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农业科技培训班暨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在昆明成功举办

07.10.2014  19:19

2014年8月11-25日,由云南省科技厅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南亚农业科技培训班在昆明成功举办。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并成立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

2014年8月11日,来自孟加拉农业研究理事会(即孟加拉国农业科学院)、伊朗种子和植物改良研究所、尼泊尔农业研究理事会、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斯里兰卡农业部农业司农业科研部门的16名代表,以及主承办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代表30余人参加了南亚农业科技培训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范源洪主持;省科技厅赵志武副厅长致辞,介绍了云南省省情及与南亚各国合作取得的成绩;省农业科学院王海燕副院长致欢迎词,并介绍了省农业科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取得的进展,对省农业科学院与南亚各国未来的农业科技合作提出了期望。开班仪式后,各与会国代表分别作了国别报告,主要介绍了各国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情况,并提出与中国进一步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初步设想。

此次培训主要就陆稻、野生稻、杂交玉米、麦类、植保、茶叶、花卉、油菜等专业领域深入开展了培训和专题讨论。包括野生稻和传统陆稻的抗旱、适应陆生等有利基因的发掘利用及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杂交小麦的抗旱、抗锈、耐热、提高产量、改进改良;杂交玉米育种技术;水稻稻飞虱、稻瘟病、杂草和小麦锈病的研究与防控技术;农业病虫草害的持续防控技术;花卉产业、茶叶加工技术、油菜育种与栽培等内容。

培训期间,各国代表参观考察了晨农集团总部、斗南国际花卉交易中心、文山州砚山县农业示范基地、云烟印象烟庄石林园和石林锦苑花卉产业园基地,由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及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和甘蔗研究所。

8月21日,“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成功召开。参加培训班的五国代表,以及国内相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1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云南省科技厅赵志武副厅长,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文均调研员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会上中国、孟加拉、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五国代表共同签署了《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联合宣言(昆明宣言)》,宣布成立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并讨论确定了合作组章程和2014-2015年度工作计划。合作组旨在通过跨境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以促进技术创新、转化利用,达到支撑粮食安全、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并引领中国-南亚地区农业发展未来的目的。

此次为期15天培训班及研讨会,开展了稻作、麦类、玉米、油菜、花卉、茶叶、甘蔗等领域的培训及专题研讨,举办了针对南亚农业合作的中国农业发展论坛和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建立了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工作组,组织了多地多点多面的实地考察参观项目。各与会代表全面参观了解了我省从乡村级到县市级的农业企业、科研机构、试验示范基地,还与省内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约60多家单位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进行了高质量的研讨与交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签署了多边联合宣言和多个双边、多边合作协议,成立了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建立了正式平台与长效机制,开启了中国与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

云南省科技厅赵志武副厅长出席南亚农业科技培训班开班仪式

各国代表参观砚山县平远镇大新回龙玉米种植示范区

   

各国代表参观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甘蔗种质资源库

中国-南亚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研讨会与会人员 

 

中国-南亚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研讨会开幕式

全体与会国代表签署中国-南亚农业科技合作组联合宣言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