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山:在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7.07.2016  04:56

发挥高校学科人才优势

着力支撑云南创新驱动发展

——在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华山

(2016年7月5日)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今天,借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的东风,按照周荣厅长的要求,我们在此召开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于云南的“十三五”建设,对于云南高校的创新驱动能力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做出了“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创新发展重大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引导时代潮流的重要主题。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科技工作成绩,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间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高校科技工作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云南、加快推进“两型三化”服务。刚才,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大理学院、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介绍了学校在科技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我们都很有启发,有些很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下面,我从总结成绩、统一认识、明确任务三个角度讲几点意见。

 

一、“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在科技创新基础实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高校已逐渐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方面军。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高校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

(一)高校科技研发成效显著

全省高校围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截止2015年底,全省高校在研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16150项(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较2011年增长了50.1%;专利申请数8037项,专利授权5306项,分别比“十一五”增长190.7%和281.5%,拥有专利7545项;实现技术转让75项,比“十一五”增长25%;获科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03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10.53万篇,比“十一五”增长39.8%。同时,坚持“抓住关键、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一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取得新突破。如,云南大学微生物与线虫互作机制研究、澄江化石系统研究、致密天体高能物理研究等获得省自然科学特等奖和一等奖。另一方面,对优势特色研究领域进行重点投入,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如,昆明理工大学新型微波冶金反应器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黄磷尾气催化净化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西南林业大学防潮型刨花板研发及工业化生产技术、昆明理工大学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

全省高校坚持走科技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加强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的有效对接和合作,学校与地方、企业之间逐步建立起了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有了新的提高。其间,云南大学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工业废水规模化光催化处理材料、工艺设备及工程示范,并在西双版纳州源洪亚麻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产业化运行。开发的易制毒化学品及毒品的环境友好型处置技术及装备,成功在孟连县完成吨级销毁任务;昆明理工大学以戴永年院士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果为核心技术,先后为美国ECS公司和英国Cookson集团开发高纯有色金属真空制备成套设备6套,为上海宝钢集团、广东韶关冶炼厂、辽宁葫芦岛炼锌厂、湖南株洲冶炼厂、云南锡业集团、祥云飞龙集团等企业开发真空冶金成套设备30余套,近5年累计取得经济效益达50亿元。同时,流体控制工程研究所成功开发铅、锌电解相关成套设备;昆明医科大学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病源和药用植物资源优势,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效性护肤品——薇诺娜系列医学护肤品;云南农业大学在边境河谷冬季马铃薯高产优质技术、边境丘陵三七连作障碍机理及治理技术、边境山岭普洱茶生态种植及其精深加工等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云南中医学院先后开发80个院内制剂,该系列院内制剂在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102家单位内广泛使用,近5年来产值达4826万余元。

(三)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目前,全省高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部委重点实验室20个、部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4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4个。

(四)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培引工作持续加强

全省高校把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37.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07.2%,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经费13.4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45.1%。同时,通过服务企业和地方争取,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横向增长明显。截止2015年底,高校科技活动人员达37338人,较2011年增长37.1%;课题投入人员达7188.4人年,较2011年增长44.1%;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4支,较2011年增长300%;入选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59支,较2011年增长78.78%;入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45支,较2011年增长400%;拥有两院院士3人,较2011年增长5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较2011年增长50%;长江学者7人,较2011年增长4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9人,较2011年增长14.7%;7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14年前只有2人)。另外,还有3.5万名左右最具创新活力的研究生、博士后队伍。

(五)高校科技产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以高校企业体制改革为核心,全省高校科研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改制后的高校企业已基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各高校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产业管理体制及模式,调整内设管理机构,设立资产经营管理部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维护学校股权权益,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云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孵化基地,已向社会输送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生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六)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深入开展

全省高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工作体系,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学风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同时,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专家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风宣讲教育活动100余场,参加活动的师生累计达15000余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求相比,与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目标相比,与我省高校科技发展潜力相比,高校科技工作在“克服体制机制障碍、改变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和难以集聚的状况、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科技创新链、提高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扭转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问题。

