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平的“互联网+卖菜”梦
刘占平的“互联网+卖菜”梦
邢银田
邯郸市鸡泽县农民工刘占平是一个利用互联网卖菜的痴迷者,经五年苦拼试水,仅建网站、推广策划、购买配送车辆、租房、注册公司等几项数得上来的投入就有30万元之多。几年下来,打工及家里农田的全部收入贴了进去,还欠下朋友数万元,这也让他再次品尝到美好梦想与残酷现实碰撞出的苦涩。然而,刘占平却出乎意料执着地对笔者说,“我已经赚到了经验,看到了曙光,坚定了信念”。
刘占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选择了网络创业这条路?这些年又是怎样走过来的?他所说的曙光又是什么?他的路还能走多远?下面我们就走近刘占平,一起认识这位农村电商痴迷者。
肯学爱钻、为实现梦想不懈追求
今年49岁的刘占平,虽只有初中学历,但在《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发表过文章数百篇。刘占平不同时期的众多梦想,更让他生活的有滋有味,充满希望。
童年时期的刘占平酷爱少儿读物,上初中时,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功底,每篇作文都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朗读点评,就是这样一棵被老师公认的具有文学天赋的苗子,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辍学维持生计。之后的日子,收音机成了他最好的伴侣。收音机里连播的路遥小说《人生》让处于青春期的他开始思考农村,思考生活,酿造未来的梦。劳动之余,他经常到村小学与老师们学习交流。他抽空就到县城书店购买文学书籍,还从邮局订阅了《青年文学》、《小说月报》等文学报刊,也渐渐的萌生了他走向社会的第一个梦——作家梦。
为实现作家梦,他再次产生了想系统学习文学知识的念头,辍学三年重返学校已不现实,于是他就产生了第二个梦——入伍梦,认为部队是人生中最好的学校,可以锻炼和深造学习。1986年,他如愿的成为二炮部队的一名军人。在部队政治处周腾飞的影响下,他自学新闻知识,把所见所闻写了出来,说来也巧,他的处女作有幸在驻地报纸投中发表,之后一发不可收,所投稿件比开始练习打靶的命中率要高许多,他的文章被上司看中,直调团部从事新闻报道。团部把他送到驻地电台深造,三年中,他在军内外报刊竟然有百余篇大作发表,连年被部队评为优秀通讯员,还荣获基地征文一等奖。1988年,曾参加了《中国青年报》新闻培训班。1990年,刘占平脱下军装,头脑里装着在部队积攒的精神食粮及两麻袋书籍离开了军营,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新军寨村,从军寨到军营再回归军寨,他已经不是四年前的刘占平,他是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退伍老兵,新军寨的故土是他的扎根儿土,他决心回报乡亲,于是产生了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宏伟梦想。
新军寨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村、农业、农民就成了主战场,刘占平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优良新品种,开“植物医院”,聘请当地土专家会诊,为不正常的庄稼苗把脉诊断。周边农民有的前来咨询新品种,有的拿着病害苗子,还有的抓着虫子,一时间,向他咨询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忙的他不亦乐乎,他很快成了闻名十里八乡的既开方有抓药的农业技术员。
昙花一现,好景不长,当时农资市场混乱,一些假农资进入市场,而刘占平宁愿不卖也不进假农资,好多农民为图便宜选择了到其他商铺购买,他无奈地关掉了农资店铺,承包了农场。
