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质量公证检验制度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上)
质量提升行动进行时 1毫米的质量供给
——纤维质量公证检验制度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上)
□ 本报记者 杨 蕾
1毫米,一个肉眼几乎很难识别出的长度,却是衡量棉花等纤维质量的关键指标。就是这1毫米,不仅会影响棉花的采收方式、加工流程,而且还会给每吨棉花带来近200元的价格差异;就是这1毫米,不仅是棉花种植户、棉花加工企业格外关注的质量指标,而且也是棉纺企业必须考虑的原料质量因素。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一支队伍为了提高纤维供给侧哪怕1毫米的质量,下最大力气做出了一篇大“文章”。在这篇“文章”里,看到的是中国纤检十几年如一日,通过提升纤维产品质量,最终提升纤维产业整体质量,为纤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重要质量贡献的动人故事。
1毫米:也许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就差1毫米?”
“就差1毫米。”
新疆建设兵团一师阿拉尔某连队负责人从棉花检测中心主任王玉新手中接过检测报告,急切地问道。报告显示他们连队生产的棉花纤维长度只有27毫米,长度短,不适宜机采,棉花品质不太好。从连续几年的检测数据来看,这个连队生产的棉花都存在长度短等同样的质量问题。回到连队,负责人立即组织研究,决定在新一年更换棉花品种。
“在一师,选用什么棉花品种,公证检验数据可有重要发言权。”王玉新充满自信地说,“今年,一师下发通知,下一年度,全师只准种植3个棉花品种,其他品种不再种植。这个决策的依据从何而来?就是来源于公证检验数据。”
以前一师种植的棉花品种有40多种,各个连队种什么品种,完全由连队自己凭经验说了算。“哪些品种的棉花质量更好,哪些品种的棉花质量不够好,通过公证检验数据都能很清楚地看出来。”正是有了这些详细的检验数据支撑,质量不够好的棉花品种被逐渐淘汰,而那些质量表现更为优异的棉花品种则被保留下来,在全师推广。
不仅是棉花的种植,公证检验数据还影响着棉花的栽培模式。过去,一师每亩(0.067公顷)地种植1.8万株棉花,现在,每亩地只种植1.2万株左右。“大量的检验数据表明,优化栽培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品质,更能种植出优质的、受棉纺企业欢迎的棉花。现在,重视棉花栽培模式的连队越来越多。”
再说棉花的销售。以前对棉花的检验是按比例进行抽检,检验师也主要是依据感官检验给出一个很粗略的棉花品级结论。“这个简单粗略的品级指标无法体现出每包棉花内在的具体质量,也无法满足客户对棉花品质详细了解的需要。自从国家实行棉花逐包仪器化品质检验,每包棉花的长度、强力、马值等详细的质量指标都能做到一目了然。棉花销售时,这些质量数据成了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重要依据。最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数据都来自国家实验室,完全的第三方数据,公平公正透明,买卖双方都非常认可,很少再出现交易纠纷。”
“现在,全师上上下下都非常看重棉花公检数据。从棉花种植到棉花加工,再到棉花销售,离开了公证检验,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王玉新深有感触地说,“公证检验数据引导我们从棉花的种植开始就向优质产品转换,加快了棉花产业向优质产业转换的速度,对棉花品质的提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与王玉新一样,新疆建设兵团六师新湖农场农业公司的孙长云对公证检验数据给棉花加工企业带来的帮助同样深有感触。
故事发生在2015年。那年的天气对棉花种植来说,不利因素一个接着一个。“那年的春天来得晚,棉花播种比往常晚了十几天;6月棉花生长期,气温又达不到,导致棉花纤维的成熟度不够,纤维长度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当孙长云他们把第一批加工好的棉花小样送至公证检验实验室检验后,一下傻了眼,“棉花的长度普遍在27毫米以下,28毫米以上的只占不到20%,总体长度比往年短了1毫米!”按当时的价格,长度相差1毫米的棉花售价每吨相差近200元。也就是说,如果照原来的加工方式继续下去,新湖农场农业公司当年将承受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长度是棉花的重要质量指标,长度短就意味着棉花质量差,质量差自然就卖不出好价钱。在透明公正的数据面前,孙长云他们决定优化加工流程,确保棉花质量。“我们把棉花经过皮棉清理机加工的次数由之前的两遍改为一遍,最大程度地减少清理机清理环节给棉花纤维带来的损伤,能最大限度地保住棉花的长度。随之带来的棉花杂质清除不干净的问题,我们又想了另外的办法进行补救。”
公证检验数据显示,调整加工流程后,加工出来的棉花长度大大提高,28毫米以上的棉花达到了75%,比之前送检的样品提高了55个百分点。