 

二、凝聚高校科技创新共识

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经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四大转变机遇,一是发展环境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二是发展定位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必然导致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自觉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实现深度融合;三是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我国高等教育正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模式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模式。高校必须提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四是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中后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释放潜力的时间窗口出现。高校必须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顺内部关系,优化外部环境,积极主动赢得未来。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大学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靠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各高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摆正位置,自觉地担负起加快科技创新的重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引领是高校的时代责任,我们必须以习总书记的要求为指导,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切实履行好高校科技创新支撑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使命。

(一)加快高校科技创新

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诞生于高校。早在80年代,美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60-90%,90年代甚至达到90%,高校是美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高校科技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或“助推器”。不少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等,都纷纷效仿美国,把高校科技创新视为科技立国的支柱,制定了高校科技创新规划。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既是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高校社会影响力高低、综合实力强弱、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在目前科技投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校要获得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卓越的服务求得最大的支持,以更大的贡献求得更快的发展。我省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应在云南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推进高校内涵发展

高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承担着服务国家、区域和地方重大需求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双重任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除了要抓住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和关键之外,还要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目标导向,把产学研结合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促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动力源、创新体系建设的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现在国际国内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通行做法,已突破看重规模和数量的单一评价模式,转变为以质量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模式。提升高校科研能力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以创新为要务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面向南亚东南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三)助力创新型云南建设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今年6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对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云南作出了全新部署,李纪恒书记特别强调:“科技兴则云南兴,科技强则云南强。”深入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要求我省高校对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8大重点产业发展靶心,持续加大相关学科领域投入力度,有效推进资源统筹和平台共建,以强化原始创新为重点,着力取得知识创造和关键性技术的新突破,逐步建立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

对比其他科研力量,高校具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研发能力较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科技人才较为集聚等优势。目前,我省高校已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技术的集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日益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作用的不断凸显,都给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用武之地。当前,一方面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用人需求下降,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人才的供给和市场需求脱节。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科专业不在于多、不在于全,而在于特、在于强。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在全面创新的引领作用,必须抓住学科和人才两大“犄角”,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基石,竭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支撑。这要求我省高校加快结构调整,集中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密切对接社会需求,大力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开创高校科技工作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各高校要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围绕国家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协同创新发展为战略重点,努力打造高校科技创新的新格局。

(一)努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高校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十三五”期间, 一要紧扣发展主题,加快建设一流学科体系。 全省高校要紧盯云南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与知名高水平大学学科共建,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力争在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上有所突破。要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完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体系,支撑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2015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前几天,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211”工程相关文件。目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 二要强化激励机制,着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 全省高校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主体地位和在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上,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三要破除制度藩篱,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全省高校要根据国家和我省构建创新体系的要求,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双轮驱动”模式,大力建设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性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平台,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三类平台为主体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要利用现有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科研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探索构建共享共建平台机制; 四要坚持需求导向,不断加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全省高校要以“云南急需、国家一流”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加强对已组建认定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我省高校形成新的创新优势; 五要立足发展大局,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全省高校要聚焦国家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长期性、战略性、专业性应用对策研究、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打造高校新型智库,为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要与省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进一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创能力(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推进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改革,通过“基础理论型、方法创新型(文科实验室)、智库应用型”三种分类管理模式,推动“淘汰和滚动支持”机制建设。全国高校的人文社科类平台,只要有基础、能够解决重大问题,就可以申请进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行列); 六要抓牢创新主体,着力打造创新人才团队。 全省高校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坚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科技创新事业中汇聚人才。要充分发挥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的“苗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一流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基地、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为依托,实施好各类人才和团队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队伍。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团队,努力培引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统筹推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

