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沧市财政预算报告(书面)
06.10.2014 18:19
本文来源: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4年3月26日在临沧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临沧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临沧市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临沧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市财政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筑生态高地,成就大美临沧”的发展目标,面对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难的收支局面,坚定信心、不畏时艰、积极应对、趁势而上,加快财源培植步伐,依法强化收入征管,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三农”、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着力保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实施,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监管进一步强化,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财政各项目标任务。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0.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数57.2亿元的105.3%,比上年同期增收9.1亿元,增长17.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数33.8亿元的109 %,比上年同期增收6.6亿元,增长21.9%。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1.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80.7亿元的100.3%,比上年同期增支20.7亿元,增长12.9%。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8452万元,上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补助收入1351927万元,地方债转贷资金7000万元,上年结余13606万元,调入资金122772万元,收入总计1863757万元。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13260万元,上解省级支出871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还本17548万元,支出合计183952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4237万元。结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部分上级专款下达较晚,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的资金,2014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2013年,市级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数7.8亿元的99%,比上年同期增收0.6亿元,增长8.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6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数6.55亿元的117%,比上年同期增收1.7亿元,增长28.7%(其中:工业园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7亿元,增长19.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增长6.5%)。2013年,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0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1亿元的100.2%,比上年同期增支1.97亿元,增长10.3%(其中:工业园区完成1.5亿元,增长54.8%)。
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660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5239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7653万元,地方债转贷资金6000万元,上年结余4840万元,调入资金12444万元,收入总计252779万元。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0357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3061万元,上解省级支出1579万元,地方债券转贷还本支出6000万元 ,支出合计250997万元。收支相抵,市级财政年终结余1782万元。主要是由于部分上级专款下达较晚,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的资金,2014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5%,比上年同期增加0.91亿元,增长8.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6. 5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2.9%,比上年同期增加2.08亿元,增长14.4%。
全市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本年基金收入11696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2872万元,上年结余25388万元,基金收入总计215229万元。本年基金支出165080万元,调出资金33217万元,基金支出合计198297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16932万元。结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部分上级专款下达较晚,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的资金,2014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2013年,市级基金收入完成1145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5.2%,比上年实绩减7607万元,下降39.9%;基金支出完成17435万元,完成预算的102.3%,比上年实绩减1954万元,下降10.1%。
市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本年基金收入完成1145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036万元,下级上解收入76万元,上年结余10776万元,基金收入总计36346万元。本年基金支出完成17435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754万元,调出资金4423万元,支出合计25612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10734万元。主要是由于部分上级专款下达较晚,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的资金,2014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以上数据均为快报数,部分数据还会有变化。我们将在省财政厅审核批复我市财政总决算后,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三)2013年省对我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使用情况
2013年,省财政厅共下达我市均衡性转移支付14355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3703万元、县(区)级财政139856万元;下达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4676万元,其中:市级财政3302万元、县(区)级财政11374万元;下达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转移支付60214万元,其中:市级财政314万元、县(区)级财政59900万元;以上转移支付合计218449万元。
市财政按照省财政的补助数额及时如数下达各县(区)。上述资金用于保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发放64440万元;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合理性支出16041万元;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农林水和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发展支出131224万元;用于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等政府性债务支出6744万元。
二、2013年全市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围绕目标任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
2013年,全市财税部门主动应对艰难的收支局面,着力加强税源分析,及时清缴欠税,全力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0.2亿元,跨越60亿元大关,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9亿元,增幅排名全省州市第一位。按照争取上级资金考核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竭力争取上级支持,争取到位上级补助资金169.6亿元,比上年增加23.2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补助147.1亿元,为全市财政支出的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1.3亿元,突破180亿元大关,增幅排名全省州市第六位。
(二)围绕城乡统筹,着力服务三农发展
