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雪山上建铁塔 800公斤电杆靠人背进雨崩村

19.01.2016  10:33

以前最怕过的就是冬天,因为下雨下雪时,停电一个月都不稀奇,但以后的冬天都会是暖冬啦!”回忆起以前用电难的日子,83岁的藏族老人此里都吉更乐意说说现在有了电的温暖冬天。老人家住德钦县佛山乡纳古村,在电网改造升级后,村里现在电力充足,且一度电只需0.29元,因此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视机、电磁炉、取暖器等各式各样的电器,有的家甚至有两台冰箱,连制作酥油茶也由手动改为了电动。

佛山乡

再冷的冬天也暖和了

德钦县佛山乡位于川、滇、藏3省交界,与西藏芒康盐井乡接壤,与木许乡隔江相望,周围雪山环绕,是全国最偏远的乡村之一。全乡5个行政村,总面积914平方公里,765户人家,3962人,藏族人口占80%。纳古村是佛山乡较偏远的贫困村,村旁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峰。2014年前,这里的电网极度薄弱,主要依靠地方小水电和一条从香格里拉输送过来的10千伏线路供电,由于设备老化,天气越冷,越容易停电,村民们每年最怕过的就是冬天。

以前电压低,灯泡发出的光都是红色的,烧水取暖都是靠柴火,每天天不亮家里的青壮劳动力就要上山,翻山越岭去背柴,上山一次要到天黑才回得来,浪费时间不说,还极大地破坏了森林资源。”乡干部此里尼玛介绍,现在有电不再需要背柴火,大家的时间也空出来了,可以到乡上打工,每天能有130元的收入,再加上家里还种植着葡萄等经济作物,佛山乡的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2500元翻了一倍,去年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157元。

在此里都吉老人家的堂屋里,12岁的小姑娘巴桑卓玛正边烤电暖炉边看“奔跑吧兄弟”,在远离喧嚣城市的藏区小山村里,此情此景大大缩小了城市和乡村的距离。巴桑卓玛是此里都吉的曾孙女,每星期都到曾爷爷家来过周末。“我最喜欢来这里了,边烤火边看电视,特别暖和。

最近两年,云南电网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纳古村以及佛山乡的电网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如今的纳古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由2012年的52.36小时降至2014年的4.18小时,客户满意度达到95%,电力报修按时到达率达到100%,偏远小山村的老百姓也与外界享受着同等的供电质量和服务。

雨崩村

800公斤电杆全靠人抬

位于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拥,全村只有37户人家,仅通过一条人马驿道与外界相通,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无电村。2012年,按照全面消灭无电区的要求,云南电网公司投入800多万元解决雨崩村无电问题,从海拔2500米的澜沧江边,将电杆一根根架进了村里。从西当到雨崩村距离18公里,而210根电杆每根重达800公斤,只能靠人工抬进村子。经过7个多月的艰苦奋战,60多人的施工队通过人背和绞磨运输,翻过海拔3900米的雪山垭口,终于把电送进了雨崩村。如今,在香格里拉与德钦之间,海拔4292米的白马雪山垭口,一基基崭新的110千伏铁塔矗立在山顶;从升平镇到奔子栏,一条条10千伏线路,站在绝壁之上,倔强地伸向每一个村庄。

据介绍,按照“扶贫攻坚、电力先行”的思路,云南电网公司大力开展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已重点解决了红河、昭通、文山、迪庆、怒江等地17.4万户未改地区户表改造,改造后的地区实现“同网同价”,农民负担大幅减轻。

记者 王维娜(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