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构建有利于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十三五”期间,一 要围绕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全力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建设。 相关高校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作为实现“高水平”的主要任务,把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实现“高水平”的工作主线,综合利用教学、科研平台和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努力成为创新型云南建设的基础和引领力量。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明显增强高层次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引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才高峰。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对相关产业有显著支撑和引领作用的研发平台、基地、高水平战略研究基地和不同形式协同创新平台。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二要对接需求、形成梯度,合理布局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重点。 相关高校要从找准定位、分类发展、梯度布局的角度,科学确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要紧密对接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和行业特色优势,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建成一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要注重优势学科(群)建设的引导作用,依托优势学科(群)和科技创新平台,在应用科技研发、高原特色产业和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研究等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要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高质量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实现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互动; 三要放低身段、服务基层,形成高职高专院校科技创新服务模式。 相关高校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服务机制建设,通过搭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公共科研服务平台,有效满足基层单位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基础性技术研发和基本技术服务需求。要坚持教育教学、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合一、以赛带训”的教学改革路径,大力开展专业创新,全面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大量培养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要注重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寓教于研,大幅提升科研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营造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科技创新不仅依赖物质基础,也需要能够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优化创新环境,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目标的前提条件。全省高校要加强以“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勇于跨越、求是求新、力戒浮躁、恪守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文化建设,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薄名利的团队精神,把创新文化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坚持真理无止境、学术无禁区、研究无权威的科学态度,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要推动创客文化进学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品牌性创客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业,支持企业员工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将奇思妙想和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项目。

(四)有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我省高校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大量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养在深闺无人识”。全省高校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创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文件,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合作、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能力明显提升;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转让和技术转移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各类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的孵化功能,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积极推动技术转让转移及产业化工作;要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畅通技术转移通道。并通过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下半年,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成果转化制度不完善、转化工作停滞不前的问题;二是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且政出多门、转化周期长的问题;三是转化专业机构缺乏、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四是政策不健全、激励机制缺位的问题;五是专业人才、队伍缺乏问题。另外,教育部还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等文件,这一系列文件将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供强劲动力)。

(五)大幅提升国际国内高校科技合作水平

坚持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区域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省高校在全省创新格局中的地位,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教育辐射力,是高校参与“十三五”建设的一大重任。全省高校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深入开展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共建等工作,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我省高校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学术讲座、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和有关部委的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云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参与全球或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科技合作计划和人员交流;紧抓“一带一路”和沿边开放战略机遇,以项目研究、平台共建、人才派出和引进、基地建设为载体,努力构筑云南高校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交流合作体系。

(六)全面深化高校科研保障和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必须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全方位改革创新治理体系,有力构建支持创新的制度保障。“十三五”期间, 一要努力争取经费投入。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在促进全省高校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以国家和区域战略急需、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水平等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重点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创业工程、科研平台建设以及社会服务和高水平人才培引工作; 二要建立健全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 不断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最高学术机构的作用,抓好科技发展规划和重大创新任务的前期组织工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扎实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整合创新资源,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技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包括高校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科研评价和人才培养机制、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并通过加强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高校管理职责,构建多部门分工协同、分级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全面优化高校科研治理模式。目前,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正在研究关于科研经费使用、科研项目组织模式改革的系列文件。为全面掌握全省高校科研情况,从今年开始,除正常进行的科技、社科统计外,各高校要在每年12月30日前报送科研经费年度规模、科研经费年度到款金额、科技成果年度产出数(包括知识产权、获奖、成果转化等内容),省教育厅将根据相关部门的改革要求,以适当的形式在次年进行公布。

同志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的要求,充分利用云南的区位、资源、开放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云南“十三五”建设的中心任务。作为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在实施科教兴滇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中,做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支撑柱、承重梁,是云南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宏伟事业,离不开高校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高校科技创新的带动引领。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以更加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助推云南走出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以至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道路!

谢谢大家!

