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沧源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思考
15.09.2015 23:12
本文来源: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立足资源优势走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沧源是一个边疆民族贫困县,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凝聚全县各方力量自觉参与到绿色转型、升级跨越和谐发展中。
要强化更高层次上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注重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增长的绿色转型、升级跨越和谐发展。
忙摆碧丽源茶庄叶园在这方面以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典范模式,沧源的蔗糖、核桃、橡胶、竹子等农林产业建设、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均应借鉴学习“忙摆碧丽源茶叶庄园”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的典范模式。
走庄园经济的发展之路,既能加快发展,又能生态宜居的路子,就必须坚持生态安全底线,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的新型产业、企业,发展绿色生态型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和谐发展。要实现绿色转型,升级跨越和谐发展,我认为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一)把绿色转型、升级发展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选择
发展绿色经济是现代化进程中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面实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建设森林沧源,洁净沧源,打造“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品牌,要培育大旅游主体市场竞争力,引领带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绿色理念,克服资源支撑、非绿色的、甚至是以破坏生态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要以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来提高综合效益,实现永续利用、永续发展。
(二)把绿色理念深度融入社会生产活动各环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教育,促进大众共同参与,形成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伦理规范和道德理念,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推动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立足生态环境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大力构建以生态观光农业、绿色环保制造业、绿色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重视环保科技的应用和普及,创新扩大应用绿色科技、开发绿色环保能源、生产绿色产品、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系统绿色化。
(三)引导企业创新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引进企业、技术、资金,加大新兴产业合作与开发,加强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开发,发展绿色产业经济,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切实增强发展绿色经济的能力,自觉承担绿色环保生产责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企业+基地+市场+农民”新型合作体系,引领发展绿色产业,辐射带动绿色生产管理技术的普及推广,带动县域周边群众自发参与,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形成城市农村,部门企业,生产者消费者,男女老少,都是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的主体、都能自觉的融入到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的潮流中。
(四)在加速绿色发展中要兼顾民生改善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优先解决基层群众饮水健康问题,城乡企业排污、垃圾清运处理等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绿色卫生、健康洁净特色城市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环境。
(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恢复和保护我县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是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根本。要探索小代价、低排放,寻求最佳环境、经济效益,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县域内重要的生态系统、河流水系实行强制性保护,使其休养生息;要高度重视采矿区的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积极开发和应用绿色开采技术;要在农村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技术产品,逐步减少对薪炭林砍伐,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六)立足县域山区实际,创建一批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基地和示范园区
要把发展山地立体绿色复合种植、养殖、观光旅游,作为立体综合发展的主攻方向,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地发展林农、林果、林药、林草畜、体验休闲旅游等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园,推广“种植、养殖、沼气、居住”四位一体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以库塘、湖泊建设、自然风光、田园景观、农庄生活体验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把发展山地现代立体农业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突出特色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
发展旅游城市,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品牌,必须立足生态资源基础,依托丰富和拓展民族文化内涵,发展多民族、原生态、传统的多元民族文化体验、休闲观光旅游,用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旅游产业。
(一)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要立足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
突出民族特色文化,突出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主体市场。要通过提升原生生态、民族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市场竞争力;要通过建设边地民风民俗、传统特色文化、特色旅游城镇,引领带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二)推进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要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发建设中整合旅游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突出森林沧源、最美湿地、千年董棕、美丽佤山、摄影福地、原生生态自然景区景点的保护开发建设;突出民族文化、崖画故乡、休闲农庄、边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等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
(三)切实做好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规划开发工作
围绕佤山机场建设、立新至孟定二级路建设、国边防巡逻道路建设,科学合理选择开通旅游客运专线、环线,实现与全省、全国、国际旅游线的有效对接。举全县之力打造以县城勐董、糯良、勐角、勐来为主的特色旅游城镇和以崖画谷、大翁丁、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等为主的景区景点,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开发以崖画群、天坑群、司岗里溶洞为主的勐来崖画谷景区景点旅游环线(圈);优先开发以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勐冷、席冷、宋来等高山湖泊水库为主的大翁丁景区景点旅游环线(圈);优先开发以勐董特色县城、忙摆碧丽源茶庄园、永和口岸、缅甸公明山、龙潭、金三角(出境游)等景区景点,打造“有中缅国界、无民族界线”的边地跨境民族风情、休闲农庄、生态观光体验旅游环线(圈),倾力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品牌。
本文来源: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5.09.2015 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