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日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昆明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我市将按照2018年夯实基层基础、2019年着力巩固提升、2020年全力攻坚冲刺的实施步骤,深入推进 “八大环境”建设,重点实施十五项提升工程,重点培育八个品牌创建项目,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同步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第六届文明城市
昆明将分“三步走”
2018—2020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也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按照《行动计划》,我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将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强化管理抓整治,完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载体功能。切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做到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城市道路、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卫生环境和社会秩序“六个不滑坡”;2019年着力巩固提升,坚持创建惠民谋福祉,凝聚全体市民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扎实做好巩固性工作。推进小区微改造、小区社会治理、城市景观形象、城市文明交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六个持续提升”;2020年全力攻坚冲刺,将坚持对标迎检见实效,塑造春城昆明文明进步的城市形象,对照最新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要求,努力做好冲刺性工作,确保昆明成功创建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深入推进“八大环境”建设
将重点实施十五项提升工程
《行动计划》要求,要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导向,深入推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八大环境”建设,重点实施十五项提升工程。
思想教育工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全党全社会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宣传教育,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价值引领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之德,使文明城市成为市民文明有礼、人际关系和谐、公共秩序井然、社会风尚良好的标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增强党性、涵养品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成为广大市民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勤劳节俭教育、孝敬教育、礼仪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城市文明。规范公益广告宣传,在全市各个领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打造提升一批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社区、主题学校。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发挥法律法规对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树立文明社会风尚、培育和谐人际关系的保障作用。
德润春城工程:加强典型选树宣传,大力倡导凡人善举,着力打造和挖掘推出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进一步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强化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嘉许激励机制。
市民修身工程:开展市民教育引导,针对不同市民群体的需求建立拓展各类市民修身实践点和实践基地,大力开展市民礼仪教育培训。开展整治陋习行动,出台《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集中整治出行、卫生、施工、居住陋习。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加强宣传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坚持日常治理和集中整治并举,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开展文明旅游行动,广泛传播文明旅游理念,倡导旅游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加强景区景点工作人员文明礼仪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行动,深入实施网德工程。开展勤俭节约行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文明细胞”工程:开展文明县城(城区)创建,推动创建工作从城市向县级市和县延伸。深化文明单位创建,重点推动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窗口行业创建工作,完善退出机制。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培育楼栋文化、庭院文化、家庭文化,打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突出抓好农村乡风民风、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建设。深化文明家庭创建,集中抓好新一轮“星级文明户”创建,深化“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创建。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市容提升工程:抓好城市规划建设,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强化城市精细管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突出市容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形象,抓好突出问题治理。开展集贸市场整治,加强对农贸市场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及实施硬件整治改造。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强化交通管理、建设智慧交通、改善通行条件、优化功能布局。
平安和谐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深入推进平安昆明建设,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开展火灾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和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加强食品药品知识宣传和安全监管。
依法治市工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普法规划执行力,打造法治文化平台,推动四类普法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新常态。健全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群组织建设,组织动员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建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不断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和工作环境。
诚信服务工程: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多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联动机制。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推介各领域各有关部门诚信建设先进典型,建立和完善打击假冒伪劣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规范文明诚信服务,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窗口等创建活动,健全完善窗口单位投诉处理机制。
行政增效工程:抓好行政审批,全面推进网上审批、集中审批、联合审批和并联审批,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和干部作风转变。深化政务公开,大力推进“阳光政务”工程。规范政务行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提升干部素养,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修养培育、反腐倡廉警示、综合知识学习。
文化繁荣工程: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书香昆明”建设,继续办好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等群众体育活动和赛事。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加强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阵地和设施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民族和谐文化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改善民族地区社会民生。
关爱保护工程: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清明祭英烈”等主题活动。加强德育阵地建设,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全面创建文明校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集中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扫黄打非工作,持续推进5大专项行动。实施关爱帮扶行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多种形式发展儿童福利事业。
绿水青山工程:建设花园城市,建设城市道路景观廊道,改造提升主题公园,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实施城市绿化提升、城市照明提升等工程。狠抓滇池治理,突出抓好污水管网配套、湖滨生态系统建设等工作,全面深化河长制,推进环滇池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弃物处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发展绿色公共交通。
乡风文明工程:开展城乡一体共建,进一步巩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形成以市带县、以县带乡、以乡带村的全域创建格局,让城乡居民共享文明创建成果。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抓好党员带头、群众自治两个关键环节,破除陈规陋习,反对封建迷信。大力培育乡贤文化,要充分利用乡贤文化推进依法治乡,建设美丽乡村。
科学创建工程:推动互联网+文明创建,建立文明城市创建动态管理系统,提升创建工作效能。开展常态模拟测评,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每季度对创建工作开展一次实地模拟测评。发动市民参与创建,广泛搭建市民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各类创建活动平台。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人大、政协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坚持群众监督评价制度,坚持媒体曝光制度,建立市民巡访团制度。
将重点培育
八个品牌创建项目
《行动计划》要求,要围绕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立足昆明独特的历史人文底蕴、生态资源优势、民族聚居风情、边疆省会城市等特点,实现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促文明、以文明促和谐,重点培育创建同心、文明同行、春城同梦——各民族同创文明城项目,保护母亲湖、共享昆明蓝——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温暖春城、志愿先行——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德润昆明、福报好人——市民修身项目,春天在城里、文明在心里——点赞昆明人项目,春城花都、好享昆明——文明旅游项目,健康之城、运动之都——全民健身项目,文化名城、香飘四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八个品牌创建项目。
此外,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作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一把手”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发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总指挥部统筹协调、9个分指挥部通力协作、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用,确保创建工作持续高效推进。把文明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