发挥高校学科人才优势

着力支撑云南创新驱动发展

——在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华山

(2016年7月5日)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今天,借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的东风,按照周荣厅长的要求,我们在此召开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于云南的“十三五”建设,对于云南高校的创新驱动能力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做出了“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创新发展重大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引导时代潮流的重要主题。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科技工作成绩,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间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高校科技工作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云南、加快推进“两型三化”服务。刚才,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大理学院、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介绍了学校在科技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我们都很有启发,有些很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下面,我从总结成绩、统一认识、明确任务三个角度讲几点意见。

 

一、“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在科技创新基础实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高校已逐渐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方面军。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高校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

(一)高校科技研发成效显著

全省高校围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截止2015年底,全省高校在研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16150项(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较2011年增长了50.1%;专利申请数8037项,专利授权5306项,分别比“十一五”增长190.7%和281.5%,拥有专利7545项;实现技术转让75项,比“十一五”增长25%;获科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03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10.53万篇,比“十一五”增长39.8%。同时,坚持“抓住关键、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一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取得新突破。如,云南大学微生物与线虫互作机制研究、澄江化石系统研究、致密天体高能物理研究等获得省自然科学特等奖和一等奖。另一方面,对优势特色研究领域进行重点投入,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如,昆明理工大学新型微波冶金反应器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黄磷尾气催化净化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西南林业大学防潮型刨花板研发及工业化生产技术、昆明理工大学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

全省高校坚持走科技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加强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的有效对接和合作,学校与地方、企业之间逐步建立起了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有了新的提高。其间,云南大学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工业废水规模化光催化处理材料、工艺设备及工程示范,并在西双版纳州源洪亚麻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产业化运行。开发的易制毒化学品及毒品的环境友好型处置技术及装备,成功在孟连县完成吨级销毁任务;昆明理工大学以戴永年院士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果为核心技术,先后为美国ECS公司和英国Cookson集团开发高纯有色金属真空制备成套设备6套,为上海宝钢集团、广东韶关冶炼厂、辽宁葫芦岛炼锌厂、湖南株洲冶炼厂、云南锡业集团、祥云飞龙集团等企业开发真空冶金成套设备30余套,近5年累计取得经济效益达50亿元。同时,流体控制工程研究所成功开发铅、锌电解相关成套设备;昆明医科大学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病源和药用植物资源优势,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效性护肤品——薇诺娜系列医学护肤品;云南农业大学在边境河谷冬季马铃薯高产优质技术、边境丘陵三七连作障碍机理及治理技术、边境山岭普洱茶生态种植及其精深加工等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云南中医学院先后开发80个院内制剂,该系列院内制剂在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102家单位内广泛使用,近5年来产值达4826万余元。

(三)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目前,全省高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部委重点实验室20个、部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4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4个。

(四)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培引工作持续加强

全省高校把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37.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07.2%,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经费13.4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45.1%。同时,通过服务企业和地方争取,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横向增长明显。截止2015年底,高校科技活动人员达37338人,较2011年增长37.1%;课题投入人员达7188.4人年,较2011年增长44.1%;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4支,较2011年增长300%;入选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59支,较2011年增长78.78%;入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45支,较2011年增长400%;拥有两院院士3人,较2011年增长5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较2011年增长50%;长江学者7人,较2011年增长4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9人,较2011年增长14.7%;7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14年前只有2人)。另外,还有3.5万名左右最具创新活力的研究生、博士后队伍。

(五)高校科技产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以高校企业体制改革为核心,全省高校科研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改制后的高校企业已基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各高校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产业管理体制及模式,调整内设管理机构,设立资产经营管理部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维护学校股权权益,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云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孵化基地,已向社会输送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生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六)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深入开展

全省高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工作体系,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学风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同时,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专家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风宣讲教育活动100余场,参加活动的师生累计达15000余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求相比,与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目标相比,与我省高校科技发展潜力相比,高校科技工作在“克服体制机制障碍、改变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和难以集聚的状况、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科技创新链、提高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扭转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问题。

 