刘占平把开“植物医院”学到的农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结合当地情况,他试验西瓜棉花间作高效种植新模式,获得成功。单种棉花亩纯收入在1000元左右,在棉花垄套种上西瓜,亩纯收入约3000元,每亩增值2000元,可谓是一亩顶三亩。农民看到这样好的种植模式,纷纷效仿种植。他手把手教农民如何打叉、压蔓、授粉等关键技术。两年多,周边七八个村农民在棉花地里套种西瓜的面积达到万亩之多,使广大农民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刘占平不但会种,还善于经营销售,每年西瓜上市期,他带头到曲周县牛屯蔬菜市场、永年县南大堡蔬菜市场上推介,吸引瓜贩来地里贩运,还通过电话联系客商,不但卖了自己的西瓜,还为乡亲们招来不少客户。
记得在2008年夏天,笔者在县城听街边卖瓜者说,他们村刘占平的西瓜在地头批发给瓜贩子4毛多一斤,而他们在城里零售才2毛多。作为一个科普工作者,觉得奇怪,特地跑了20多里到其瓜田采访,的确他种的瓜品种优、外观美、耐储运,皮薄、瓤红、沙甜可口。
刘占平说,也是因为笔者那次采访告诉他新闻稿可发电子邮件,不再用信封邮寄了,让他萌动了购买电脑的想法。他雷厉风行,说办就办,2008年冬闲期间,他真花了几千元装上了电脑,学会了上网。这期间笔者还到他家为其电脑装过系统,教他一些电脑相关知识。因为他曾有过新闻写作经历,上网后,写博客、泡论坛得心应手,很快就成了个电脑迷。用他自己的话说:“戒掉了麻将,拒绝了酒场,迷上了上网……”。
因他文笔好,执着发帖,遵守版规,不久就当上了新浪网新浪杂谈版主、凤凰网版主、中国网版主。为了是文章图文并茂,记录下所见所闻,他又花了近万元买了单反相机,曾被当地最知名的门户网站——“邯郸之窗”聘为全职策划总监。为详细感知家乡农村状况,2012年6月,他戴着草帽,只身一人,一头扎进邯郸农村,27天骑行邯郸十四个县,途径数百村庄,拍了大量图片,发了50多篇图文帖,中国网为他的帖子做了专辑。脸上晒了一层黑皮,下巴及两腮处挂满了茂盛的胡须,他照了照镜子嘿嘿一笑,起了个网名,名曰: “黑皮四卦”。你可以百度“黑皮四卦”,至少可以搜素到五万多条关于他的博客。
刘占平骑行百村的行动受到当地媒体关注。《邯郸晚报》、《燕赵都市报》、《河北日报》先后对其进行了采访报道。他的博客点击近百万,他的1000多篇图文帖论坛累计点击过亿,他创作的35万字长篇小说《挣扎红尘》在起点网签约上架。
从刘占平千篇网文中,可以窥见他勤奋学习、善于思索、热爱家乡、助人为乐、勇于拼搏,笑对生活,为梦想不懈追求的乐观人生。
甘蓝滞销,萌生互联网卖菜念头
2010年5月,刘占平送儿子上学,在回家的路上途经鸡泽县司马堡蔬菜市场,听见菜农诉苦,原来辛苦一季种的甘蓝菜贱到一毛钱一斤,就是这样的价格也很少有商贩拉菜。与菜农交流后,他拍了一组图片,回家后立即写了《邯郸东部万亩洋白菜将在地里烂成泥》,帖子发出后被推荐到论坛头条,并上了新浪网首页。晚上,他坐在电脑前与网友交流菜贱伤农问题,站内消息不断发来,两个小时有七八个新注册用户,向他咨询有意来鸡泽县采购甘蓝菜,更有跟帖出主意的,竟然有个长沙网友第二天一大早跑到蔬菜批发市场问价格……
这件事让刘占平得到启发,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蔬菜等农产品卖出去。他开始有意浏览琢磨涉农网站,凡是能搜到的农村网站,他就注册体验,几个月、一年过去了,他注册过账号的网站再登陆看看,就没人理,经琢磨他才明白,原来那些网站大多都是僵尸网站。这期间,省会有位律师从一位媒体博友哪儿得到他的电话,她跟老公驱车来到军寨村找到刘占平,商谈合作运营网站事宜,这时候,他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非常兴奋和惊讶的说:“原来个人还可以建网站呀!这太好了,我要建自己的网站”,听起来觉得好笑吧,城乡差距就这么遥远。
为了实现建网站卖农产品这个梦想,2011年刘占平想去一家涉及互联网业务的公司打工,因他在网上撰写博文稍有名气,经网友之间推荐介绍他辗转于网站、文化公司、网络公司,他不仅仅是为了挣一份工资,他是带着合作创建“咱村网”的目的去打工的。因为他游走在小公司里,仅上过初中,接触的也都是草根阶层,尽管编写的网文上过头条,策划的活动被省里采纳,但要建网站、玩转农村电商,谈何容易!三年多进出四家公司,合作未成。2013年8月,他下了决心辞工回到家乡,自己请技术把网站建了起来。
2013年春天,鸡泽县甘蓝菜再次贱得无人问津,他发的微博,被当地媒体关注广泛转载,邯郸美食林超市得知这一消息,到鸡泽县菜农地里采购了数万斤甘蓝菜。他在涉农网上发的西瓜信息,引来多个外地瓜贩子来地头采购,仅经他个人就成交了十几单。他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与他聊起互联网怎么加上农业,他眉飞色舞,激情四溢,梦想多多,完全置身于互联网中。笔者想:当年火星人马云创业是不是也这样状态呢?