2013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9亿元,增长7%。一是支持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争取农业综合开发上级资金1.1亿元,争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4亿元,争取国土整治专项资金3.6亿元,争取专项扶贫资金4亿元,争取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3.9亿元,市级财政预算共安排旧村旧房改造以奖代补资金4000万元,加快推进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二是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兑现各项惠农补贴资金4.14亿元;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资金清算工作,发放补贴资金共计2.9亿元,补贴汽车下乡6457辆,摩托车下乡24.9万辆,家电下乡42.1万台/件;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市共下达涉农财政保费补贴9500万元。
三是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等工程建设,贫困人口减少10万人。四是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市级安排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5200万元,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围绕服务发展,着力强化财政保障
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基础上,优化支出结构,通过直接投入、贴息等方式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和工作的保障力度,突破发展瓶颈。一是认真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市级财政安排资金6000万元,认真落实好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支持工业园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二是积极保障项目前期工作。市本级预算安排4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公路、航运、铁路、机场、水利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三是认真落实“兴水强滇”战略。筹措安排资金5.1亿元,用于我市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和学校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
四是积极保障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安排资金14.6亿元加大市重点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羊头岩至振兴桥二级公路改造建成通车、云凤一级公路、沿边二级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沧源得龙机场开工建设,临沧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
五是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青华医院、儿童专科医院、新闻中心、大学园区、体育运动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六是支持加快森林临沧建设。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徒坡地生态治理、低产林改造、特色经济林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森林火灾保险等项目资金支持,不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四)围绕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做优结构,强化宗旨,突出重点,倾力民生,2013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达144.2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79.5%,高于全省9.6个百分点。
一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2013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达33亿元,增长5.7%,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校安工程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中阶段贫困学生助学金,促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市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21亿元,增长18.4%,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在上年基础上提高15%,解决了7.1万城镇低收入人口和39.2万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认真落实企业养老金提标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
三是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认真落实促进创业和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积极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市县(区)级筹集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余额达1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6亿元,用于支持就业再就业,促进就业和创业。
四是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4亿元,增长7.6%,大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全市参加新农合农民194.6万人,参合率为97.1%。在云县人民医院、耿马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新增凤庆县人民医院、双江自治县人民医院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
五是保障性住房文化惠民工程等加快推进。筹集资金6.9亿元,加快推进2013年1863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全面落实公务员津贴补贴以及同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五)围绕管理效能,着力深化财政改革
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健全预算追加审批制度,预算追加程序更加规范;扎实开展预算信息公开,全市财政收支预决算报告及报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市级及5县除涉密单位外,所有预算单位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其余3县开展了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工作,凤庆县、永德县全面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数;厉行节约,杜绝奢侈浪费,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0%(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15.4%,公务用车购置费下降0.3%、运行费下降0.2%,因公出国境经费下降15%)、会议费下降15%。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市746个预算单位实行财政授权支付,2013年全市累计实施财政国库改革资金总量达8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营改增”改革试点平稳运行、非税收入管理、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等改革稳步推进。
强化支出绩效管理,财政监管不断加强。扎实开展政府性债务清理统计,做好防范债务风险的基础工作,认真开展暂付款的清理和化解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财政往来款管理,2013年末全市财政暂付款减少2.2亿元,控制消化9%;积极组织开展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全市财政专户由2011年的310个撤并保留为164个,撤销专户146个;认真开展预算单位沉淀资金清查工作,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力度,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
2013年,是第二届市人民政府履职的最后一年。过去的五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执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财政收入增加最多,财政实力提升最快,财政作用发挥最好的新局面,为“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一是财政收支快速增长的五年。五年来,全市财政总收入从2008年的15.5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60.2亿元,增2.9倍,五年来,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91.8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5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8年的8.5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36.9亿元,增3.3倍;五年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3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8倍;五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累计争取资金50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从2008年的49.2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181.3亿元,增2.7倍,分别登上100亿元、160亿元、180亿元三个台阶。五年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631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9倍。