二、凝聚高校科技创新共识

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经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四大转变机遇,一是发展环境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二是发展定位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必然导致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自觉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实现深度融合;三是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我国高等教育正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模式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模式。高校必须提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四是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中后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释放潜力的时间窗口出现。高校必须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顺内部关系,优化外部环境,积极主动赢得未来。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大学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靠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各高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摆正位置,自觉地担负起加快科技创新的重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引领是高校的时代责任,我们必须以习总书记的要求为指导,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切实履行好高校科技创新支撑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使命。

(一)加快高校科技创新

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诞生于高校。早在80年代,美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60-90%,90年代甚至达到90%,高校是美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高校科技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或“助推器”。不少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等,都纷纷效仿美国,把高校科技创新视为科技立国的支柱,制定了高校科技创新规划。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既是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高校社会影响力高低、综合实力强弱、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在目前科技投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校要获得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卓越的服务求得最大的支持,以更大的贡献求得更快的发展。我省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应在云南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推进高校内涵发展

高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承担着服务国家、区域和地方重大需求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双重任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除了要抓住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和关键之外,还要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目标导向,把产学研结合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促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动力源、创新体系建设的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现在国际国内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通行做法,已突破看重规模和数量的单一评价模式,转变为以质量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模式。提升高校科研能力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以创新为要务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面向南亚东南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三)助力创新型云南建设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今年6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对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云南作出了全新部署,李纪恒书记特别强调:“科技兴则云南兴,科技强则云南强。”深入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要求我省高校对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8大重点产业发展靶心,持续加大相关学科领域投入力度,有效推进资源统筹和平台共建,以强化原始创新为重点,着力取得知识创造和关键性技术的新突破,逐步建立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

对比其他科研力量,高校具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研发能力较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科技人才较为集聚等优势。目前,我省高校已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技术的集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日益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作用的不断凸显,都给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用武之地。当前,一方面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用人需求下降,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人才的供给和市场需求脱节。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科专业不在于多、不在于全,而在于特、在于强。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在全面创新的引领作用,必须抓住学科和人才两大“犄角”,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基石,竭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支撑。这要求我省高校加快结构调整,集中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密切对接社会需求,大力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开创高校科技工作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各高校要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围绕国家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协同创新发展为战略重点,努力打造高校科技创新的新格局。

(一)努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高校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十三五”期间, 一要紧扣发展主题,加快建设一流学科体系。 全省高校要紧盯云南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与知名高水平大学学科共建,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力争在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上有所突破。要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完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体系,支撑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2015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前几天,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211”工程相关文件。目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 二要强化激励机制,着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 全省高校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主体地位和在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上,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三要破除制度藩篱,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全省高校要根据国家和我省构建创新体系的要求,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双轮驱动”模式,大力建设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性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平台,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三类平台为主体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要利用现有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科研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探索构建共享共建平台机制; 四要坚持需求导向,不断加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全省高校要以“云南急需、国家一流”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加强对已组建认定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我省高校形成新的创新优势; 五要立足发展大局,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全省高校要聚焦国家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长期性、战略性、专业性应用对策研究、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打造高校新型智库,为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要与省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进一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创能力(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推进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改革,通过“基础理论型、方法创新型(文科实验室)、智库应用型”三种分类管理模式,推动“淘汰和滚动支持”机制建设。全国高校的人文社科类平台,只要有基础、能够解决重大问题,就可以申请进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行列); 六要抓牢创新主体,着力打造创新人才团队。 全省高校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坚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科技创新事业中汇聚人才。要充分发挥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的“苗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一流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基地、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为依托,实施好各类人才和团队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队伍。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团队,努力培引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统筹推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