刘占平深有体会的说:“互联网是个很实用的媒介,学生用它学习,商人用它卖货,农民用它干农业……互联网是一个承载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个超越了原来已存在的所有的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个人人可参与的图文声像传播媒介。无地域之分的交互性让信息传递在不断裂变,瞬间爆发,就像蒲公英种子遇到了东南西北风……移动互联网更加速了信息传播的便利”。
“邢老师,您别笑俺,一个不懂网络技术的农民工,还要创建网站?要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俺不会造手机,但俺会玩手机,这你信吧!”不关你信不信,笔者确实信了,刘占平真的是一个网络销售农产品的痴迷者。
尝试网卖,通过大数据搭供销桥
刘占平现在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咱村网”的站长,刘站长说:“咱村网不是一个单纯卖蔬菜、水果的网站,蔬菜水果只是咱村网通过‘互联网+’切入市场的第一步计划。咱村网会通过线下自建在蔬菜基地的分拣中心来影响带动更多农民参与进来,会把各个村里的小超市链接起来,怎样把农资配送给农民,怎样服务外出务工农民的耕地……咱村网不仅是一个链接城乡的商品购买平台,在‘互联网+’这个链条上,不仅做农产品配送,还要推广农产品安全种植。比如大蒜种植区,因为重茬连作,大蒜病虫害严重,要想获得高产,种出品相好的大蒜、蒜苔,蒜农还在偷偷地寻找禁止施用的剧毒农药3911,这不碍农民觉悟低,主要是目前市场上没有替代3911的新型低毒高效农药。比如西瓜种植区,因重茬问题,瓜农不得不采用嫁接技术,嫁接的西瓜口感不好。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互联网+农业,打造一个生态链,通过网络大数据,进行合理轮作,让农产品实现按需种植……”
2014年4月“咱村网”上线,刘占平和他的两个合伙人,在邯郸市广安小区通过地推,到5月22日配送出第一个网上订单。在小区居民怀疑的眼光中,他们扛着西红柿箱子,让市民品尝,讲解网购蔬菜的优点,到8月仅在广安小区推广到200多用户,每天收到50多订单,有40多用户隔三五天一个订单,实现了线上互动交流预定、线下配送提货的初步设想,这个月赚了6000元,每个人分了2000元工资。刘占平跟他的合伙人成为邯郸网上卖菜第一拨人。要想获得更多利润,就需要获得更多订单,必须扩大食材品类,蔬菜可直接从菜农地里采摘,其他食材如木耳、调味品等因销量少,无法从商家采购,批量采购资金投入极大,更需要库房等设施配套。投入20多万元,折腾了半年多,辛苦不必说,一个人只赚到微不足道的2000元工资,两个不了解互联网模式的合伙人泄气了。
刘占平却从这2000元里看见了曙光,广安小区小试牛刀试验跟他预想的基本一致,若找到资金找到懂互联网有志于互联网的合伙人,挨着广安小区,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推广,发展规模,暴利不可能,但做到微利运营,逐渐按照预想拓展市场,向着社区支持农业方向发展,大有前途。随着手机用户增长,“咱村网”开通了微信服务号。刘占平到另一个小区推广试验,他搬着两筐菜,加微信送颗菜,利用上午下午下班时间,两天获得103个微信粉丝,产生了7个订单。刘占平觉得网上卖菜,用户不是问题,因为刚开始销量小,货源配送是最大的问题,越过这道坎,就会爆发式增长。
战略战术,“互联网+”农村包围城市
市内小区配送得出数据后暂停,刘占平再次开始游说找资金,终于找到十几万,开始试验农村小超市配送。在这几年市场调查中,刘占平发现农村卖菜的小超市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到市场上批发蔬菜,特别辛苦,去的晚了,总有需要的蔬菜抢不到手,曾经有多个菜贩子盲目拉着菜到村里转着配送,都失败了。互联网的特性是先获得订单信息,按需求采购、分发配送,正好解决这个问题。
