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改革已出初稿 如何应对专车和拼车搅局

22.05.2015  17:44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传统的公共出行方式无外乎公交、地铁和出租车。但是,当各类用车平台纷纷涌入市场,并向着提供包括拼车、专车以及租车在内的综合用车服务平台发展时,传统出租车行业就被推到了“不改不行”的境地,专家表示全国出租车改革方案或从数量管控和价格管控两方面入手,同时,还应规范“专车”、“拼车”服务,发展合规合法、能与传统出租车均衡互补发展的用车服务,以此来满足差异化用车需求。

    出租车酝酿改革

    或从价格与数量管控“双管齐下

    长期以来,我国对出租车行业实行特许经营权制度、数量管控和价格管控制度,但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供求矛盾在一、二线城市越来越突出,“服务差”、“打车难”等问题屡屡遭到消费者诟病。

    一位就职于北京某家民营企业的郭先生就向记者表示,下午五、六点钟最难打车,路过的出租车要么已经载客,要么怕堵不停车,有时,即使打到车也可能因为司机觉得目的地离交班地点太远而“拒载”。

    其实,北京市民遭遇的出租车拒载现象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屡见不鲜。近日就有媒体报道,桂林市出租车拒载、议价等现象较严重,让消费者饱受困扰。

    有观点将出租车行业的诸多问题归咎于“特许经营制度”,对此,交通专家徐康明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这种说法忽视了出租车特许经营最大既得利益者是乘客的问题,价格管控抵御了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乘客仍然能用得起出租车;从业人员的额外付出及数量管控,确保了他们可以以此为职业来养家糊口。

    5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今年将出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事实上,包括义乌、湖北等多地已经开始试点出租车行业改革,全国范围内的出租车行业改革已“箭在弦上”。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认为,国家层面出台的指导意见或许将从数量管控来入手,改革方向应该引入市场力量,政府对于打车软件的管理不应是禁止,而是适当的进行引导和规范。

    徐康明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出租车行业改革应同时调整价格管控和数量管控机制,建立动态数量管控机制有助于缓解高峰期的“打车难”,司机和乘客都是受益者;而价格动态管控机制,可以有助合理调节份子钱和计价费用,保证基础从业者的收入,调动其积极性。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