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给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关键在产业,支撑在科技,希望在创新。长期以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发挥全省农业科技排头兵作用,在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中献智献力——
创新驱动。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高效栽培技术等诸多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让云花、云蔗、云油、云茶、云菜、云果、云咖、云药、云菌、云桑等农业“云”品牌声名更响。支撑产业。近年来年均科技成果转化面积2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8亿元以上,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普惠“三农”,促进了云岭农户增产增收。活力迸发。截至去年底,11人入选国家级高端人才,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达10个,3个入选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形成持续创新的源头活水。
……以“笃耕云岭、致惠民生”院训为指引,云南省农科院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不断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有力地支撑和引领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实力跃升,支撑引领显成效
现代院所
2月上旬,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云科爱园艺众创空间”获批入选全国第二批众创空间,2015年12月23日《云南日报》曾作题为《“众创”助力“云花”升级》报道,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充分肯定:农科院此项工作抓得好,望继续努力。
这对省农科院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花卉创新,是省农科院以科技引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缩影之一。近年来,省农科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扶贫、基本建设等工作风生水起,全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成果“接地气”转化泽惠三农,云南省农业科技排头兵地位和航母作用更加显著。
科研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农业高效栽培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分析测试、农业信息技术、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显现。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058个独立运行的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结果,该院6个研究所进入全国100强,位居西部前列;以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科技平台落户;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0个,综合试验站站长19个,获水稻、玉米、甘蔗、油菜、蚕桑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十二五”期间,主持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9项;新品种审定(登记)244个,新品种保护授权70项,专利授权195项。
产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产创建、科技扶贫、“八百双倍增”工程,“百项技术兴百企”行动、院地合作、科企合作等工作卓有成效,年均科技成果转化面积2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8亿元以上;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各100个(项)以上;年均核心展示5万亩以上,示范100万亩以上,良种推广应用面积1000万亩以上;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及为地方培养科技骨干100人以上,培训种植示范户10万人次以上。与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大理州、砚山县、陆良县、镇雄县、元谋县、景谷县等州县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10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与云天化集团、农垦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省移民局、省供销社、省农垦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主动承接委托技术服务任务;承担大理、保山、德宏、怒江、临沧5个州市的科技增粮技术指导任务。2015年,多个主要粮经作物创造了高产记录。其中,杂交玉米品种“云瑞505”在会泽县玉米百亩核心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达1132.07千克,创造了全国海拔2000米以上玉米种植区高产记录;早熟油菜在临翔区博尚镇1125亩油菜连片亩产298.08千克,再创全国纪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高产示范在个旧市大屯镇百亩平均产量创1067.5千克佳绩,再次创造大面积(百亩连片)高产纪录。
科技扶贫取得新的成效。承担省委、省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交办的精准扶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科技扶贫任务。坚持以农作物优良品种示范展示、专家走基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及以扶贫产业培植为契机,组织实施了玉米、小麦、油菜、蚕桑、豆类、蔬菜、魔芋、马铃薯、天麻、滇黄金等新品种、新技术的集中示范,带动推广应用面积5万余亩。在镇雄县木卓镇,以打造特色马铃薯之乡、实施冬作油菜及蚕桑高产种植示范、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示范种植等一系列举措,真正实现了“变输血为造血”的良性扶贫开发机制。2011-2014年度该院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科研条件改善显著。院科研办公实验楼竣工并投入使用,粮作所等5所打包项目启动建设,驻州市研究所科研办公条件逐步改善;全院现有包括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及种质创制实验室,西南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基地,水稻、甘蔗、马铃薯、小麦、蔬菜改良分中心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平台173个,其中国家级平台67个,省级平台106个;通过置换、征用、租用、合作等形式,科研试验基地不断拓展,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
人才团队建设迈出新步伐。“十二五”期间,11人入选国家级高端人才,13人入选“云岭牌”人才,115人成长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达10个,其中3个团队入选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
