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民族团结情 同圆美丽乡村梦
行走在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和临翔区的村村寨寨,葱茏叠翠中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谷雨时节,应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邀请,省政府研究室、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民族宗教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有关部门和院校的专家学者,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等我省8个民族自治州市基层干部代表,齐聚临沧,现场考察双江县、临翔区,并在双江县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与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主题,与两地的基层干部一道交流经验、汇聚智慧,探寻共筑民族团结情、同圆美丽乡村梦得有效路径。
富民 增强发展能力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这已成为我省民族地区的共识。让各民族过上好日子,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是金钥匙。
“发展是一个调动资源、利用资源、转化资源的过程。”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肖迎认为,要用资源系统的观念重新审视民族农村,有效经营农村资源,惠泽民族地区农村群众。
省政府研究室副研究员赵卉诗同样认为,面对云南民族地区基础差、底子薄的省情,帮助推进民族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尤为关键。
“美丽乡村建设正是一个‘让发展惠及大多数、发展让大多数参与’,统筹兼顾的建设平台。”云南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穆文春说,美丽乡村建设在我省推开的时间还不长,各地都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学习借鉴浙江、江苏等较早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项目推进,产业支撑、乡村经营。” 穆文春建议,以上三条浙江、江苏等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好作法值得学习借鉴。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增进群众的福祉,发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不可或缺。
红河州新街镇镇长朱生明介绍,新街镇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等,建立了群众民主参与机制、村务公开机制,努力使政府、村级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群众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让群众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如何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省扶贫办机关党委副书记张平认为,扶贫攻坚是重要推手,应加大扶持力度,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打歼灭战。
去年,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剥隘镇争取到22个贫困自然村建设,改善了850户3580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副镇长卢新颖介绍,对于基础薄弱、贫困度深的民族村组,着重从进村道路改善、农田灌溉沟渠、民居改善三个方面着手,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上报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建设资金,最大努力地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临翔区博尚镇勐准社区党总支书记俸付、楚雄州永定镇太平地村委会主任罗加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度假区曼景法村村长岩毛就当地结合民族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建设美丽乡村情况作了交流发言。
安民 营造和谐氛围
和谐稳定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实基础。大理白族自治州三营镇郑家庄村,20多年来全村未发生一件治安刑事案件和一起社会不稳定事件。村党支部书记王庆荣介绍,这主要得益于依法治村,强化农村基层治安防控管理,形成了治安有人防、信息有人报、纠纷有人调、留守家庭有人关照的良好氛围。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姐相乡南面与缅甸毗邻。姐相乡武装部部长岩云介绍,为增进两国边民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姐相乡采取“六用”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即:用傣族党员向两国边民宣传边境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用民族语言在村寨的广播里宣讲中缅友好往来、胞波情深的传统,用民族文字编写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进行推广来促进共同增收致富,用民族节日共庆边境和谐带来的实惠,用民族文化、体育竞技增进交流,用同一首民族歌曲歌唱两国边民美好未来。
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临沧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中义介绍了临沧通过强化领导、帮扶、管理服务的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组织保证的经验作法。
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党委书记梅建军说,南美引导群众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中来,加大党员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能示范、能调解的作用,并在干事谋事中检验导党员干部作风。
迪庆藏族自治州奔子栏镇镇长林增介绍,奔子栏镇立足当地信教群众多的实际,结合迪庆州开展的“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小康”等系列活动,组织全镇干部经常性深入群众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各项惠民政策,积极解决信教群众和寺庙僧侣碰到的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拉近感情距离。
为切实打牢群众基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鹿马登乡副乡长介绍,该乡在乡村两级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队,每个行政村都有乡里一个副科以上实质领导挂钩负责此项工作,积极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双江县县长李祥生,结合该县开展的配备100名矛盾纠纷调解员等“五个一百”工程,介绍了依法治县的经验和作法。从创新社会管理、普及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双江县沙河乡党委书记蔡伟和勐勐镇千福村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李文生、红河州西三镇蚂蚁村委会主任曾虎龙分别介绍了各地的作法。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何叔涛,从学术角度,分享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方面的的观点和看法。
乐民 共栖美丽家园
“成就大美临沧,是追求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是各民族群众兄弟般的情谊,各民族群众自信自尊幸福地生活。”临沧市委书记李小平一语道出了对民族团结进步、“村美、民富、人欢乐”的期许。
“民族团结进步与美丽乡村建设对我省来说是一篇主题鲜明、内涵深厚、特色浓郁、形态多样的大好文章,值得我们用心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徐体义表示,各地相关的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可喜成效、宝贵经验、典型印证、生动诠释、鲜活样本,都值得集中持续地去关注、去追踪、去报道、去推介。
徐体义说,无论是党委政府层面还是媒体方面,都应在下一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把握好“四个强化”。即要强化导向引领,强化跨越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正确导向,进一步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深度、广度;要强化动力支撑,强化创新、创业、创建的基层实践;要强化作风保障,强化深入、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要强化成效检验,强化富民、安民、乐民的实际成效。美不美看山和水,富不富看房和路,乐不乐看笑与和,临沧市“村美、民富、人欢乐”的提法和做法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很好的解决了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把欢乐融入基层百姓的欢声笑语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注入基层百姓心中,这些才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真正标准。”
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组建农村文艺队,文化乐民、惠民,文山州董干镇马崩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王仁兴和德宏州新城乡邦瓦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排金福对未来民族文化发展寄予厚望。
新消息、新经验让与会人员深感欣喜、备受鼓舞,现场思想的碰撞、交流的火花又为大家提供了新借鉴、新思路。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何侃表示,此次云南报业集团在临沧开展的全媒体采访和交流研讨活动非常成功,有几方面收获。首先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经验交流,全省各民族地区的乡村干部代表到双江、临翔的民族村寨现场参观交流,使各民族地区之间能够相互借鉴民族团结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经验;这也是一次十分有价值的理论研讨,专家学者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理论思考与基层实践直接对接,对基层工作将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这次还收获了一批有创意的意见建议,不论是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还是基层干部代表,都从各自角度,提出了一些立足实际、针对性强、观点新颖的真知灼见,为各地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参考;同时这更是一场成果颇丰的全媒体采访、融媒体传播的实践探索,通过昭通市豆沙关镇、曲靖市会泽县前两站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拓展,本次全媒体采访在组织形式和呈现结果上更加凸显全媒体的特色,取得了更好的传播效益,相信将会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