“多亏有了公证检验数据,让我们及时调整了加工流程,实现质量指标目标化加工,避免了盲目加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加工环节对纤维长度、短纤维率等指标的损伤,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棉花的加工质量。”孙长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为了提高棉花的加工质量,纤检机构充分利用公检大数据,及时指导棉花加工企业的生产,实践证明,对棉花提质增效是行之有效的。新疆石河子纤检所所长刘伟刚介绍,围绕师市提出的“保长度、降短纤、绝三丝、提品质”的棉花加工总要求,纤检机构定期对公检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报表呈报兵团师市领导及经济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管理依据;每个棉花年度结束后,纤检部门对公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撰写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上报师市党委、政府、团场及经济管理部门,为当地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在与新疆相隔几千公里的内蒙古,毛绒的公证检验同样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几年,每到产毛季节,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羊毛收购商蒋福康都会到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收购羊毛。一提起施行了多年的羊毛公证检验制度,他总是赞不绝口:“公证检验制度很公平,我们依据检验证书出价,好毛卖好价,牧民和企业谁都不吃亏。”牧民斯迪也说:“有了这份检验证书,羊毛质量一目了然,定价有了标准,心里踏实多了。”
2005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毛绒集中产区羊毛交易环节推行公证检验制度,企业与农牧民交易双方依据公证检验数据进行交易。以乌审旗为例,2016年交易的3439吨羊毛全部按公检结果进行结算,全部进行统一质量分选分级,按质组批打硬包,平均售价比未公检羊毛提高2-5元/kg,按4元计算,直接为农牧民增收1376万元。发展十几年来,配合自治区的毛绒质检体制改革,公证检验制度得到了牧民和收购商的充分肯定,检验量也逐年稳步提升。
在四川,公证检验制度为促进另一种纤维的质量提升,也正在发挥作用。自2007年中纤局开展桑蚕干茧公证检验试点以来,四川纤检局成立两个干茧公检实验室,检验业务覆盖了蚕茧主产区的10家企业,涵盖了蚕茧的加工环节和使用环节。依据公检数据,纤检机构在养蚕上簇管理、鲜茧收烘、交易结价、工艺设计和缫丝生产等环节都为企业提供了深层次服务,公证检验的作用正在显现。
从棉花到毛绒,从茧丝到麻类纤维,公证检验制度正在各纤维质量检验领域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第三方公证检验逐步取代企业自检结果成为贸易结算的依据,是市场经济发展、纤维产业逐步规范化的必然结果。特别是棉花公检实行仪器化公证检验以来,有统计显示,在同等市场需求条件下,经过公证检验的棉花售价总高于同类同等级棉花价格的5%以上。全指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全面推行,检验数据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效,棉花市场价格混乱、贸易纠纷频出的现象得到显著改观,棉花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在客观评定棉花质量、促进棉花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作用,已得到棉花生产和加工业界的充分肯定。
1项制度:见证棉花市场结束极度混乱的历史
2000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揭露了一起触目惊心的棉花造假案件。镜头对准的是河南省尉氏县大桥乡。回收棉、纺织下脚料、和棉短绒,这些废旧杂物被大桥乡供销社主任藏入棉包中央销售给纺织企业,掺假比例达到25%。
节目一经播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当天晚上,国务院领导就当即指示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这股歪风,并予以严厉打击。4天以后,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立即开展棉花打假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一场打击棉花掺假的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通过检查发现,棉花掺杂使假违法犯罪活动已经到了极其猖獗的程度:滑石粉、纺织废棉、不孕籽回收棉、棉短绒、废化纤丝,甚至将砖头掺入收购来的棉花中,打上包,销往纺织企业。除了一些商贩在暗地里非法收购、加工以外,部分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利欲熏心,大规模在棉花中掺杂使假,加剧了混乱局面。面对如此混乱的棉花市场,当时就有媒体发出感叹:“棉花市场,规范咋就这么难?”
