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诱人”的街头扫码,你扫了没?
在上海的街头、地铁站、商场,经常可以看到有年轻男女手举着手机或宣传单,请求陌生人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关注某一实体商家、网店的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其App客户端,涉及美食、外卖、洗衣、美容、打车、教育培训等各类日常生活领域。(3月24日澎湃新闻网)
如你所见,经常会有年轻男女在公众场所蹲点,请求来往的路人扫一扫他们手中的二维码。出于不相信或信息保密,有人会选择敬而远之或拒绝扫码;出于有礼貌或小利驱使,有人会选择勉强接受或欣然扫码。虽说前者在当今社会占据绝大多数,但后者在现实生活中依然随处可见。
许多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热衷于这种地面推广的扫码拉客模式。原因很简单,互联网时代,“低头一族”日益增多,为地推模式创造了契机。不止“简单粗暴”成本低廉,而且直面用户,沟通方便,更容易培养种子用户和忠实用户。基于“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产品用户量的诉求”与“互联网渠道入口、应用分发入口被巨头垄断”的双重语境,这种模式的发展自然会被寄予很高的期望。
地推扫码模式的盛行,缘于商家瞄准了“低头经济”的前景。地推业务员往往“驻扎”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街头、地铁站、商场、电影院等随处可见。在仅仅央求路人扫码“被冷落”之后,又抓住有些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摆放一堆小礼品,如纸巾、饮料、水果、笔记本、电影票、小饰品等,一见路人就“搭讪”。即便深谙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依然有人敌不过“蝇头小利”的诱惑。
对于许多只是“过客”却又扫了码的人而言,难免会衍生出一个让人心有余悸的想法,即扫码之后可能出现的信息安全风险和财产安全风险。这绝非危言耸听,有实实在在的调查数据佐证。
据《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近一年来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124元。因扫描二维码而发生银行账户被盗刷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当然,这些并非都是扫码“惹的祸”,但谁也不能将其排除在外。
鉴于此,扫码之后,稍有警惕心理的人会立马删掉下载的APP,以防私人信息泄露。因为在注册过程中,一般的人都会填写正确的信息,如姓名、电话、邮箱、身份证号等此类感觉没所谓却又很私密的信息,这些恰恰又与各种密码息息相关。公众并不知道二维码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陷阱”,譬如恶意网址、木马病毒、钓鱼网站,更不知道信息万一泄露可能酿成怎样的“恶果”,比如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等,谁也无法保证类似的风险不会出现。
诚然,也不能将所有的扫码活动“一棍子打死”。毕竟有些确实是企业的推广手段,也有一些是非法分子打着扫码送礼的招牌,干着窃取用户信息的不法勾当。二维码很难进行甄别,这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切勿轻易扫码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扫一扫很简单,“扫”出来的风险却是未知的,可千万别因小失大。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