农科文化正在形成。省农科院历史源远流长,1912年民国政府在昆明创办了省农事试验场,1938年云南成立稻麦改进所和茶叶改进所,1940年省农事试验场并入稻麦改进所,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省政府组建了云南省农业试验站,1958年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农业试验站合并,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76年,撤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几十年来,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栉风沐雨,植根云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红壤改良、中低产田地改造技术、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技术、耕作制度改革、玉米定向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合系水稻等诸多亮眼的创新成果在云岭大地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不断的创新与转化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农科文化。
继往开来,农业科技事业不断蓬勃发展。作为省政府直属的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省农科院承担着云南省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的研究任务。该院下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经济与信息、药用植物、高山经济植物、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甘蔗、茶叶、蚕桑蜜蜂、热区生态农业等15个专业研究所,其中9个研究所在昆明,6个研究所分布在楚雄、保山、红河、西双版纳、丽江等5个州市,较好地为全省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技服务。秉承优良的科研积淀,近年来该院加强自主创新,屡获重大突破,正朝着高水平的现代化农业科研院所阔步迈进。
自主创新,粮食科技保安全
新品水稻
2015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2月3日揭晓,省农科院“玉米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保粮食高产”项目榜上有名。同时,该院两系杂交稻“云光17号”、高原常规粳稻“云粳26”、杂交玉米“云瑞88”、马铃薯“云薯401”4个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及甘蔗种苗温水脱毒2项技术连续多次入选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众多品种和技术也入选云南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全省广泛应用。
藏粮于科技。在云南三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类研究上,省农科院屡获重大突破,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玉米方面,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出国内外独创的热带、亚热带高油玉米种质,解决了长期困扰高油玉米遗传多样性匮乏的重大技术难题;选育出国内首批硬质胚乳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有效地解决了国内优质蛋白玉米胚乳呈软质或半硬质、抗病性差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所选育的20多个玉米新品种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及毗邻国家老挝、越南、缅甸乃至非洲乌干达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新增产值100余亿元。其中,“云瑞7号”“云瑞47”“云瑞88”“云瑞999”等在我国热带亚热带高海拔地区创下高产纪录。
水稻方面,“云粳”系列新品种在云南省粳稻区及周边省份类似稻区年推广面积近200万亩,平均亩产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约30千克。育成了“云粳20号”“云粳29号”2个全国首批粳稻香软米品种,“云粳29号”被第十三届全国粳稻米大会、第二届全国优质食味米峰会评为“优质食味粳米”,是获得该称号的首个高原粳稻优质米品种;软米两系杂交稻“云光”“云两优”系列新品种不但在云南示范推广,还辐射到贵州、四川、广西等周边省区和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麦类方面,“云麦53”是我省主导品种并不断创下高产,2012年6月在丽江市古城区束河社区茨满三社实收测产中亩产724.5千克,刷新了西南片区小麦实收最高单产记录,同时也是当年全国最高单产。同时,该所杂交小麦研发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再次成为杂交小麦国家“863”计划的全国六大优势团队之一,“十三五”在科技部“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项目之杂交小麦专项中作为西南麦区两系杂交小麦研发的牵头单位。其参与的“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扬优显特,科技增彩“云”品牌
实地调查
“云花”芬芳,“云茶”味醇,“云蔗”甜蜜,“云油”飘香,“云菜”滋养,“云薯”丰盈,“云咖”浓郁……近年来,省农科院针对“云”字号农业特色品牌开展的创新研究,让这些高原特色农业新标签活力更增、产业更强、声名更响。
科技滋润,“云花”风姿更胜。省农科院花卉所建立了全国领先的花卉资源育种、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采用处理、示范推广的研发体系,获品种权和标准的数量和推广应用均居全国第一。非洲菊“秋日”、香石竹“云红2号”开全国先河,分获欧盟、日本授权,80%的自育品种进入规模化生产,所育品种出口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实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出口零的突破。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零专利费”等多种科企合作新模式,促使成果覆盖80%的云南鲜切花种植区,占全国鲜切花产值的1/3。
良种良法,“云茶”成长壮大。省农科院茶叶所选育出适合云南大叶种茶区的茶树新品种13个,其中,绿茶品种“云茶春韵”“云茶春毫”和红茶品种“云茶红1号”“云茶红2号”拓展了云南茶树的种植区域;“云茶红1号”“云茶红2号”是国内首次采用“云抗10号”与福鼎大白茶为杂交亲本选育出的云南首批杂交红茶专用品种;特异茶树新品种“紫娟”在全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全省生产上推广的茶树良种几乎全部出自省农科院茶叶所,该所还向云南、广东、浙江、福建等11个省区的高校、科研单位提供研究材料及育种中间材料,辐射面占全国主产茶省份约80%。
