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场所关门 文化工作者都在干啥? 保卫文保安全、创作主题文艺作品、深入机场车站等防控“疫”线……
“您好!这里是昆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文化旅游防控组,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从1月31日开始,昆明市图书馆副馆长刘志芳的电话,不分昼夜地被“想要回家”的滞昆游客打通。在这之前,每天与书籍打交道的刘志芳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接话员”,除了录入和报送返程游客信息外,她还为部分情绪焦虑的游客进行心理疏导,成为电话那头的“知心姐姐”。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避免人员密集发生交叉感染,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时控停了各项文旅活动。文化场所关门了,全市文化工作者都在干什么?
据了解,全市的文化工作者并没有闲着,而是各自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文物管理员每天坚持到岗保护文保单位的安全;市文化馆馆员创作了歌曲《待到春暖花开时》《逆行》、戏剧小品《都挺好》、系列组画《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等一系列文艺作品,增强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市文化馆、市图书馆、长春剧院、春城剧院的文化工作者组成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驻点工作组,入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昆明站、昆明南站,始终冲在前面,全力守好昆明防控“疫”线的同时,也为游客筑起了暖心的避风港。
守护“诗和远方”
2月4日,立春,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院内的树木已经发出了新芽。与往日的熙熙攘攘不同,受疫情影响,已闭馆多日的讲武堂门可罗雀。
1月24日发布闭馆公告后,云南陆军讲武堂文管所党支部书记班文第一时间和两位同事递交了请战书,每天到岗守护这一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的安全。“我们减少了馆内出入口,馆内重要通道、走廊等每天都消毒,每天早晚加强巡查,防止盗窃、损毁等事件发生。”班文说。
日前,市文物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市注重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工作,做好值班值守,采取有效方式加强日常巡查,防止盗窃、损毁等事件发生。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个人防护。
“聂耳墓位置偏远,工作条件较为艰苦,现在公共交通几乎断了,但我们仍然坚持每天到岗。”聂耳墓(升庵祠)文物管理所党支部书记肖莹说。同样,文庙、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这座城市的“诗和远方”,每天都有专人值守。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张俊杰介绍,馆内值守人员由中层干部、保安人员、保洁人员组成,他们在尽职坚守。
在昆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市文化馆馆员还创作出一批主题文艺作品,其中,市文化馆助理馆员梁顺萍用时2天创作系列组图向奋战的逆行者们致敬,展现了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文化力量。
坚守防控“疫”线
“请问,到市区怎么坐车?”2月4日,一个背着孩子、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来到昆明南站中转换乘服务中心,由春城剧院、长春剧院组成的昆明南站驻站防疫值班工作组正在执勤。当男子转身离开时,工作人员发现,他身后背着的孩子没戴口罩!危险!当工作人员翻出口罩追出去时,已不见了男子的身影。
买口罩困难,买儿童口罩更是难上加难。当天晚上,工作组在工作群发动大家寻找儿童口罩,一些人把家里孩子的备用口罩翻了出来。第二天一早,10个儿童口罩就送到了昆明南站。2月5日,昆明南站到达车次53.5对,旅客4224人,从东侧换乘服务中心经过的旅客中,工作人员共发现4个没戴口罩的儿童。当一个个口罩被戴到孩子脸上时,不少家长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从2月2日开始,由市文化馆9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小组就入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负责湖北籍健康游客到昆的留观安置工作。带队的市文化馆馆长付晓辉开玩笑说,这是一支“夜猫子”战队,“这几天到达昆明的湖北籍游客,都是春节前去东南亚国家玩的,他们的航班几乎都是红眼航班,我们做完排查和安置,都已是凌晨两三点。”付晓辉介绍,目前他们共安置了约30名湖北籍游客在定点酒店进行留观,看到游客们安心住下,他们再辛苦也觉得值。
早上8点到晚上8点,在昆明站驻站防疫值班工作组,张俊杰已经带着13名“娘子军”奋战了6天。“与其他单位不同,我们图书馆的女职工比例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真正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张俊杰说。而刘志芳则带队另一个工作组,负责帮助在昆旅客返乡。“从1月31日公布咨询电话以来,我的手机铃声24小时就没停过,夜里有时候很困,但听到电话那边的哭诉,顿时就没了睡意。”刘志芳回忆,在焦急想要赶回武汉的游客中,有家里老人被下病危通知书的,有家里老人和孩子被隔离观察的,也有来自其他省份跟武汉籍游客有过密切接触史的,“一次通话二三十分钟是常有的事,他们都需要宣泄的出口,除了帮助他们回家,我也很愿意做他们的倾听者。”刘志芳介绍,截至目前,已有105名游客通过第一批审核,“相信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除了深入客运站一线把守昆明的城市大门,全市文旅系统工作者还前往指定酒店,检查及统计滞昆旅客入住情况,他们的角色是“文旅防控联络员”。“我们希望用诚挚的感情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举措,让大家感受到昆明的城市温度,就如同‘春城’的名称一样,充满包容和温情。”付晓辉说。(昆明日报 记者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