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创城”军令状 让文明之花在西山绽放

06.04.2017  10:02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见之于每一条街巷的清爽整洁、见之于市民矩步方行的日常点滴、见之于城乡环境的统筹协调、见之于不断优化的贴心服务……

        全国文明城市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珍贵的城市品牌,是走在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大道上的昆明一次颇具分量的“增值”。

        3月29日,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要求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营造良好环境。紧接着,位于城市核心区的西山,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各街道以及区级部门立下“军令状”:举全区之力,为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西山力量。

          全民总动员

        “文明积分”正能量

        文明创建靠大家,但如何让市民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之中,却是各地的创城工作中都会面临的问题。

        不久前,西山区主要领导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表示,要在西山区打造一个文明市民培育平台,探索建立全民文明积分制,开展“积累换点赞”“积分换荣誉”等活动,对市民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文明行为进行加分,对损害社会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扣分,旨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市民主人翁意识。全民“创城”总动员,文明积分正能量,西山区各个街道社区已经开展了有效的实践。

        3月30日,前卫街道办事处微公号发布的一条信息,引发了朋友圈的一小波“震动”。

        “快来前卫街道微信平台举报问题,领奖啦!”只要关注前卫街道微信公众号,进入之后点击右下角“微网格”,再点击“随手拍”,将遇到的问题拍照上传至公众号,并如实填写需要反映的问题以及发生地,就能按照举报问题的数量,到社区兑换相应的奖励。

        消息一经发布,不到一个小时阅读量就已经达到数百次,这在街道一级的微公号中非常难得。10条可换卫生纸、20条可领走洗手液、50条可以得到万达影城的一张电影票……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奖品,却大大调动了辖区居民的积极性。

        截至昨天下午5点,来自前卫街道的数据显示,短短6天内,上报条数就已达到390条,其中涉及环境卫生的有182条,反映占道经营148条,投诉乱停乱放23条,已经得到处理的多达292条,办结率达75%。“现在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根据平台上的举报,加派人手加大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效率。

        除了前卫街道,福海街道阳光社区的“文明积分制”已经初现雏形。“居民看到文明的行为,就可以拍照留存,自己所做到的文明,也可以自己记录下来,把照片发到社区邮箱,或者直接到居委会给工作人员,就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可以在指定的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西山区福海街道阳光社区党委书记徐丽说。

        “有的居民可能会认为创建文明城市与自己无关,离自己很远,但看了倡议书,大家就会明白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好一些随手的小细节,就是在为咱们昆明‘创城’做了贡献。”徐丽说,在阳光社区辖区内,还有多所学校,除了居民参与互动的文明“积分制”,还与学校互动,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共创文明宣扬正能量,共同维护辖区环境卫生,让孩子和家长也成为“创城”的积极参与者。

          创建为民

        项目助推文明升级

        记者近日从西山区了解到,2017年,全区民生支出(不含专项转移支付)年初预算安排共计256149万元,主要用于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微改造”“七改三清”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投入,确保最大限度促进和改善民生。

        2016年,西山区“微改造”工作从船房社区开始启动,50天创造的奇迹,改变的不仅仅是居民的生活环境,还有随着这一改变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头顶上密密麻麻的电线不见了,环境变好了,车也不乱停了,路上不拥堵了,房子也好出租了。”在这里居住了51年的李先生明显观察到,随着环境的改善,居民随便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有所减少。

        西山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上提出,今年西山区将有20个片区加入“微改造”队伍,计划在7月底前完成全部新增社区“微改造”工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硬件提升之外,软件也不落下。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细则和标准,西山区也制定了精细的《西山区创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并列出了详尽的测评内容和标准。文明创建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项指标,都可以找到责任人。

        西山区还以“九大抓手”促进“创城”工作。出台了《西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机制》《成立西山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督查组》《成立西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蹲点督导组》等文件,在西山区创建工作总指挥部下,分别成立了11个分指挥部和10个督查组,抓统筹,确保高位推进;抓常态,建立健全机制。

        以“文明积分制”的探索建立,抓素质提升,打造文明市民培育平台,建立“点线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长效机制。

        以街道为单位,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为成员,形成“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创城”综合执法联动机制,抓创新,探索成立综合执法队。

        出台了《西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办法》,旨在探索建立和完善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没有有效履行职责的问责途径和方法,抓执纪,建立问责机制。

        对10个工作督查组、5个蹲点督导组及11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分指挥部发现的共性、或个性问题,下达整改清单,提出整改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抓整改,下达整改问题清单。

        抓宣传,制作“创城”啄木鸟视频,曝光不文明行为,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和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借助“西山发布”等媒体,宣传相关内容,确保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

        3月31日,在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上,国家级文明单位昆明市国税局等全区153家各级文明单位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创城”工作,确保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发挥,抓示范,确保引领作用发挥。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最直观的途径。”西山区主要负责人在推进会上指出,持续推进“微改造”进程,将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西山区将按照“精品、精细、精致”的要求,全力实施好金碧广场、“春城花都”广福路迎宾大道、西山风景区等一批提升改造工程,对客运站、公交站台、景区酒店、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检查,提升西山形象、扮靓春城面貌。不断提升城市硬实力和城市软环境。让春城文明之花在西山绽放。 (记者姚丹苹 通讯员陆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