科技注入,“云蔗”享誉全国。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成为国内甘蔗资源种类最多、资源数量最大、数据最全的甘蔗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育成“云蔗05-51”“云蔗03-258”等13个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新品种,奠定了云南甘蔗出糖率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的品种基础。该所研究形成的甘蔗种苗脱毒技术被农业部纳入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牵头完成的蔗糖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全国实现5个首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夯实,“云油”香飘万里。“花油8号”“云花油9号”“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旱地油菜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等先后入选云南省主导油菜品种和主推技术,在云南省年应用面积350余万亩,覆盖率达80%以上,并推广到我国南方早熟油菜产区。建立的示范样板连续创全国早熟油菜最高亩产、百亩连片最高单产和千亩连片高产纪录。省领导对此高度评价:省农科院的这些科研成果,有利于助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特别对滇中地区昆明、玉溪、楚雄的种植业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浇灌,“云菜”四季芬芳。曾经在全省热区冬早蔬菜和夏秋冷凉地区蔬菜生产做过重要贡献的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云辣素1号”填补了我国深加工专用型高辣素辣椒新品种育种研究空白;“抗大3号”为世界上首个高抗根肿病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大白菜新品种……围绕云南蔬菜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研究,省农科院5年来育成白菜、芥兰、辣椒、蕃茄等蔬菜品种20余个,每年种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通过新技术研发应用,降低蔬菜化学农药使用量40%以上。
创新推动,“云薯”声名远扬。鲜食品种、高淀粉品种、炸片品种,炸条品种、冬作品种,彩色品种、间套作品种……省农科院经作所成果丰硕,先后选育出26个马铃薯新品种,这些闪耀着创新光芒的自主产权品种累计推广300多万亩,新增产值2.35亿元。同时,随着该所研发的云南早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抗旱栽培技术、马铃薯晚熟高产栽培技术等多项成果在全省落地开花,有力地支撑了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
农业经济研究及农业工程咨询设计实力逐步增强。以项目产业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农业科技司法鉴定为主要领域,《云南十二五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方案》《云南红河百万亩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等一个个规划报告完成,为规划区域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作用。近几年来,该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累计完成规划项目上千项,为国家争取农业发展资金近千亿,委托单位涉及国家相关部委、我省相关厅局及省内各州市县农业局以及部分企业,规划成果得到了委托方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针对典型农区农业面源污染不同特点,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核心,该院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该技术的运用,坝平地集约化农区氮磷流失强度分别降低38.45%和25.42%,山地农林区地表径流降低28.91%,泥沙减少45.30%,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31.23%和21.50%,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对我省滇池治理、洱海保护等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
珍惜资源优势,转化产业模式,充分利用特色,善于创造特色,在科技支撑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云”品牌前景更加灿烂。
激发活力,“群星灿烂”强产业
合作研究
2015年12月,省农科院粮作所所长番兴明领衔的云南省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获得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表彰。在番兴明的农业科研生涯里,玉米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和他的生命相生共融。他带领团队用心血、用智慧、用汗水育出的“云瑞”系列品种,总能在农民的心目中和选择里占据一席之地。2013年以来,番兴明先后入选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玉米领域有名的领军人物,其团队已发展成为一个支撑和引领云南省玉米学科和产业发展、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研究和利用领域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玉米研究团队。
王继华是省农科院花卉所所长,他带领团队持续创新,产生一批丰硕成果,团队成长为全国科技人员及研究员数量最多、研究内容覆盖面最大的花卉行业科技领军型研发团队,实现了从“地方队”向“国家队”的重大跨越。而他本人,也因突出的科研成就,入选“国家特支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成为云花科技创新的青年佼佼者。
生物技术专家程在全,水稻专家陶大云、袁平荣,麦类专家于亚雄、杨木军,马铃薯专家隋启君,油菜专家李根泽,甘蔗专家张跃彬,生物病毒专家张仲凯,红梨专家舒群、柠檬专家岳建强、葡萄专家杨顺林、植保专家谌爱东……省农科院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这些农科专家虽来自不同的农业领域,但都是各自研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中坚力量,做的都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事,国家、省和省农科院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让该院高层次人才团队绽放光芒。
数字最有说服力:截至2015年底,省农科院在职职工1700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315名,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9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81人。全国劳模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部级劳模27人。国突、国贴专家34人,省突、省贴专家43人。4人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人,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含海外高层人才)10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院士后备人才)2人,国家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2人入选“云岭学者”,9人入选云南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获兴滇人才奖;引进8名院士合作设立院士工作站,院内35名专家获准设立38个专家基层工作站。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含后备人才及培养对象)115人,省委联系专家23人,农业部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10个。2014年,该院被授予“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为什么这里会成为全省农业科研人才的“聚集洼地”和“创新源头”?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省委省政府关怀和重视下,这片红土地和高原特色农业自身成就了创新创业的热土,就是省农科院党政领导班子务实贯彻省委省政府人才政策和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的结果。
