五城联动”发展,全面提升滇中城市经济圈整体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突出昆明作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推进“昆明服务+周边制造”,加强与滇中其他城市的产业协作,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层次递进、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推进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共同构筑互通共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打破行政分割、市场壁垒的束缚,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加强区域生态同保共育,提高经济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公共服务共建共营共享机制,共同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在教育、医疗、社保、科研、体育等方面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协同推动区域内社会管理一体化建设。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联的体制机制。
六、提升共享发展新水平,不断增强全市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全覆盖,让全市人民共建全面小康、共享幸福生活。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按照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落实领导责任的要求,以北部“两区两县”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整乡整村推进为重点,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以“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为重要举措(“两出”,即推动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包括深加工产品走出农村进入市场。“两进”,即以项目和企业为载体,着力引进有针对性的项目和适合的企业,引导资金资源和人才技术进入农村。“两对接”,即对接市场,畅通农村生产要素和市场的衔接渠道;对接公共服务,将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一提升”,即顺应农民意愿,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农村地区生产组织化程度),围绕减贫、摘帽、增收三大目标,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走出一条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市场主力、行业主抓、社会主动、群众主体、多方联动、齐抓共推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提高扶贫开发质量效益。全面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和项目,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扶贫攻坚宜居农房建设、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移民搬迁等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好扶贫开发政策设计,搭建农村和市场的桥梁,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各种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健全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参与扶贫。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健全贫困县区考核、约束、退出机制,落实贫困县区党政一把手扶贫开发主体责任。
(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工程,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推进民族地区立法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和世情、国情、省情、市情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观念深入人心,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促进教育内涵提升。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点内容,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优化教育布点布局,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施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免除学杂费。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前教育投入,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推进城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科学配置中小学教育资源。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融合。办好民族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建立教育扶贫基金,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通道,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
(四)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加强就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质量。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作用,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支持基于互联网等方式的各类创新,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健全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技术支撑、投融资保障等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强化环境营造,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五)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和社会结构。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六)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扩面,推进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全民医保政策体系,推进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加强医疗保险监管。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实施货币化保障方式,加强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
统筹救助体系,强化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七)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着力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鼓励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康复在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促进民营医疗机构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加强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患者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建设。
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制度,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落实“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改造老旧小区健身设施,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提升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等赛事品质。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进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和高原体育休闲之都建设。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大力提高计生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踏踏实实干事创业,在基层一线中干出实际业绩的优秀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加强党员培训教育,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先锋模范。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构建昆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权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政策,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合作共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协商。
加快推进依法治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健全行政复议审理机制,推进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工作。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完善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尊重司法规律,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强化对特殊群体的司法援助力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市人民法律素质和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全面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纪检监察政法信访部门解决群众诉求“四级联动”工作,构建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提高社会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水平。
深化平安昆明建设。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健全安全稳定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完善考核评价、督促检查、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和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基层政法综治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研判分析机制,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和机制,提高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
加强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管理,强化网络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技术创新,确保信息安全,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确保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结构满足发展需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推动人才结构调整,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一批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高科技创业团队。配套建设科研平台、实验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为高端人才提供相应的创新创业服务。推进人才培养工程,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法治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重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实用型人才。建立突出贡献创新人才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人才自主创新的评价、使用、激励制度。
(五)充分发挥各方作用。 积极支持驻昆部队建设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双拥模范城市,充分发挥驻昆部队在昆明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省会意识,积极履行服务好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央驻昆机构、服务好省委省政府及省级驻昆单位、服务好兄弟州市发展、服务好全市人民群众等“四个服务”职责,加强与中央驻昆机构、省级驻昆单位、兄弟州市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调动全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共同推进我市“十三五”发展的强大合力。
(六)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本建议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十三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分解细化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考核机制,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目标落到实处。
实现“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前景光明美好,任务繁重艰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凝心聚力、务实苦干,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编辑:孙瑞婷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