2014年12月底,“咱村网”购买了厢式货车等配送设备,雇佣了司机等五名员工,规划好配送路线,开始试验。因为刘占平本身就是农民,多年来常给农民打交道,在村里推广比在市里顺利的多,他4天说服教会20多家店主,网上订单从开始的每天几百元,不到俩月,这20家店日订单达到了七八千元,从最初的30种蔬菜水果,商品扩展到100多种,像市区居民一样,小超市需要的商品越来越多,他不敢再继续推广,用户增长多,需求的商品多、量大,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跟预想的一样,小区用户的订单配送容易了,因为分拣中心蔬菜源源不断,先通过农村小超市把量做上去,像粮油米面木耳等食材直接对生产者采购储备,因此资金投入还是最大的问题。
农村小超市配送,五个人一辆车浪费了资源,根据58天试验,可扩张到20人左右,每天配送200家小超市,每家小超市每日300元左右,月配送达到200万元,毛利可达到15万元,人均月工资3000元,工资6万,场地租赁费车耗等约4万元,月盈利约5万元;仅邯郸市辖5000多村,以邯郸市为中心,北至邢台、石家庄,东至聊城,南至河南等10多个市,仅农村小超市就达到100多亿规模。农村小超市配送扩张,方便了市内配送……
这一年多互联网+农业试运营,“咱村网”虽没赚到钱,但得到了数据,赚到了经验……更重要的是“咱村网”模式解决了农村小超市每天到市场采购生鲜的痛点。虽然他是农民工身份,他的思维和行动加上了互联网,推行诚信,以“让买家跟卖家成为朋友”的运营理念,为实现“让农产品实现按需种植”的梦想,如能坚持这么做下去,“咱村网”也许会成为BAT之后的一个另类互联网+农业巨大平台。
暖风频吹,坚定互联网+农业信念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6月13日,刘占平在《人民网》再次看到《李克强部署用务实之策呵护农民工的创业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政策,增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会议指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
6月中旬,刘占平带着咱村网创业项目计划书走进了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跟多个创业者交流学习后,更坚定了他的创业信念。
近日,刘占平和他伙伴们的创业项目,受到邯郸市政府关注,公司入驻进河北网商园,解决了他创业路上的一个大难题。河北网商园是邯郸市丛台区政府扶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之一,入驻园区企业可享受三年免缴房租等优惠政策。一项项新政颁发,鼓舞着一位农民工要在他热爱的农村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刘占平说:“通过这几年摸爬滚打,确实感觉有点累,本想休整一年歇歇脚,没曾想到,竟然赶上了2015年‘互联网+’的创业热潮,暖风频吹,春暖花开,我对‘对互联网+’已初步入门,并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加上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对互联网的认知,让我看到了曙光,更坚定了创业成功信念。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等来了,我赶上了,鼓点儿一敲我就会蹦蹦跳跳,军人听到冲锋号角定会拼命向前跑……互联网+,我后半生会把您利用好!”
生活是条难走的路,高低不平,坎坎坷坷。刘占平的两脚是正的,他的大脑可以指挥两条腿协调平衡,刘占平不但可以站着平稳,更会为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行,但愿这位年近半百的退伍老兵能登上互联网+农业的顶峰。
(图片见附件)
通联:河北省鸡泽县科学技术协会 邢银田
电话:13930078756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20254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