融入战略,昂首阔步“走出去”
对外辐射
2015年6月15日,省农科院申报的6项亚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岗位获得科技部批准。此举,意味着省农科院国际合作的渠道、形式和机制日益多样,步伐更快。
近年来,省农科院国际合作既有量的提升,又有质的飞跃:已与40多个国家相关机构和2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陆稻、食用豆类、甘蔗等9个国家(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陆稻新品种新技术”入选全国重要引智成果;受委托编制的《老挝北部九省农业发展规划》受到肯定;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先后获批为“云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提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省农科院以党委书记李勇、院长李学林为首的党政领导班子达成共识: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区位独特,有着农业走出去最前沿的优势,云南省农科院必须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至今,该院已牵头成立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和农业走出去创新联盟。
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形成了较稳定的工作机制,运转良好,已是亚行GMS农业支持核心计划的合作伙伴。依托合作组,省农科院与GMS次区域5国相互交换陆稻、马铃薯、大豆、甘蔗等品种资源262份,其中省农科院提供的29个品种在越南等5个国家高产潜力明显,从次区域5国引进的品种中,也有一些在云南表现良好。2011年成立的植保工作组,对次区域发生的农业重要有害生物和入侵生物开展联合考察10余次,依托合作组成立的云南农业走出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拥有36家成员单位,成为云南农业走出去的主力军。
不断探索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模式,是省农科院持之以恒做的事。借鉴GMS合作组的成功经验,省农科院在2014年又主导成立了中国—南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开启了与南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新篇章。
通过两个合作组及云南-东南亚农业培训中心、中法保护农业联合实验室、海智云南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的建立与拓展,省农科院在与南亚、东南亚的农业科技合作中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确立了主导地位,形成了辐射点,合作风生水起、成效明显。
凝心聚力,农科精神播云岭
农科精神培育
“蒋志农、番兴明、王继华、舒群、杨木军、洪丽芳……一个个农科人的名字,一段段不舍的情结。使我从不知到知之、知之到感动、感动到顿悟。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弘扬农科精神就是要以他们的精神作为农科之路上的指南,行动上的动力,扎根农业,拥抱热土。”省农科院一位年轻人在演讲比赛中深情表白。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农业科技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勇认为,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发扬农科精神,农科精神作为全院在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农科文化的积淀,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广大干部职工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全院要实践农科精神,用农科精神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加快发展。
“笃耕云岭、致惠民生”是省农科院的院训。“笃耕云岭,蕴含了省农科院解决全省重大关键性科技问题和为“三农”服务的使命,全院广大农科人全心全意、栉风沐雨在农业科技战线上辛勤耕耘的崇高精神。致惠民生,指的是省农科院和全体农科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所做的一切,都致力于改善民生,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把成果留给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无私奉献。”院长李学林分析。
开展农科文化培育和农科精神大讨论活动,积极推进农科文化建设……几年来,省农科院持续弘扬农科精神,培育农科文化,以此激发全院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践行院训,传承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彰显和弘扬农科精神,必将对全院科技事业持续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省农科院工会常务副主席钱建宁对此颇有感触。
从省农科院的发展历史、先进人物、身边点滴中去了解、体会和感悟,敬业、奉献、团结、执着、务实、创新等体现农科精神的关键词深植在了省农科院干部职工的心中。大家纷纷表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作为一名农科人,要忠诚于农业科技的伟大事业,要锲而不舍努力奋斗,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把农民收获的喜悦作为自己的幸福,体现农科人的时代价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相关精神,以‘四个全面’为统领,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以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为目标,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服务全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调整学科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有区域特色高水平科研院所建设,为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思路已经清晰,行动将更加务实。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云南省农科院全体干部职工将以“笃耕云岭”的奉献精神,“致惠民生”的责任担当,凝心聚力再次扬帆启航,期待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再立新功。
陈云芬 胡强 徐家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