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S国家农业专家昆明受训 技术推动大豆供应安全

25.03.2016  12:17

  中新网昆明3月24日(余雪彬)24日,在中国和云南省外国专家局支持下为期一周的“2016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秋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讨培训会”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落幕,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8位大豆科学家结束培训课程,顺利拿到结业证书。

  起源、驯化于中国的大豆是世界五大作物之一,为全人类提供28%的食用油和67%的蛋白源。GMS国家大豆长期依靠进口满足内需,以中国和泰国为例,2013年大豆年产量分别为1195万吨和7万吨,进口量分别为6555.5万吨和494万吨,国内自给率低于20%。

  为保障植物蛋白和油料供应安全,GMS国家需要加大国内大豆生产力度。水稻、玉米收获后,GMS国家大量的闲置农耕用地,和丰富的光、热、水资源有利于秋大豆种植。由于种植品种单一、栽培粗放、单产量过低,GMS国家需引进秋大豆生产关键技术。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自2008年就成功筹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组建由六国大豆科学家组成的大豆工作组。GMS六国大豆工作组认为,应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光、温、水、土资源发展非转基因秋大豆,以开展秋大豆品种及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为方向,不断推出秋大豆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非转基因稻(玉)后秋大豆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本次研讨培训会旨在对多年来秋大豆合作成果转化等事宜深入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并推动落实,加快大豆新品种的联合审定,同时结合各国秋大豆试验示范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目标品种生产示范的实施方案,切实提升大豆科技转化率,对保障GMS大豆战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与此次研讨培训会的8位外方大豆科学家分别来自柬埔寨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院、老挝国家农业与林业研究院、泰王国农业合作部农业司、越南农业科学院,8位大豆科学家考察了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大豆高产生产示范,中方专家结合生产问题对其开展关键生产技术(滴管、病虫草害控制、肥水调控等)的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

  GMS六国大豆工作组将深入合作,筛选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秋大豆新品种服务本区域,着力提高秋大豆生产力,对支撑植物蛋白和油料需求的安全、消除贫困、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