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人大代表工作的思考

05.06.2015  12:12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创新是代表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保持人大工作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创新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摆在县级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从事人大工作实践,对创新人大代表工作谈点粗浅认识。
     
        一、创新培训机制,加强代表素质建设

      创新代表工作不仅要探索代表活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代表培训,以此来更新观念、提升代表的整体素质。因为每次人大换届在代表推荐选举方面,都要依法考虑到结构性和代表性,那么,选区或选举单位依法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在依法履职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水平,客观上就不同程度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这就直接影响到代表工作的整体水平,甚至还影响到县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的依法有效开展。

      只有代表具备较强的能力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常态下,只有不断创新代表工作,全面提高代表的综合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水平,才能保证代表工作取得成效,才能推动和促进人大工作依法有效开展。

      通过回顾过去和总结现在,凤庆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创新人大代表工作,不仅注重代表法律法规知识和履职能力水平的提高,而且还注重提高代表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在坚持开展“岗前培训、会前培训和届中培训”的基础上,

      一是注重各级人大代表混合学习培训。凤庆县共有省人大代表2名、市人大代表55名、县人大代表213名、乡镇人大代表803名,混合编为187个代表小组,2013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村、社区片区人大代表联组活动室和各种技能培训班两个平台,加强法律知识、人大理论知识、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知识、技术的学习培训,全面提升代表的整体素质和增收致富的能力,仅2014年全县集中混合培训代表人数就达2840余人次。

      二是利用传媒资料学习培训。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利用《凤庆报》专刊印发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为民说实话办实事先进典型学习培训资料700份,编印《人大代表学习资料》460册,摄制2014年县人大工作回眸学习培训专题片一部。

      这在我县人大历史上尚属首次,改变了过去代表学习培训必须集中开会的陈旧老式做法,收到了明显效果。

      三是依托各个时期各种培训班平台学习培训。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优先利用市、县党校和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凤庆县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讲座、领导干部在线学习等各类学习培训教育资源,采取分期分批安排代表参加等形式,不断加强代表的综合知识能力的培训。

      四是利用短信平台学习培训。县人大常委会从2015年申请开通了移动“企信通”短信服务平台,由办公室专人负责,把宪法、代表法和人大有关理论知识等学习培训内容编成短信,按时发送给代表,使代表能够随时学习更新法律知识,掌握人大动态、知晓社情民意。事实证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活动,代表的人大意识,法律意识和履职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履职能力得到提高,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二、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代表履职平台

      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代表活动缺乏必要的活动载体是导致代表工作难以开展、代表履职形式不丰富、代表工作活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代表工作不创新,代表活动的效果就难以显现。搞好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既是代表执行职务,也是代表知情知政,更好地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做准备的过程。创新人大代表工作必须主动创新代表活动,丰富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内容,为代表发挥作用,展现风采搭建平台。

      凤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突出人大代表在经济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展现代表的模范风采,连续3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整合一个阵地、突出一个着力、办好一件实事、强化一个保障”为主题活动,(即:“以片区建设整合代表联组活动室”、“着力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优选代表开展为民说实话办实事活动”、“逐步提高代表活动经费”系列主题活动),为代表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截至去年底,全县已建成整合标准代表联组活动室12个,在2014年开展的“着力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活动中,通过组织代表和选民测评,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将测评为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19件建议,交县人民政府重新办理。

      从2013年开始每年优选36名县人大代表,人均安排1万元活动经费,在选区或选举单位开展为民说实话办实事活动。

      如,2014年优选的36名代表围绕上学、就医、出行和产业发展等问题,就帮助群众解决了200多件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广大选民的点赞。

        在“强化一个保障”活动方面,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不仅依法列入县级财政预算,而且随着新常态下代表活动需要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2015年县级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由人均600元提高到1000元,乡级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由人均200元提高到500元。

      由于活动经费得到了保障,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效果明显好于往年。实践证明,代表活动载体的创新,既能充分调动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强代表活动的实效性。
     
      三、创新监督激励机制,增强代表履职意识

      代表工作创新是在代表充分履职的基础上来实现的,如果缺乏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那么代表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由此可见,创新代表工作监督激励机制是促进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要在大力营造代表履职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切实加大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代表履职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和代表意识,使社会各方面来重视、关注和支持代表工作,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环境。要积极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研究和探索向代表通报政情和代表了解政府工作的有效途径。

      凤庆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人大代表履职主题活动中,不断强化宣传代表这个主题,在《凤庆报》和凤庆电视台开办《人大代表专刊》和《人大代表风采》栏目的基础上,《2015年度人大工作宣传方案》中,又把及时反映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选民监督;代表在全县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关机关、组织承办代表议案、建议创新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

      要通过对代表工作的集中宣传,充分展示人大代表“忠诚干净担当”、“依法履行职责”的良好形象,使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当选誓言变为现实。用新闻媒体把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行为“晒”在阳光下,扩大社会公众在代表监督方面的“发言权”,逐步使代表监督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

      另一方面,要在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上做好文章。有效地实行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激发代表履职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实现“荣誉代表”向“责任代表”,“甩手代表”向“亲民代表”的回归。

      凤庆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建立完善了《代表持证视察》、《代表学习培训》、《代表向选民述职》、《代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代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关于对乡镇人大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

      2015年又组织开展“代表进村访农民”、“代表进社区访居民”、“代表进选区访选民”、“代表工作满意度测评”等活动,为代表工作在新常态下,更加具体化、实质化和规范化,赋予了科学的、可操作的内容。活动期间选民可以对代表履行职责、执行职务、为民说实活办实事等情况进行询问,对不称职的代表可以进行批评教育,甚至依法罢免。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代表小组和优秀人大代表要给予表彰奖励。

      实践证明,代表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份,在坚持“四个全面”的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从代表履职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两个方面入手。

      这样,才能推进代表工作与时俱进,适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客观要求,才能强化代表闭会期间履职行为的外在约束,适应代表闭会期间要依法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从监督激励机制上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