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三多”之约

01.04.2015  20:30

          3月27日,农历二月初八,犹如此前千百年一样,一年一度的纳西族三多节降临丽江这片热土,带来欢乐和祥和。       
          一个心愿,一次祭拜,一次盛会
            这一天,位于玉龙县白沙的北岳庙成为欢乐的中心。一大早,人潮从四面八方赶来,不断地往北岳庙聚集。上午9时30分,丽江文化名人和群众满怀崇敬之情,齐聚三多阁前殿花厅,举行庄严的“三多”祭祀典礼。“全体肃立,开中门。”话音落下,祭典仪式正式拉开序幕。在吹奏法器三通后,各位嘉宾先后敬献花篮,相关人士恭读祭文。最后全体参加祭祀仪式人员向三多神像行了三鞠躬礼,白沙古乐队在花厅进行了乐舞告祭,祭祀仪式也随之结束。
            一年,一个心愿,一次祭拜,一次盛会,这就是朴实的纳西族人在三多节里最真实的写照。“每一个纳西人心里都有一个三多节的梦,这个梦是祈福,是心愿,是交流,更是欢乐!”带着孩子赶往北岳庙的和新梅说,不同的人参加三多节,有着不同的想法,简单而言,就是“寻根”。对于参与三多节活动的很多人而言,就如同一场盛宴,在这场宴会上,你可以选择朝圣,可以选择看戏,也可以选择购物,或者干脆图一个热闹。
            在北岳庙前的广场上、北岳庙内,人们发出的欢笑与掌声此起彼伏。而每一处响动,每一声诵读,都会让市民蜂拥而来,一圈圈人流不断地扩散、组合,蔚为壮观。
            经历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三多节聚集着庞大的人流,如一剂催化剂,吸引着商家在现场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悦榕庄星级酒店的环保烧烤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顾客购买,嘉和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向前来北岳庙祭拜的人们送上公司的小礼品;来自邻县鹤庆的生意人专门运来自制的农具……涌动的人流和各种小吃摊、农具摊、百货摊把三多节会场渲染成了一场盛大的庙会。     
            一个节日,一次唤醒,一次记忆
            三多节的由来,源于一个纳西族民间传说,它所代表的也正是丽江的民俗文化。白沙北岳庙会拜祭三多神,就是留住这一底色。在北岳庙,无论是三多雕塑,还是唐代松柏,或是丽江先贤事迹图片展、民族书画展等,无不在向人们默默诉说着丽江的过去。一路走来,穿越千年。
            “过去,只要有丽江人在的地方,就有‘三多阁’(北岳庙)。”丽江东巴文化传承协会秘书长和锐告诉记者,以前,丽江的各村各寨都筹集基金,作庙会开支,香客们有很多的酒肉捐赠。凡三十六岁和四十九岁是厄运年,常说“人遇了厄运年,就算不见阎王,脱你一层皮”。所以一到庙会日,厄运年的人们不吝捐赠挂匾,祈求免祸。如不能保证赶到庙会,就不能事先说要去赶会,说了,那一定要去。
            过去,只要有纳西族聚居的地方,就建有三多庙,如丽江境内的鲁甸、宝山、大具、太安等地,乃至西藏拉萨、印度加尔各答等地,都建有三多庙,即使没有建庙的地方也都有专门祭祀“三多”的场所。
            东巴研究院研究员和力民说:“三多节就民族节日本身,承载着丰富的纳西族人文资源与传统历史文化,充分抓住传统节日,做足传统文化大文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了解传统文化,唤醒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强化民族精神。三多节,北岳庙充满节日的气息与味道,让人们在在欢快的节日中回忆浓浓的纳西味。感受纳西族传统节日的厚重与魅力,可以成为民族文化活动的重要资源,给人们以文化的浸染与熏陶。”
            “三多节活动开展以来,激活了民间艺人和传承人队伍,使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重放光彩,三多节已经成为汇集各方艺人、展示民俗文化的盛会,其作用不可低估。”和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个平台,一次交流,一次探讨
          “三多节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咱们纳西族独特的戏曲文化、服饰文化、语言文化等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我们经常讲要保护好传统文化,但如果群众连这个文化项目都没见过,谈何保护?所以三多节庙会对继承和发扬好咱们的传统文化,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三多节能成长到今天的高度,离不开政府的培育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它已形成了一个文化现象,但的确还没有形成能够自我循环的经济链,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但举办三多节庙会具有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文化基础,加上位处这样一个世界知名旅游胜地,在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形势越来越好的大趋势下,它的未来必定会更加美好。”和锐说道:“但是它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创新的问题,走向市场的问题,以及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前些日子,我通过电视观赏了第四届广西中国山花节,观摩了其他省市的民族艺术节目,感觉我们与别人的差距大了———他们的节目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现代元素的加入,只有简单的锣鼓伴奏,照样给观众带来了震撼。我一直在想,民族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又应该怎样去保护?不断思考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本土的文化要想走出去,要想永久地传承下去,一是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去辅导,举办各类艺术形式的培训班来正本清源;二是搭建平台,纳西族自己节日、习俗、风俗、仪式等都可成为平台,从而来加强文化交流,了解自身的优势,增强纳西文化自信心。不能为了迎合个别观众的求新欲,一味地和外来文化融合,最后造成‘四不像’的后果。”
        “现在的三多节活动很精彩,办得一年比一年好,但时间过短,参与的群众太多,定位不够清晰,我们没办法评估,也不知道怎么进入。”作为参与三多节庙会的企业之一的嘉和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营销部洪诗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多节人气很旺,如何做好和分享这块蛋糕,还值得探讨。( 李映芳 和世民 钱磊 实习生 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