二是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的五年。五年来,全市教育支出累计完成117.9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6倍,不断完善各类教育资助体系,着力解决“上学贵”问题,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类教育得以均衡发展;五年来,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完成77.8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1倍,社会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五年来,全市医疗卫生支出累计完成51.9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4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89%提高到97.1%,积极推进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是助推发展效果明显的五年。五年来,基本建设支出累计达163.1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5.1倍,并通过银政合作、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公路通达通畅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投入,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
四是支持“三农”夯实基础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101.4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9倍。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由1076万亩增加到1802万亩,烤烟收购量由26.9万担增加到110.2万担,迈入全国大型烟区行业。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7亿元,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累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6.8亿元,实施公益项目4606个,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五是改革创新提升水平的五年。五年来,全市财政部门强化预算编制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理性、透明的预算决策和编制机制。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支出追加审批制度,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行政成本。积极开展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加快建设“阳光财政”。加快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和监督评审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政监督评审机制,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制,切实把绩效管理融入财政资金管理的全过程,重点加强对民生工程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过去的五年,虽然我市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源后劲有待增强;非税收入比重较大,收入结构有待改善;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收支压力有待缓解;重点保障水平偏低,支出结构有待优化;财政管理不够精细,资金效益有待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
三、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全市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全面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财税改革为契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用好财政增量资金,努力改善民生,严控一般性支出,推进预算公开透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基本原则是:“三保一压”的原则,即保基本、保重点、保民生,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压缩“三公”经费;绩效优先的原则,支出安排要看以往年度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益;存量优化的原则,安排2014年支出要结合2013年各部门额度结余情况,对额度结余大的,相应减少2014年支出安排;增量集中的原则,新增加的财力重点保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留有余地的原则,在财力安排上适当留有余地,便于在年度执行过程中进行调控。
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财政可持续增长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市县(区),工业园区多方能动的积极性,切实强化各级财政与事权的主体责任,最大限度的提升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民生财政实现机制,更加注重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加快解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短板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阳光财政建设,逐步实现预算公开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健全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根据以上思路、原则和要求,2014年,全市及市级财政收支预算,在充分考虑影响财政收支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建议如下:
(一) 地方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建议安排67.4亿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1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亿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12%。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建议安排203亿元(含专项补助收入),比上年快报数增长12%。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00763万元(含专项补助收入),上年结余24237万元,调入资金12707万元,收入合计2049707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30000万元,上解省级支出7000万元,转贷债券还本支出12707万元,支出合计2049707万元。全市财政收支平衡。
2014年,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建议安排8.12亿元(含工业园区收入1.19亿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6%,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建议安排22.2亿元,比上年快报数增长6%。
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9018万元(含专项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9100万元,调入资金4000万元,上年结余1782万元,收入合计265100万元。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200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8000万元,上解支出1100万元,转贷债券还本支出4000万元,支出合计265100万元。市级财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201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1亿元,比上年快报数减收4.6亿元,下降39.6%;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6.3亿元,比上年快报数减支0.3亿元,下降1.5%。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减收,对应安排的支出相应减少。
全市基金预算平衡情况为:本年基金收入71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5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932万元,基金收入总计162932万元。基金支出162932亿元(含专项补助收入)。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2014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4亿元,比上年快报数增0.3亿元,增长25.2%;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亿元,比上年快报数增0.3亿元,增长63.2%。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本年基金收入1515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734万元,基金补助收入75000万元,收入总计100884万元。本年基金支出20884万元(含上级专款),补助下级支出80000万元,支出合计100884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24672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001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情况是:本年保险费收入116468万元、利息收入630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01682万元、转移收入213万元,收入合计224672万元。本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00123万元。201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2454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23165万元。
