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共聚力量扶贫济困振兴乡村
香港60%以上的西菜供应来自寻甸县鸡街镇,如何能想象,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几年之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整合发挥最大“钱景”,村民就近务工增收稳定,一个集休闲观光和生态农业的小乡村正在打造中。而这样的例子,全市还有不少。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凝心聚力发展产业振兴乡村,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149个单位对3个贫困县区实行包乡、对口帮扶;32个驻昆部队开展结对帮扶;主城区、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相关委办局一对一扶持贫困县发展产业;481个民营企业和商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现贫困村委会“一村一企”挂钩帮扶全覆盖。自昆明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方面社会资源和帮扶力量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整合和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向贫困地区。消费扶贫、企业带动务工增收、合作社搭建平台“点土成金”,通过扶贫履行企业社会的责任,朝着脱贫致富的目标,来自四面八方的气力凝结在一起,扶贫济困、振兴乡村。
党建+消费扶贫
创新社会帮扶模式
“买家具就能扶贫,这种形式还是第一次听说。”正在逛桃园家具城的市民李先生看到宣传标语后非常感兴趣,随后,他在一个沙发店里选购沙发、桌椅等3万余元的家具后,在农土特产展示区免费领走了款庄胶泥土大米、寻甸土蜂蜜、东川面条等质量上乘的土特产。
买家具送农土特产品,这其中与扶贫有怎样的关联?桃园家具城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周有志将其中缘由娓娓道来。
不到扶贫点,消费也扶贫。今年4月22日开始,由寻甸、富民、石林、东川等地选送的百余种扶贫农产品进入桃园家具城开展展销,市民只要在家具城内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就能免费领取土特产品。那这些土特产品谁来买单?周有志说:“由家具城内的家具店买单。凡是参与这个消费扶贫活动的家具店,可以享受续签合同后优先选择铺面、降租金等让利活动,家具店铺既能销售商品又能参与帮扶,一举两得。”
“怎么都想不到卖家具的能与卖大米的产生联系,为这种扶贫模式点赞。”富民丰禾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花连连称赞,她说:“款庄胶泥土大米口感优良、品质上乘,但销售是我一直担心的问题。”
打通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流通和消费环节,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供销机制,让贫困地区农产品就近就地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是解决贫困问题、实现产业振兴的关键,而桃园家具城创新党建+消费扶贫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桃园家具城消费扶贫示范点设立近两个月以来,已为入驻企业代销农特产品6万多元,呈现出健康持续增长态势。
除此以外,2017年8月21日,桃园家具城启动了昆明市首届“家具下乡·精准扶贫献爱心”系列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已开展了14站,先后向寻甸县凤合镇、倘甸镇、河口镇、红土地镇和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等15个乡镇,共计1000家建档立卡贫困户、3所希望小学、6个村委会捐赠爱心家具和办公家具2852件,总价值300万余元。活动不仅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新房无家具的燃眉之急,而且让企业走出去,群众得帮扶,实现了企业、市场、群众、社会的共享共赢。
公司+农户
小山村产品走红省内外
用小刀削去红珊瑚生菜的根茎,然后小心而又快速地装箱,在蔬菜大棚里忙碌了一早上,杨祖燕拿到了上个月的工资2500元,比起原来在家种玉米,这收入可是翻了几番。
经过打包装箱后,这批5100公斤的生菜将在当天通过陆运发往香港。加工车间旁的温室育苗大棚内,自动化的点种机器飞速运转,育苗盘基质填充、水培液栽种经过20天的育苗和25天的种植期,可实现快速采收。
“做沙拉、做罗宋汤,大部分西菜我们这里都能生产。寻甸基地每年供应西餐蔬菜总量占到香港的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西餐蔬菜产地。”寻甸福邦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黎英强介绍,鸡街镇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西菜,种出来的菜品优质,产品主要发往香港、澳门等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也发货。
“因西餐蔬菜属于小品种、高端化蔬菜,用量相对较小,但国内用量每年却不断增大。我们通过在鸡街镇发展西菜10000亩,带动仁德、塘子和羊街种植西菜20000亩,进而把寻甸县打造成为全国西菜第一县。”黎英强介绍,鸡街镇生产基地跨越3个村民委员会5个自然村363户农户,其中涵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
“为了加大销售力度,寻甸福邦农业有限公司已在深圳、广州设立直销点,通过打通生产、流通、销售三个环节,提升寻甸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解决日后农产品生产过剩伤及农户问题,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寻甸县的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黎英强说。
合作社+农户
未来山村“钱景”已明
依托麦场村石板河一带丰富的水资源、便利的交通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王东升在寻甸麦场村搞起了林下养殖,这一养,土地盘活了,村民就业了,产业扶贫成效渐渐显现。
微风徐徐,树林沙沙作响,上万只土鸡在其中悠闲散步。“麦场村村民本身有土鸡养殖的习惯。”麦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东升介绍,合作社承包了3000余亩山林,建有鸡舍8个,最多时养殖土鸡2万余只。
从2017年起,麦扬合作社与麦场村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土鸡养殖产业扶贫模式。“合作社与扶贫对象户签订合作协议后,按银行存放贷要求,协调帮助扶贫对象户到塘子农商行贷款,确保每户扶贫户贷款5000元,并及时交到合作社作股金。”王东升说,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农户年均收入可达到1.8万元。
这样以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
富民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生态鸡养殖为产业扶贫切入点,通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带动麦依甸村89户贫困户脱贫;富民同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捐助猪苗给中民村委会农户养殖,带通周边500户农户养殖生猪;云南鸣丰鹅业有限公司带动512户鹅肉养殖专业户、100户家庭鹅场示范户发展肉鹅养殖,户均年收入8200元……
富民县农业局相关责任人介绍,“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已经遍地开花,农户的土地不再闲置,劳动力不再外移,开发资源、留住人才、“钱景”可期,乡村振兴已有迹可循。
“人心齐,泰山移。”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各方力量汇聚,社会大扶贫格局已成。(昆明日报 记者张星宇)