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昆明高原特色农业
昆明享有春城美誉,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自2010年以来,昆明共计投入农技推广项目资金3774.8万元,全面开展云菜、云花、云果等云系列新品种的种植推广。6年来,全市建成试验示范基地50个,示范村100个。石林台创园、嵩明农业园区声名远播,一丘田、晨农、一条龙等都市农庄更是备受市民青睐。农技推广不仅成就各种特色农业产品,促农增收,还助力特色园区打造,使昆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农技推广机构覆盖城乡
现代农业伴随着农业科技化、旅游大众化而形成产业化,这种农旅融合复合型产业的发展,又推动农业向产业化转型示范、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生活、农村向美丽乡村转变升级、旅游向综合感受型“二次创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昆明以实现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全市农技推广体系在体系建设、科研推广、服务‘三农’等方面取得好成绩。”昆明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昆明已基本形成一个以市级农技推广单位为龙头、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所为基础、各种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为纽带、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为使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昆明建成了一个占地135亩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依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开展粮食、蔬菜、花卉、水果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自2013年建成以来,先后开展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638个,种植各类育种材料496份,通过栽培展示,推广种植选育并经品种鉴定的辣椒品种昆椒3号、4号、5号、6号3万亩,昆茄1号、2号约20万亩。推荐种植辣椒优良品种13个、茄子品种18个、番茄品种7个、荷兰豆品种5个、白菜品种12个、秋葵品种2个。推广种植的新品种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昆明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水平
随着昆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加强,调动基层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自行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参训人员开阔视野,提升农技推广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涌现出一批推广新能人。”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如禄劝县农机推广总站张文举等农技人员,组织科技人员研发了带刀片的旋耕机,其产品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并获得了发明专利。这样的推广能人在昆明市不同农技推广领域均不断涌现。同时,因农技推广成绩突出,昆明市有4名农技推广人员荣获“春城人才奖”,1名荣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表彰,2名荣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奖励,8人荣获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表彰,2名被命名为昆明市科技领军人才,村级有26人荣获“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表彰。
“十二五”以来,昆明每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3000户以上,带动周围农户60000户以上。通过示范户传、帮、带,一大批示范户发展成为种养大户,出现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的新景象。如呈贡县每年有3500余户,8100多人到周边市县租地种菜7.5万亩,年产值10亿左右,其中斗南街道办事处梅子村的李聪到陆良县租地种菜1000多亩,年纯收入达600多万元。
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为昆明探索出一条增收新路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持续增产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据统计,2014年、2015年全市示范推广主推品种165个,主推技术186项,示范推广面积82万亩,示范户增产粮食8.98万吨,畜禽鱼增产6840多吨,示范户新增产值1.7亿元。示范户人均纯收入10600元,比其他农户多增收5%,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推动全市构建了“示范园区(基地)+农技人员+示范户+带动户”的推广模式,稳定农业科技示范队伍,提升农业科技的示范水平,扩大农业科技示范的覆盖面,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
如今,昆明还选派优秀农业科技人员到国外开展短期业务技能培训,现已累计选派17名农技推广人员到美国、澳大利亚开展技能培训。今年内还将选派1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荷兰开展花卉推广技能培训。分层级选拔农技推广人员到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开展素质提升和业务技能培训,对村级农技推广人员开展集中轮训,全面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服务水平。
科技撑起园区“半边天”
强化科技研发支撑,开发优质示范产品。如今,不断发展的科技已经成为农业园区重要的支撑。通过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昆明集成多项农业新技术,促进昆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如石林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创全省1900米高海拔地区每亩1088.78千克的最高纪录,青储玉米亩产达到7吨。“人生果漂浮育苗技术”属全国首创,经济效益,生态、社会效益明显。今年来昆明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实施各项农业项目有机结合,“昆花”、“昆菜”、“昆果”等产业得到有效提升,山地牧业、中草药种植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正如禄劝县两年以来共种植草乌、铁皮石斛、重楼等中草药8万余亩,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9年6月16日,在原本是一片贫瘠、缺乏资源优势的土地上,台创园正式启动建设,6年多时间基本搭建起国家级农业园区,园区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亮点。先后获得农业部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科协“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农业科技助力园区发展,台创园成为全省农业园区排头兵,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
目前,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云南农科院等的校园校企合作已经全面铺开,充分发挥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依托产业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校企合作。园区重点抓好高新技术孵化、育苗组培研发,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做优微藻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产业、犀牛为代表的珍稀动物养殖及鲜切花新品种研发生产、蓝莓组培种植、“三七”立体栽培等具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示范产品,做大十里香茶、有机葡萄等特色水果、新天台湾咖啡等风味食品、羊奶黑桃乳饮料等名特优产品,开发推广石林马肉、乳腐、乳饼、骨头参包装系列商品,把贴着石林台创园标签的产品卖到全国、销往世界。记者 杨雪煌(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