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业在转型中风生水起
当年笑称东联集团为“疯子”的人们,如今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在鄂尔多斯以开发房地产起家的企业,却将旅游业搞得风生水起。
2001年,东联集团将“第一桶金”投向被人们称为“无底洞”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之后10年,众多企业抢滩煤炭、房地产市场挣大钱,东联人却“一根筋”地和利润不高的文化旅游较上了劲。2014年,经济低迷、众多企业受创,而羽翼渐丰的东联集团高调现身,与52家企业抱团组建内蒙古大东联集团,提出要把鄂尔多斯打造成中国北方首座大型休闲旅游文化、健康养老度假城市。
未雨绸缪,果断转型,让东联集团成了一颗耀眼的星:旗下的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打造成了国家5A级景区,东联秦道城、苏伯罕大草原、上海庙欢乐大草原旅游景区也是远近闻名。一系列有关景区、酒店、节庆、演艺、动漫、影视和文化研究等文化旅游精品的推出,让东联集团继去年“东联动漫”在新三板上市后,“东联旅游”也即将挂牌新三板。
东联集团的壮大,是我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长足发展的缩影。
新常态下,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内蒙古旅游业,正以接待人数和总收入超过10%和20%的速度,开辟旅游业发展的新天地。
乘数效应决定产业地位
“2014年,我区旅游业总收入1805.29亿元,相当于自治区GDP的10.16%、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7.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12%。”这份来自自治区旅游局统计年度报告的旅游经济表现令人震撼。
“旅游业是新常态下我区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动力源。这种关联带动作用,不仅表现为给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零售、景区景点等带来客源和市场需求,而且拉动农业、工业、城市建设和体育文化等行业的发展。”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臣华如是评价,“与旅游服务业直接、间接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共74个,其中5个属于第一产业,29个属于第二产业,40个属于第三产业,旅游业的这种乘数效应,决定了其对相关行业的巨大带动作用。”
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成就了我区旅游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大产业的地位:2002年,旅游业被确定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2007年,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2年,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13年,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我区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使旅游业上升到自治区战略层面。
可以肯定地说,我区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4年,7581万人的旅游总人数,是2000年的10倍;1805.29亿元的旅游业总收入,是2000年的40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7.7%和30%。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呼伦贝尔—兴安、锡林郭勒—赤峰—通辽、呼包鄂—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4大旅游区,开发了乡村、休闲农牧业、工业、红色、自驾车、摄影等旅游新业态,草原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和边境旅游四大旅游品牌深入人心。至目前,我区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321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78家。拥有381家自治区星级乡村、牧区家庭旅游接待户,330家自治区星级饭店,903家旅行社,320家旅游商品销售企业,79家旅游娱乐企业。
民生效应彰显产业活力
即将进入旅游旺季,搭建蒙古包对于巴特朝格图来说轻车熟路,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海拉图嘎查,他所经营的“巴特游牧人家”已是小有名气。前几天,呼伦贝尔市旅游局组织进京培训,让求知若渴的巴特朝格图兴奋了一阵子,这个传授农牧家乐管理和经营的培训办在了巴特朝格图的心坎里,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现在体验游牧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放羊、骑马、剪羊毛、做酸奶对他们来说都很新鲜。”巴特朝格图告诉记者,甚至有来自德国、日本等地的游客来体验民族风情。目前,巴特朝格图家的蒙古包已经从2010年的3顶,发展到现在的10顶,除了父母和俩兄弟帮忙外,还雇佣了五六个人做饭、五六个骑手,仅牧户游一项,年增纯收入12万元。
据悉,陈巴尔虎旗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游牧人家”牧户游项目,率先开发应用了智慧旅游系统,帮助牧民对接市场。
包括陈巴尔虎旗在内的我区各地都已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民生”,乡村旅游不仅是农村牧区脱贫致富的新产业,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一时间,在全国和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旗)、示范点的引领示范下,城市近郊型、景区依托型、古镇村落型、田园风光型、传统民俗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遍地开花。
目前,我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旗)5个、示范点13家。创建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旗)11个、示范点49家。全区农牧家乐接待户超过3500家,其中评定星级接待户381家,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旅游业综合拉动性强、扶助功能大、受益面宽,是最好的扶贫和富民产业,也是促进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小康的新增长点。”杨臣华说,旅游业每增加1个从业岗位,全社会即可增加5.2个就业机会,目前,全区有181个景区景点坐落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占全部景区景点的比重近70%,这些地区旅游业具有投资少、门槛低、群众参与性强、脱贫见效快、受益面广、受益期长等特点,有利于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增加收入。
2014年,我区旅游直接就业26万人,间接就业130万人。仅纳入统计系统的9家乡村旅游接待户全年共接待游客61.57万人次,直接营业总收入8358.58万元。
提质增效呼唤转型升级
“盛夏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风吹草低遍地花。”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10多年的陈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介绍着家乡的美,“告诉你们一个更震撼的,冬季草原上的冰雪那达慕,又是另一番景致,茫茫雪原上,赛马、射箭、搏克,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体会到蒙古族男儿的勇敢和坚毅。”
陈建的兴高采烈,让这些外籍同事对呼伦贝尔草原之行有些迫不及待。
变冬季寒冷漫长劣势为优势,呼伦贝尔加快推动冬季旅游产品建设,冰雪那达慕被评为“中国当代节庆品牌逾十年著名品牌”。2013年—2014年度冬季,该市接待游客155.1万人次,同比增长23.48%;旅游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28.4%。
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就是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杨臣华认为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就要以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
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精品项目的打造、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一体化的发展。
据介绍,推进旅游品牌创建,我区确定了《创建自治区品牌旅游景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每个盟市集中力量打造1个品牌旅游景区的任务,全区14个重点景区,力争3年建成或基本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在创建品牌旅游线路方面,以国家级品牌资源为依托,重点打造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叶之路)、长城、黄河、风情冰雪体验等线路;以民族历史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成吉思汗、哈萨尔、红山文化、西夏文化、辽文化、科尔沁文化、匈奴探源、鲜卑探源、岩画、闯关东、走西口、藏传佛教、狼图腾等线路;以知名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重点打造大兴安岭、额尔古纳界河、巴丹吉林沙漠等线路。
在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方面,不得不再提东联旅游,东联旅游最大亮点是将“旅游+文化”做得有声有色。从投资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对成吉思汗文化、蒙古族文化的运用,到开发东联秦道城文化旅游景区对秦汉边塞文化、匈奴故地文化的挖掘,东联集团在各产业项目上的成功,都突出了文化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