2014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2766万元,比上年下降24.4%;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6725万元,比上年下降25.6%。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情况是:保险费收入4964万元、利息收入204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59万元、转移收入1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5592万元,收入合计3276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6725万元。2014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604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4159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1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9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95万元。
2014年,我市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行试编,但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甚微,暂不具备预算编制条件,本年仅报告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四、2014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2014年,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之年,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生态立市,绿色崛起”为理念,以“构筑生态高地,成就大美临沧”为目标,以“三线三区三化”发展战略为重点,坚持“三稳三进”的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全市财政收支目标任务,发扬钉子精神,奋发进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抓收支、竭尽全力保重点、积极稳妥推改革,促进财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千方百计抓增长,着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围绕财政收入增长12%目标,继续强化财税部门组织收入的协调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监测分析,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税收收入及时入库。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强化票据“以票管收”,重点加强对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及时将收入反映到财政收入中来,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围绕财政支出增长12%的目标,积极对应、对接财税改革政策,完善收支内部结构,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最大限度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积极主动出击,强化各级各部门对上争取资金责任,强化政策信息互通,强化项目包装,强化对上汇报衔接,健全激励机制,最大化争取上级支持,确保争取上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补助收入165亿元以上,为完成支出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不懈抓财源,着力夯实持续增长基础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战略理念,坚持“一产发展生态化、庄园化,二产发展绿色化、园区化,三产发展特色化、高端化”的三产联动发展思路,以“10大产业、10大园区、10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大力扶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促进园区经济发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互动,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重点和工作重心,充分发挥好财政的职能作用,运用财税政策手段,管好用好财政产业发展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培植多元经济结构,助推产业升级和强化产业支撑;充分拓宽投融资渠道,保证重点财源建设投入,促进财源建设发展,着力打牢财政持续增长的基础。
(三)优化结构抓重点,着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狠抓收入结构优化,在确保收入目标任务完成的同时,千方百计挖掘税收收入增收潜力,努力降低非税收入占比,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的保障力度,确保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集中资金办大事的要求,充分整合资金和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并加快建立财政资金与银行资金的联动机制,实现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确保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要积极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向对接,盘好账、算好帐、做好帐,优化收支结构,为争取更多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均衡性等一般性转移支付创造有利条件。
(四)创新机制抓绩效,着力强化资金使用效益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大力压缩行政成本,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确保经费开支在2013年的基础上下降10%以上。积极推进预算公开,部门预算公开要实行全覆盖;总结“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经验,稳步扩大公开范围,2014年公开比例达50%以上。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认真贯彻关于加强财政暂付款管理的有关要求,加大力度继续消化财政暂付款比例,将财政暂付款规模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健全监督机制,整合纪检、审计、财政等监督力量,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督范围,重点要强化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健全完善“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力度,认真清理单位实有资金,分部门、分类别、分步骤盘活单位实有闲置资金,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力保障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五)积极稳妥抓改革,着力提升依法理财能力
按照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准确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厘清各级财政改革权限,属于上级权限的,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以“一盘棋”的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属于本级权限的,深入探索、积极推进。对于近期能做的,要尽快启动;对条件暂时还不具备的,要抓紧调查研究,积极做好准备。及早谋划,健全和完善市对县(区)以及市对各园区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汲取在财政体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集中市级财力,又有利于调动各级积极性的市对县、市对园区财政管理体制;以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被列为国家级边合区为契机,抓紧研究制定适合边合区发展的财政体制,全力促进边合区快速发展。同时,稳步推进“营改增”、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管理、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改革。
(六)严肃纪律抓作风,着力推进能力建设
按照第二批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体部署,以“反四风、兴临沧”为重点,对照“亲、敢、会”的要求,着力解决“不实在”、“不扎根”、“不勤俭”、“不纯洁”的问题,根治“骄、懒、散、虚”,全面提高财政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扎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全市财政部门要按照建设“发展型、和谐型、法制型、效能型”四型财政和“创建一流团队,创建一流业绩,创建和谐机关”的要求,扎实开展好“三进三送三服务”活动,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促进财政改革新发展,取得财政发展新业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喜人,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鼓足干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确保全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临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成就大美临沧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本文来源: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06.10.2014 18:19
故
事
普洱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临沧开展立法调研
8月1日至2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