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院士团队到曲靖考察调研设施农业和果蔬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汪懋华,希腊雅典农业大学教授、博士、中国高端引进专家Sigrimis Nikolaos,中国农大教授、博士、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高万林等到陆良县、麒麟区部分农业企业考察、调研设施农业和果蔬产业发展情况。
汪懋华院士、Sigrimis Nikolaos教授、田有芳局长调研设施农业
Sigrimis Nikolaos教授、田有芳局长调研果蔬产业
近年来,曲靖市充分利用立体地貌、地质、气候、水源及丰富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吸引了一大批龙头企业。龙腾、堂生、千村农牧、陆良爨乡绿园菇业等公司的入驻,把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生产方式带到曲靖,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大幅提高,有力的推动曲靖市农业产业的发展。但也暴露出缺乏地域化落地研发转化能力,缺乏核心技术,管理落后,效益低下的问题。养殖业出现品种培育水平低下、生产能力与先进水平差距大、缺乏生产性能评估能力、检测检验水平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种植业出现选种育种滞后、病害虫害频发、农药残留、土壤退化、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存储加工难等问题。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曲靖科技部门主动作为,领导多方联系,大力协调,促成了汪懋华院士、Sigrimis Nikolaos博士一行到曲靖考察、洽谈。
3月24日,在麒麟区召开院士、专家,市、区科技部门领导,企业代表等30余人参加的座谈会。
会上,汪懋华院士、Nikolaos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企业提出的生产过程中一些难于克服的科技问题,并介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待经济的思维也要进入新常态,不能再用过去那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让经济进行高速的、规模式的、粗放式的增长,不宜再用低廉劳动力作为发展产业的一个优势,经济中高速发展,产业要中高端发展;现代农业要承担产品供给功能,生产过程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还要拓展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要向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汪院士和Nick教授提出了产业升级系统解决方案——“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智能可调封闭式栽培系统”。目前,辽宁、河北等地开展的示范基地成功解决了耕地退化,病害虫害频发,农药残留,食品安全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甚至在看微信的时候,就可管理整个系统。
最后,汪院士指出:曲靖是云南省农业生产大市,发展很有潜力,下步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一定让曲靖企业参与进来,一起推动曲靖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果蔬产业。Nikolaos教授希望曲靖的企业多参加一些高水平的科技交流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发展精细农业,提高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