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力争每一贫困户都有支柱产业

26.08.2016  09:33

 
  凤庆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狠抓产业发展,力争让每一户贫困户都有支柱产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围绕把产业发展起来这一目标,该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多村多品”产业推进行动,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发展“短平快”增收致富产业。着力提升核桃、茶叶、甘蔗、蚕桑等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发展烤烟、畜牧等短平快增收致富产业,每年向每户贫困户发放10棵以上的高价值经济林木,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项目,贫困人口均有增收产业基地。

  “通过考察,主要引进豌豆、魔芋,还有一部分蔬菜、水果这些短平快产业。”凤庆县腰街乡复兴村党总支书记朱雁红对笔者说。远离县城的腰街乡群众,多年来一直守着水稻、玉米等低产传统产业进行种植,思想比较闭塞的他们满足于自给自足,能解决温饱就行的思想是他们走上致富路的阻碍。随着脱贫工作的启动,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村“两委”成员走出大山,到外界学习考察,引进适宜气候、产量高、收益好的产业,让群众摆脱贫困。

  看到先发展“短平快”产业的村民,在收入上增加了,生活好过了,房子也建起来,村民一家跟随一家,打算朝着新产业发展。“现在政策好,魔芋和豌豆价格又好,产量又高,我们今年还打算种。”复兴村村民胡汉菊对笔者说道。

  有发展的思想,没有启动的资金,也是制约群众脱贫的因素。该县作为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的试点,选取9个比较贫困的村子,把200万元的互助资金下拨到村委会,以成立理事会的方式把资金滚动起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上如果资金短缺,可以向村“两委”成立的理事会申请借款,经过理事会审核考查符合条件后,给予5000元至1万元的借款,1年后归还,借款信用度高的农户还可继续申请借款。通过这样的运作模式,凤山镇水箐村贫困户普国军发展起了养殖业。

  同时,该县还将推进旅游扶贫试点,大力支持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开发民族特色美食、生态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旅游产品,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构建“互联网扶贫网络”,建立贫困村电商服务体系,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开展电商扶贫。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园、优质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每年扶持1个以上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的龙头企业,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产业合作组织和1个资金互助组织,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加入1个合作组织。通过全方位、多模式的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临沧日报(许灵锋 禹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