时任中国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中纤局)副局长、现任局长张克才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199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也轰轰烈烈地展开。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以逐步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为目标。2001年7月31日,国务院又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做出放开棉花收购,实行社企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加强棉花市场管理、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的决定。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棉花市场和价格的逐步放开,棉花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导致价格失控、市场秩序混乱、掺杂使假等恶性问题频繁发作。
查阅当时的媒体报道,2000年至2001年的这次专项行动,6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就办理案件达587个,涉案棉花26.9万吨,涉案金额高达2.48亿元,被公安机关逮捕19人。
棉花造假触目惊心,棉花打假打而不绝,人们期盼的健康的棉花流通市场秩序到底在哪里?
就在这次专项行动结束后不久,发生了一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2001年8月3日是值得载入棉花发展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第314号令《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副产品质量的专门法规,也是我国保护优势纤维资源的第一部法规。
《条例》旨在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条例》规定,棉花经营者(含棉花收购者、加工者、销售者、承储者)从事棉花经营活动,棉花质量监督机构对棉花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条例》以法规的形式正式赋予了纤检部门对棉花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能,同时,在我国开创性地提出国家实行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制度。
“棉花质量公证检验,是指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棉花的质量、数量进行检验并出具公证检验证书的活动。”《条例》赋予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实行棉花质量公证检验的任务,棉花质量公证检验不得收取费用,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财政列支。《条例》还提到,毛、绒、茧丝、麻类纤维的质量监督管理,比照执行。
历时10余年的一场艰苦的立法活动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
在《条例》实施初期,在纺织企业实施售后检验的检验制度对促进棉花生产经营企业提高棉花质量,打击掺杂使假,保障购销双方的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一检验体制越来越呈现出不能适应建立棉花市场、发展市场交易需要的弊端。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棉花质量标识缺乏公信度和权威性;感官检验主观性强,容易产生纠纷;只对进入纺织厂的棉花进行售后公证检验,不能做到包包普遍检验,不能适应棉花市场交易的需要。
为了建立科学性、普遍性、权威性的公证检验体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2003年底,国务院发布《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国启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以前的到厂检验改为加工环节的检验;以前的按批抽样检验改为逐包检验;以前的感官品级检验改为棉花大容量快速检验仪(HVI)全指标检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明确,检验工作成本支出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不增加棉花流通参与企业的任何经济负担,避免了购销双方的自检投入,整合了我国棉花质量的检验资源,以小成本满足了全国棉花质量、数量公证检验的大需求,充分发挥了政府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职能,为及时、准确地评定我国棉花质量数量提供科学、权威、公正的数据支持。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推行10余年来,全国棉花加工企业由2003年有资质的8712家,到2014年纳入新体制升级改造参与公证检验的共计2061家,企业淘汰率达到76%,小包型企业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的个体竞争力大为增强,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公证检验制度与棉花质量监督检查等行政手段相结合,有效维护了棉花购销双方的基本利益,遏制了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全国没有出现大范围或恶性的质量案件,棉花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同时,以棉花期货和电子撮合为代表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迅速,公证检验结果作为其交易的结算依据,在保障交易公平、促进棉花现代市场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全指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全面推行,让检验数据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棉花市场价格混乱、贸易纠纷频出的现象得到显著改观。
对于公证检验制度在规范棉花市场秩序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曾经给予了高度评价:“公证检验制度在促进棉花市场形成健康流通秩序、遏制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国家棉花公证检验制度体系已全面建立。这套体系建设了覆盖全国棉花主要产销地的公证检验网络,截至目前共拥有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近百家,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配备大容量快速棉纤维检测设备(HVI)400余台,制定了严格的公证检验工作程序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实验室及检验过程网络化实时监控与管理。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专业纤维检验队伍,年度公证检验能力和检验规模居世界首位。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