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构建有利于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十三五”期间,一 要围绕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全力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建设。 相关高校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作为实现“高水平”的主要任务,把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实现“高水平”的工作主线,综合利用教学、科研平台和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努力成为创新型云南建设的基础和引领力量。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明显增强高层次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引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才高峰。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对相关产业有显著支撑和引领作用的研发平台、基地、高水平战略研究基地和不同形式协同创新平台。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二要对接需求、形成梯度,合理布局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重点。 相关高校要从找准定位、分类发展、梯度布局的角度,科学确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要紧密对接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和行业特色优势,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建成一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要注重优势学科(群)建设的引导作用,依托优势学科(群)和科技创新平台,在应用科技研发、高原特色产业和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研究等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要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高质量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实现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互动; 三要放低身段、服务基层,形成高职高专院校科技创新服务模式。 相关高校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服务机制建设,通过搭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公共科研服务平台,有效满足基层单位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基础性技术研发和基本技术服务需求。要坚持教育教学、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合一、以赛带训”的教学改革路径,大力开展专业创新,全面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大量培养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要注重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寓教于研,大幅提升科研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营造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科技创新不仅依赖物质基础,也需要能够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优化创新环境,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目标的前提条件。全省高校要加强以“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勇于跨越、求是求新、力戒浮躁、恪守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文化建设,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薄名利的团队精神,把创新文化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坚持真理无止境、学术无禁区、研究无权威的科学态度,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要推动创客文化进学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品牌性创客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业,支持企业员工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将奇思妙想和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项目。

(四)有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我省高校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大量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养在深闺无人识”。全省高校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创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文件,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合作、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能力明显提升;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转让和技术转移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各类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的孵化功能,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积极推动技术转让转移及产业化工作;要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畅通技术转移通道。并通过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下半年,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成果转化制度不完善、转化工作停滞不前的问题;二是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且政出多门、转化周期长的问题;三是转化专业机构缺乏、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四是政策不健全、激励机制缺位的问题;五是专业人才、队伍缺乏问题。另外,教育部还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等文件,这一系列文件将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供强劲动力)。

(五)大幅提升国际国内高校科技合作水平

坚持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区域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省高校在全省创新格局中的地位,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教育辐射力,是高校参与“十三五”建设的一大重任。全省高校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深入开展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共建等工作,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我省高校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学术讲座、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和有关部委的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云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参与全球或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科技合作计划和人员交流;紧抓“一带一路”和沿边开放战略机遇,以项目研究、平台共建、人才派出和引进、基地建设为载体,努力构筑云南高校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交流合作体系。

(六)全面深化高校科研保障和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必须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全方位改革创新治理体系,有力构建支持创新的制度保障。“十三五”期间, 一要努力争取经费投入。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在促进全省高校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以国家和区域战略急需、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水平等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重点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创业工程、科研平台建设以及社会服务和高水平人才培引工作; 二要建立健全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 不断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最高学术机构的作用,抓好科技发展规划和重大创新任务的前期组织工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扎实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整合创新资源,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技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包括高校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科研评价和人才培养机制、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并通过加强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高校管理职责,构建多部门分工协同、分级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全面优化高校科研治理模式。目前,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正在研究关于科研经费使用、科研项目组织模式改革的系列文件。为全面掌握全省高校科研情况,从今年开始,除正常进行的科技、社科统计外,各高校要在每年12月30日前报送科研经费年度规模、科研经费年度到款金额、科技成果年度产出数(包括知识产权、获奖、成果转化等内容),省教育厅将根据相关部门的改革要求,以适当的形式在次年进行公布。

同志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的要求,充分利用云南的区位、资源、开放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云南“十三五”建设的中心任务。作为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在实施科教兴滇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中,做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支撑柱、承重梁,是云南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宏伟事业,离不开高校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高校科技创新的带动引领。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以更加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助推云南走出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以至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道路!

谢谢大家!

附件下载: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
董华副省长调研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
2019年5月7日上午,董华副省长前往昆明高新区,科技厅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在蒙自市举行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会场 科技厅
省科技厅召开第二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按照今年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计划的安排和第一次科技厅
省科技厅召开第二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按照今年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计划的安排和第一次科技厅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在蒙自市举行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会场 科技厅
省科技厅机关妇工委举办妇女权益保障法律知识讲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科技厅
云南省科技厅召开巡察工作动员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政治巡视巡察、完善科技厅
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南亚国家分中心建设研讨会成功举行
为持续推进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南亚国家分中心建设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