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幸福一座城
金秋时节,“创文”结出累累硕果,文明的气息遍布全城,昆明焕发出新的风貌。
从点滴细节入手,从群众的诉求盼望入手,“创文”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改变,更多的是有温度的细节凸显。
老旧小区的墙面干净了,楼道灯亮了,治安好了,连邻里之间都更有爱了。“微改造”像一只有魔力的手,让杂乱的巷子变成了爱心驿站,废弃的长廊变成了空中健康步道。这些变化让居民连连称赞:“住了几十年的小区,从来没有像这样美好的感觉。”
“创文”一扫生态漏洞,多年污浊的臭水河海河抹去“污名”,滇池草海水质上半年达Ⅴ类,水体透明度75厘米,空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优良,老宝象河沿线开展入滇河道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
街头找卫生间曾经让很多人头疼不已,但如今的昆明街头,公厕随处可见,标识明显,极大地方便了昆明市民。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公厕3779座,其中,主城区已有2731座公厕,已全部实现免费对外开放。“公厕很干净,没有异味,而且外观特别漂亮。”市民张媛说。不仅如此,每个公厕都配备了第三卫生间,安装了婴儿护理台、婴儿安全座椅,让带孩子上公厕的父母不再烦心和尴尬。
市民杨勇现在经过路口时会主动减速甚至停车,还会招手让行人先过;外卖小哥杨侃骑电动自行车送餐时,不再为了赶时间而逆行或者占用机动车道;行人无所顾忌地过马路变成了排队等绿灯有序通过,车与人之间相互礼让成为昆明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文明新风迎面吹来。路上的垃圾少了,绿化带的花多了;路上车辆乱停乱放的少了;公交车上让座的市民多了;坑坑洼洼的路面少了,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多了;窗口办事速度快了,微笑也更多了……
居住在江岸小区的张万建从一开始对“创文”的不理解,到现在打心底里认同了——“‘创文’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们老百姓的事。”
时间倒回,今年3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在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上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不在于“得牌”,而是让老百姓受益;不是让城市“受奖”,而是让老百姓得实惠。数据显示,这场“创文”攻坚战真的做到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 市督导组督办整改957项工作,受理市民来电10771项;投入4600名交通引导员整治交通不文明陋习,共查处机动车交通违法143.07万余起,纠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85万余起;解决路不平、灯不明、水不通、车难停、脏乱差等民生事项9800余件,共修缮800余条道路路面、人行道,清理整治占道经营10万余起,拆除违法建筑4798宗,整治规范293个农贸市场,完成微改造108万平方米……
这座变得更文明、温暖的城市,背后更是所有居住在昆明的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76万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万次,累计服务时长2533.12万小时。从拾起一点垃圾到路口车与人的相互礼让,这场不断超越自我的“蝶变”,与其说是昆明市民因“创文”而改变,不如说是“创文”进一步激发了昆明市民对这座城市的珍惜和爱护。
65岁的志愿者浦玉玲现在每天都在公交站台做文明劝导员,她觉得文明已经成为她和身边人的一种习惯。她说:“‘创文’让我感觉到了幸福,我还会继续做文明的宣传员,希望文明的种子继续在昆明发芽开花,大家继续努力让昆明更美好。”(昆明日报 记者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