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农村无职党员轮流值班服务群众
本报讯(记者 施贵兴 通讯员 鲁才旺 杞鸿) 近期,我州大力推行农村无职党员到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轮流值班服务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统筹安排值班。实行弹性值班制度,值班时间与当地群众作息时间、办事习惯、活动规律有机衔接,避免出现群众办事找不到人、党员值班无群众办事的情况。每天安排1至2名党员值班,居住地离村组党支部活动场所较远的党员适当减免值班时间,外出务工流动党员采取补值等方式调整值班时间,年老体弱的“双免”党员和身体不适的党员不参与值班,积极鼓励入党积极分子、不是党员的村民小组长和群众骨干分子参与值班。
明确职责任务。科学合理划定值班期间工作职责,让值班无职党员有事可做。一是守好阵地,负责活动场所安全保卫、防火防盗、按时开关、保持清洁等工作,并引导群众到活动场所开展学习教育、文体娱乐、老年活动。二是处理事务,负责处理好党支部日常事务,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文件资料规范归档等工作,承担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委托的工作,积极协助村“两委”宣传党的方针和国家惠农政策,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三是收集民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解答的当场解答,解答不了的收集以后汇总上报。四是代办民事,开展便民服务事项,收集群众待办事项,按村民办理事项的“轻重缓急”,定期不定期由值班党员统一到村委会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办理,并将办理结果交给村民。
成效初步显现。通过开展无职党员到村组党支部活动场所轮流值班服务群众工作,全州5910个村组党支部、10万名农村无职党员有了服务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使活动场所真正发挥了作用;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进一步团结了群众、凝聚了民心;让党员在服务中得到认可和肯定,提升了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